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装…………○…………订…………○…………线…………○…………学优________校区,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学优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内…………○…………装…………○…………订…………○…………线…………○…………绝密★启用前学优教育2017—2018学年寒假教学质量调研大联考·化学卷高 一 年 级题号 第Ⅰ卷第Ⅱ卷总分89 10 11 分数【答题前请注意!】1、本试题共2张6页共1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考生务必填写清楚密封线内的各项信息。
2、答题前,请先检查试卷印刷是否有空页、漏印等异常情况,若有,请及时报告监考教师。
答题时,请用黑色墨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填写本试题卷上,需要作图的,先用铅笔作图,确认无疑后,用黑色墨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描清楚。
不要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和添卷纸。
3、本试题卷命题人:杨鑫,审核人:杨鑫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Mg-24 K-39 Fe-56 Al-27Na-23 S-32 Cu-64 Zn-65 Ca-40 Cl-35.5 Br-80 Si-28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大的是A .淀粉溶液B .氢氧化钙悬浊液C .FeCl 3溶液D .氢氧化铁胶体2、下列物质中,其水溶液能导电,溶于水时化学键被破坏且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SO 2B .BaSO 4C .Cl 2D .C 2H 5OH3、下列实验操作最终不会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 .AlCl 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氨气B .MgSO 4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 溶液C .Al 2(SO 4)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OH)2溶液D .FeSO 4溶液中撒入少许Na 2O 2粉末4.在Al 2(SO 4)3和NH 4CI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人Ba(OH)2溶液,沉淀的物质的量与Ba(OH)2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F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 NH 3H 2OB.G 点沉淀为BaSO 4C.F 点反应体系的溶液中溶质的种类比E 点多D.n 2:n 1=3:25、配制450ml 1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在托盘天平上放两片大小相同的纸,然后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取 B .把称得的NaOH 固体加水溶解、冷却,再把溶液转入容量瓶中C .实验操作中所需玻璃仪器除容量瓶外,还需3种,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D .沿着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至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得分阅卷人 一、选择题学优教育2017—2018学年寒假教学质量调研大联考高一年级·化学卷第3页共8页学优教育2017—2018学年寒假教学质量调研大联考高一年级·化学卷第4页共8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6、为了防止枪支生锈,常用化学处理使钢铁零件表面生成Fe3O4的致密保护层——“发蓝”。
化学处理过程中其中一步的反应为: 3Fe+NaNO2 +5NaOH==3Na2FeO2 +H2O+NH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枪支“发蓝”实质上是使铁表面生成了一种致密的氧化膜B.上述反应中,铁被氧化C.反应中转移电子2mol,生成还原产物8.5gD.NO2 —的氧化性大于FeO22-的氧化性7、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2-3、SO2-4,现取三份各100 mL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K+一定存在B.100 mL溶液中含0.01 mol CO2-3C.Cl-一定存在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共4小题,共58分。
得分阅卷人(8)(本大题满分12 分)得分阅卷人(9)(本大题满分18 分)铁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某班同学在学习铁的知识时,有下列问题:问题1:铁为何称为黑色金属?问题2:CuO在高温下可分解为 Cu2O和O2,Fe2O3在高温下可分解为FeO和O2吗?(1)对于问题1,同学们上网查找,有两种解释:A.因为在铁表面上有黑色的铁的氧化物,所以叫黑色金属B.因为铁的粉末为黑色,铁的氧化物也均为黑色,所以叫黑色金属①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
②若有一黑色粉末,如何鉴别是铁粉,还是Fe3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有一黑色粉末,为铁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如何证明其中有Fe3O4(只要求简述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问题2,同学们准备实验探究,他们设想了两种方法:A.将三氧化二铁高温灼烧,看灼烧前后颜色是否变化。
B.将三氧化二铁高温灼烧,看灼烧前后质量是否变化。
①实验中应将Fe2O3放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灼烧。
②方法A中,如果高温灼烧后颜色由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说明Fe2O3确实发生了变化。
能说明生成的一定为FeO吗?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装…………○…………订…………○…………线…………○…………学优________校区,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学优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内…………○…………装…………○…………订…………○…………线…………○…………③方法B 中,如果发生了预期的反应,固体高温灼烧前后质量比应为________,但是,实验结果固体灼烧前后质量比为30∶29,则高温灼烧后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较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
得分阅卷人(10)(本大题满分 16 分)孔雀石主要含Cu 2(OH)2CO 3,还含少量Fe 、Si 的化合物。
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 4·5H 2O 及CaCO 3,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A 中的金属离子有Cu 2+、Fe 2+、Fe 3+。
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①为________(填代号),检验溶液A 中Fe 3+的最佳试剂为________(填代号)。
a .KMnO 4b .(NH 4)2Sc .H 2O 2d .KSCN(2)由溶液C 获得CuSO 4·5H 2O ,需要经过加热蒸发、________、过滤等操作。
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CaCO 3时,应向CaCl 2溶液中先通入(或先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
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__________装置回收(填代号)。
(4) 欲测定溶液A 中Fe 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标准溶液,定容时视线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阅卷人(11)(本大题满分 12 分)如图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
在试管A 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 3,D 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
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A 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
(4)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干燥管内的Na 2O 2换成Na 2O ,则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学优教育2017—2018学年寒假教学质量调研大联考高一年级·化学卷第7页共8页学优教育2017—2018学年寒假教学质量调研大联考高一年级·化学卷第8页共8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绝密★启用前学优教育2017—2018学年寒假教学质量调研大联考·化学卷高一年级1. B2. A3. D4. D5. B6. C7.解析: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Cl-、CO2-3、SO2-4三种离子中至少有一种存在;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说明NH+4有0.04 mol;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说明BaSO4沉淀0.01 mol,原溶液中不存在Ba2+,BaCO3沉淀(6.27 g-2.33 g)/197(g/mol)=0.02 mol;根据电荷守恒,负电荷:2n(CO2-3)+2n(SO2-4)=0.06 mol,正电荷只有NH+4有0.04 mol,所以,一定还有带正电荷的K+.答案:A8.9. 解析:(1)①B错误,因为Fe2O3是红棕色的;②常用的方法是加酸溶解,金属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Fe3O4与稀盐酸反应时没有气泡产生;③鉴别混合物中是否有Fe3O4固体,可以用还原剂将氧化物还原,检验氧化产物,如用氢气还原,则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如用CO还原,则检验是否有CO2气体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