巴洛克时期和洛可可时期服饰
摘要:通过分别描写洛可可与巴洛克时期服装的特点,再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两者对时尚和历史重要的影响力
虽然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往往被称为宏伟,奢侈,享乐,和纵欲的时期,但她们所带来的艺术影响却是任何一个时期所无法替代的. 谈到服饰就不得不提起这两个时期,她们和后世人们对时尚的看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巴洛克一词可能来自葡萄牙文BARROCO,意思是变异的珍珠,其实这也是对这种华丽风格的讽刺. 一般来说巴洛克时期是指1600年歌剧诞生到1750年巴赫去世之间所经过的这150年.巴洛克时期的服装分成早期的荷兰风格和晚期的法国风格.荷兰时期特征主要是领子。
那时荷兰盛行将拉巴领(rabat)披在肩上,这是一种带花边的方形领子.外套是繁多装饰性强的排扣,同时裤子到膝盖那么长,裤腿包裹着大腿,下面是长袜。
女性从这时不用裙撑,但为了支撑,裙子常常要有三层套着穿,显得臃肿。
上衣分齐脖花边大领和坦露至胸口两大类。
袖子也很有特点,一节节的箍起来,就像香肠一样。
等到了1650年以后,法国风格便成了主宰,这种风格就是现在最常说的那种巴洛克风格。
这一时期主要是使用大量的缎带,复杂的花边。
我记得一本书上这样形容巴洛克服饰:花边、缎带、长发和皮革的时代。
男装最大的特点就是白衬衣的大袖子花边了,带马刺的靴子也很流行,还有羽毛三角帽和佩剑(电影<<铁面王子>>据说是法国巴洛克风的最好再现)。
那时外套里都穿马甲,为的就是突出内衣.在那时,一名男子一件内衣需要100多米长的缎带装饰.这简直将奢华发挥到了极至,也难怪现在法国高级定制那么发达.这个时候出现长外套,最初没有领子,大领是后来才出现的。
长外套的纽扣装饰得极为华丽从上到下钉得密密麻麻。
外套的口子只扣上边几个,下面全是摆设用。
后来下摆还加了衬垫使衣服下摆向外翘起来(尤其是屁股那),显出贵族特有的高傲气质.当时裤子流行灯笼裤,长及膝盖紧接着是紧身长袜,一般都是红白黑三色。
鞋子是方头红跟鞋.鞋上装饰花朵或缎带,晚期时将繁复的装饰去掉,变为简洁的鞋扣。
当时还有一种叫做靴袜的袜子,是穿在靴子和袜子之间的一种袜子,穿靴子的时候将靴子上部外翻,露出里面的衬子和靴袜的花边,将脚部修饰得更加奢华。
再来说说领子,这领子对发型也是有影响的.文艺复兴的时候因为用西班牙硬领(看过堂吉珂德的应该都知道吧),所以男人的头发必须是短的,到了巴洛克时期这种让人不舒服的玩意摘掉了,男性于是开始蓄起了长发,后来由于君主的影响发展成带假发,假发上往往还扑上面粉来固定型。
男帽一般为黑色,有大量色泽艳丽的羽毛和花边,由于帽檐从三面向上翘,所以又称“三角帽”.巴洛克后期开始时兴领饰,把一块细布打摺围在脖子上,用花边缎带扣住,这就是领带的前身。
巴洛克女装的特点是大量褶皱和花边。
上衣流行紧身胸衣,外面套无袖的短外衣,在腰部是成“V”字形。
法国时期领口更深了,几乎露出胸部以上全部空间。
领口边缘用花边镶嵌,或是系一小段丝绸打上花结。
衬衫肥大,袖子镶着大量花边,有时候袖子打成很多段,每段都镶嵌花边,非常华丽。
当女性外出时穿披暗色的斗篷或是男人样式的长大衣。
裙子嘛,因为在腰间打摺所以显得膨大,最外层的裙子从腰开叉向外翻,有时还用花结或是扣子系起来,好像窗帘那样.而里面的衬裙往往用不同颜色和质料产生漂亮的对比,而且往往上面有大量刺绣图案。
路易十四时期,也就是巴洛克风格最盛行时期,最流行大团花饰和果实图案,路易十五时期是过度时期,图案较小。
而路易十六时期已经转到了洛可可时期,时兴的花纹都是小碎花。
巴洛克时期女人
的帽子和男人很像,而且也流行带假发。
说了这么多,那就来说说代表人物太阳王路易十四,他是巴洛克文化伟大的带头者,他所统治的时期是巴洛克文化成熟的时期,他自己就是巴洛克服饰的最佳代言人,他在我们的印象中往往是以一身奢华的锻面服饰和皮毛披肩,脚踏红跟高跟鞋出现的,作为巴洛克的追随者,他将巴洛克文化发挥到了极至.
