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纬线、经线的特点,纬度和经度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纬线、经线的特点,纬度和经度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

教学准备
1.教具:大地球仪、经纬仪。
2.学具:小地球仪 。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情境导入
自主学习
师生一起动手操作:转动地球仪,再次明确地球仪上的纬线、经线、北极和南极。
教师讲述:我们看到地球仪上有许多条纬线和经线,每一条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本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它们的意义。
阅读课本 6——8页内容,独自完成下表内容,然后学友互查,全班分享答案,自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纬线、经线的特点,纬度、经度的划分。
2.学习难点: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法 学法
教学方法:“四步.六环”教学模式,辅助以自学辅导法,练习法、谈话法等。
学法指导:以导学案为载体,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和自主探究的方法。运用师友互助和小组合作,体会合作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梳理知识,指导学生小结的方法。
2、纬度划分:南北纬各分作90度,赤道以南为南纬(N)、
赤道以北为北纬(S)
3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填充图3(1)和(3)题.
学习任务一:认知纬线的特点
项目
纬线的特点
定义
形状
指示方向
长度
学习任务二:认识纬度
项目
纬度
0°纬线
纬度表示方法
标度范围
半球划分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度数的变化规律
学习任务三:从下图标出高纬度、中纬度、低纬度(中间一条是赤道,每两条纬线相隔30度)
阅读本课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在自行完成自主自主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进行师友相互检查完成情况
6、将下列各地其所处的纬度用线连接
A、55°N低纬度:
B、69°S南半球
C、19.5°S中纬度
D、89°N北半球
高纬度
完成填空选择题
拓展延伸
1、从地球仪上找出南北半球主要包括的大洲
2、给下图每条纬线填上“N”、“S”
3、认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板书设计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纬线三个特点:形状、指示方向、长度
1、零度纬线又叫______。
2、纬线指示______方向。
3、纬度分北纬和南纬,习惯上用英文字母“______”、“______”分别作为北纬和南纬的代号。
4、________以北的纬度叫北纬,________以南的纬度叫南纬,南北纬各________度。
5、某地位于 24°N,该地属于南北半球的________半球,属于高中、低、纬地区的________地区。
地球和地球仪
标准
纬线、经线的特点,纬度和经度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
教分。3、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完成自主学习题目,师友分享学习成果,老师点拨,完成加上当堂训练等方式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初步认识纬线、纬度的特点,从而掌握地球仪的有关知识,为以后更好地为学习地理打好基础。
合作探究
阅读下图,读出图中的纬度,分析纬度分布规律
小组成员合作完成。
交流展示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易纬线图,点拨总结:以赤道为界,南北纬各分作90度,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纬度的分布规律是,往北、往南度数增大。(附简易纬线图)
各小组长代表本组发言,其他组员补充。
收获平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