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第四单元第三章测试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鼻B.咽C.喉D.肺2.人患感冒时,鼻腔中会有大量“鼻涕”,分泌“鼻涕"的结构是A.鼻毛B.鼻黏膜C.气管D.喉3.吸气时,人体内发生的变化是A.胸廓缩小B.膈肌舒张C.肋间肌收缩D.肺容积缩小4.下列哪项与肺泡完成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A.肺泡虽小,数目很多B.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C.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D.支气管人肺后反复分支5.右图为模拟人体膈肌运动的示意图。
与图示表述相符合的是()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6.对下图呼吸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结构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⑤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B.④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C.⑥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D.⑦与产生呼吸运动有关7.下列是关于人体的呼吸方面的论述,其中错误的是A.鼻腔对吸人的气体能起温暖、湿润、清洁作用B.气管壁的腺细胞能分泌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C.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刮烈咳嗽D.人平静吸气时呼吸肌舒张,肺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8.右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该曲线的解释正确的是()A.曲线ABC表示呼气过程B.曲线CDE表示吸气过程C.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下降D.曲线DE段表示肺内气压上升9.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A.肺B.血液C.细胞D.心脏10.众所周知,如果没有食物,人仍可以存活几周;如果没有空气,人可能连几分钟都无法生存。
人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人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①温度升高②水分增加③氧气含量增加④氮气含量减少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②⑤D.②③⑤11.下面是关于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结果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的氧气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B.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人肺泡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人血液D.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人肺泡12.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的结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的7表示呼吸道,6是气体交换的场所B.乙图中的8表示肺泡,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C.丙图中的B表示氧气,A表示二氧化碳D.丁图中气体交换过程中d液中的氧气含量逐渐降低13.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时,如图能正确反应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变化的是()14.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大约每分钟呼吸16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从外界进人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B.平静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C.呼吸道会使进人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温暖和清洁,因此在雾霾天气出门无需防护D.“食不言,寝不语”中“食不言”的原因是避免吞咽时说话导致食物进入气管15.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的表述,错误的是A.肺部吸气后使胸廓扩大B.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C.边吃边说话,易引起咳嗽D.人工呼吸常用口对口吹气法16.下列关于人体的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B.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C.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D.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17.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人的气体进行处理。
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人的空气变得温暧18.如图表示某人在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曲线A为平静状态B.曲线A的呼吸频率较高C.曲线B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D.曲线B状态时,气体交换效率较低二、非选择题(共46分)19.如图是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9分)(1)呼吸系统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2)图中的①能将吸人的空气变得温暖、________清洁。
(3)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人的空气都要经过图中的结构②________(4)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从外界到达肺部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A.口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B.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C.鼻→气管→支气管→肺D.鼻→支气管→气管→喉→咽→肺20.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从乙图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其中[________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2)从甲图可以看出,能够保证气体在气管内畅通的结构是[]___外界干燥的空气到达肺部时湿度可达到饱和,这是因为[]________分泌的黏液使气体湿润的结果,进人肺部的气体能保持清洁,一是靠[________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二是靠黏液中有能够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
(3)从丙图可以看出,肺适应气体交换结构的特点是:①肺泡的数量________;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________;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________构成的。
21.图1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图2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3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4分)(1)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打嗝时膈肌处于图中的________状态(填字母)相当于图2中曲线的________段,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肋间外肌________,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变________,胸廓容积变________,肺内气压变________(2)从反射的类型来看,打嗝属于________反射。
(3)图3中________(填序号)过程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完成的。
图3中的1表示________,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4)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由________运送,最后由________系统排出体外。
2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8分)材料一:支气管入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这些分支的结构与气管相似,但随其管径变小,管壁变薄,软骨环逐渐变小,平滑肌则相对地逐渐增加。
分支到细支气管(口径在1mm以下的小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它的收缩和舒呼吸性细支气管张影响着细支气管口径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出肺内的气体量。
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如右图)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肺的内部结构形成肺泡。
肺泡是多面形有开口的囊泡,与肺泡囊、肺泡管、呼吸性细支气管相通,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材料二:粉尘是在固体物料的粉碎过程中产生的,比如铺沙、碾磨、压碎、打磨等操作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粉尘颗粒越小,它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就越长,被人体吸入的可能性就越大。
小于5μm的粉尘,叫做呼吸性粉尘。
这样的粉尘进入鼻腔后,能直接进入肺泡并且积聚于肺泡内,日久便破坏了肺泡的换气功能,导致肺积尘病的发生。
这些肺积尘病一般很难治愈,给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带来很大痛苦。
(1)下列有关肺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肺泡是一种囊泡状结构B.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肺泡的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D.肺泡直接与支气管相连(2)呼吸道对吸人的空气与清洁作用,请分析在粉尘飞扬的环境中进行长期工作的人,为什么有的人还会患肺积尘病?(3)防护粉尘危害的方法有工程治理和个体防护两种。
你认为个体防护应采取哪些措施?第四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卷1.D2.B3.C4.D5.C6.B7.D8.C9.C10.C11.D12.C13.D14.C15.A16.A17.B18.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图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A正确;B.曲线A的呼吸频率为18次/分钟,频率较低,B错误;C.B图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C错误;D.B图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气体交换效率较高,D错误。
(1)Q19.(1)呼吸道⑥肺(2)湿润(3)咽(4)B20.(1)4呼吸道5肺5肺(2)1软骨3腺细胞2纤毛帕前(3)多毛细血管上皮细胞21.(1)BAB收缩收缩大大小(2)简单(3)2气体的扩散作用外界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4)血浆和红细胞呼吸[解析](1)由题目叙述知,打嗝时处于吸气状态,所以膈肌收缩,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膈顶下降,即B状态,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变大,胸廓容积变大,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图2中AB段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AB段表示吸气过程。
(2)打嗝属于简单反射。
(3)图3中1表示外界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图3中的2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凯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4)二氧化碳主要由血浆运输,红细胞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最后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22.(1)D(2)呼吸道虽然能对吸人的气体起到净化作用,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仍有一些粉尘随吸气,直接进人肺泡并且积聚于肺泡内,导致肺积尘病的发生。
(3)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