每一种文化发挥到了极至就总会刺激另一种文化的产生,后者往往是前者的传承,是在前者基础上的修改和发展.于是,在巴洛克后期,洛可可文化应运而生. 十八世纪初叶,巴洛克风格的艺术继续在欧洲各地流行,同时则有一种叫做「洛可可」(Rococo)的艺术风格在法国产生。
Rococo 是从法国字 rocaille 演变而来的,原是指一种混合贝壳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
一般来说洛可可时期主要是指在法王路易十五时代(1715 年以后)到路易十六时代(1789年截止)内的这段时期.她没有巴洛克艺术的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有的是甜美轻快、精巧华丽.男装方面,样式已经定型,是现代西装的原型,男性外套逐渐变成直线条,常伴随前短后长的设计.同时也出现了领子的设计,袖子也有原来的大开口变成了贴合手臂的款式.1715年以后,裤子多用亮色,袜子基本没什么变化. 1760年,男上衣开始去掉多余的修饰,缓解紧束的腰身,变得实用多了,这种上衣称作夫拉克这是燕尾服的原型,也是现在的晨礼服的始祖,用料仍是丝绸,常有印花或条纹图案。
如果说巴洛克时期是男人的世界,那么洛可可时期则是女人的世界。
因此洛可可样式集中表现在女服上。
这个时代是女性沙龙的中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女装的修饰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其女装的特点就是,Corset+Pannier 紧身胸衣+裙撑.到了18世纪中期,制作技术更加进步,主要在于嵌放鲸须的数量和方面.布的接缝处处理的十分巧妙,这时的紧身胸衣一般都在后边系扎。
胸衣外边罩的罗布前开,在胸前装饰有倒三角形的胸饰斯塔玛卡,斯塔玛卡的中央与里面的紧身胸衣一样向下呈很尖的锐角,这不仅在视觉上使腰显得更细,风俗家认为这还把人的视线引向那“快乐的谷间”.洛可可服装面料多采用质感温软的材料,浪漫而华贵。
面料多采用高雅而精致的面料,如具有优雅和透明感的缎子、消纱和蕾丝花边等。
强化具有古典风格的局部特征设计,常饰以华丽花边,领部细褶和袖部装饰,精巧的刺绣工艺和诸如蝴蝶结、玫瑰花装饰等细部处理设计也非常普遍。
在秋冬季的材料中,多采用诸如马海毛、高比例兔毛及具有丝光感和柔软毛型感强的材料,并注重面料的表面凹凸感与浮雕感的表面处理。
服装设计题材喜好各种草叶及蚌壳、蔷薇和棕榈。
以轻柔的浅粉色调为中心,形成明亮、柔美而优雅的色彩倾向。
喜用娇艳的颜色,如嫩绿、粉红、猩红等,富丽堂皇.多采用夸张的假发、帽子、裙摆等烘托风格。
运用具有洛可可式特征的发型、化妆和具有优雅感觉的服饰品等。
服装细部处理十分精巧,多采用柔美精巧的花草纹样,加进金属的闪光提花织物或手工性强的手绘印花及刺绣面料。
整体地把握设计的基调,合理而有选择地运用并强化原型样式中的局部装饰特点,是洛可可整体设计的要点。
总而言之,洛可可风格服装具有女性化、柔美、浪漫的主题个性,突出了女性纤美、动人、丰满的整体形象。
虽然它失诸纤巧、柔弱,但洛可可艺术所养成的对线条、色彩、光泽、花纹等方面的洗练感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给我们的设计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营养。
然而,如果认为洛可可纯粹是市侩有钱阶级的鄙俗浅薄轻浮的艺术,那就错了。
总体来说,洛可可艺术风格与巴洛克艺术风格最显著的差别就是,洛可可艺术更趋向一种精致而幽雅,具装饰性的特色。
这种特色当然影响到当时的服装,使得当时的服装非常注重细节,尤其是边的修饰(例如领口和袖口大大的花边). 而巴洛克风格宣扬的是视觉上的“混乱”,可以说巴洛克是继承了矫饰主义的艺术.由于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无可取代的宏伟和细致之美,在最近几年也导致了复古服饰的回归,这在迪奥的高级定制上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或许很多苛刻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大时期的服饰是堕落的象征,但不可否认,这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场不可取代的视觉盛宴,将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期,这是其他艺术望尘莫及的(个人观点) .
是的,他们奢华,他们看似无意义,但少了他们,我们就不可能看到美了,这在艺术的历史上将是一笔多么大的损失啊!但我们的历史长河中记载了一段他们的诗篇,并且现代社会的设计师也在他们的时装发布会上吟唱这辉煌时期的咏叹调,那么,这无疑是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