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复习过程

《中国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复习过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中国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2B0516

课程名称: 中国画基础

课程性质: 专业实践基础课;必修课程

总 学 时: 34 理论讲授学时: 6 实践学时: 28

学 分: 2

适用对象:美术教育专业

开课单位/教研室:艺术系美术教研室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属于美术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它是在学生已修美术学科理论(美术概论、美术史)、美术专业技能基础课程(素描、色彩、中国画、儿童美术)的前提下,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适应美术教育岗位需求的中国画方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为以后的中国画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侧重于实践教学,辅以理论补充,教授学生中国画临摹与鉴赏,基础技法及写生创作的方法与技巧。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概括介绍中国画临摹、欣赏和基础技法的专业课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基础理论,掌握中国画的临摹与鉴赏方法及中国画基础技法,为从事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奠定中国画绘画与表现的基础。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重点:

1. 基本了解中国画概况;

2. 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性能;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 掌握中国画的临摹及基本技法;

4、培养学生良好的中国画审美情趣和一定的欣赏水平。

本课程难点:

1、中国画的笔法、墨法等基本技法的熟练运用。

2、中国画的欣赏。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方法以示范法、观察法为主,辅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结合历代名作欣赏引导学生思考,发掘其中的技能与艺术价值,并通过模仿性创作及研究性创作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加强学生的相关实践活动,如专业讲座、外出观展、学生画展等多种形式提高欣赏水平,调动学生学习和创作的热情,切实奠定学生的中国画基本能力。

五、教学时数分配

学期安排 内容 章节 学时分配

合计 理论讲授 实(训)践 其它

第二学期

中国写意画基础 一、

二、中国画概述;

三、笔法基础;

四、

五、墨色运用;

六、造型原理;

七、观察方法; 1

33

教育见习1周 34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八、

九、构图法则。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主要依据学生平时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环节的参与度等,占考核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取命题作品考核的形式,系统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占考核总成绩的70%。

七、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

《中国画写意基础》(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基础系列教材),郑文(等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年,ASIN: B0036TFRA0

参考书:

《范本传真•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范本:任伯年小品绘画》(丛书),任伯年,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

《范本传真•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范本:吴昌硕小品绘画》,吴昌硕,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年

八、说明

九、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笔法基础

中锋与力度

侧锋与速度

中侧锋与笔势

第三章 墨色运用

用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用色

第四章 造型原理

单个造型

组合造型

第五章 观察方法

山水画

花鸟画

人物画

第六章 构图法则

蜿蜒取势

垂直取势

边角取势

横向取势

第七章 作品欣赏

大纲负责人:张继超

大纲执笔人:李曌

大纲编制参与人员:李曌

大纲审定人:

制定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