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哲学的两重性和历史地位
– 斯宾诺莎在本体论上持泛神论观点,在认识论上持 斯宾诺莎在本体论上持泛神论观点, 平行论观点,都具有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的 唯物主义和 平行论观点,都具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重性 综观其著作, 。综观其著作,看到斯宾诺莎用来表达其哲学思想 基本命题或论点大都是模棱两可, 大都是模棱两可 的基本命题或论点大都是模棱两可,交织有两种对 立的涵义,表现出两种对立的性质。 立的涵义,表现出两种对立的性质。其哲学中所蕴 含的辩证法思想也是和形而上学思想 辩证法思想也是和形而上学思想交织在一起表 含的辩证法思想也是和形而上学思想交织在一起表 现出来的。这是斯宾诺莎哲学的显著特征。 现出来的。这是斯宾诺莎哲学的显著特征。 – 历史地位:它在本体论上一方面把笛卡尔的二元论 历史地位:它在本体论 本体论上一方面把笛卡尔的二元论 导向了实体一元论 另一方面,又有明显的两重性 实体一元论; 导向了实体一元论;另一方面,又有明显的两重性 含混性。整个说来,它为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的产 和含混性。整个说来,它为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的产 生提供了条件,是西欧大陆从笛卡尔二元论哲学 笛卡尔二元论哲学到 生提供了条件,是西欧大陆从笛卡尔二元论哲学到 莱布尼茨彻底的唯心主义一元论哲学的过渡或 莱布尼茨彻底的唯心主义一元论哲学的过渡或中间 环节。 环节。
• 人的自由
– 当人的心灵具有了与自然相一致的知识,就可以摆脱受被动情感奴役 当人的心灵具有了与自然相一致的知识, 的状态,达到精神上的自由。 的状态,达到精神上的自由。
• 斯宾诺沙关于被动情感转换为主动情感的观点,对后世佛洛依德 斯宾诺沙关于被动情感转换为主动情感的观点,对后世佛洛依德 被动情感转换为主动情感的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有重大启示作用 精神分析理论有重大启示作用。
• 国家具有唯一绝对统治之权,每个人必 国家具有唯一绝对统治之权, 须服从,否则就要受到最严厉的处罚。 须服从,否则就要受到最严厉的处罚。 这样的一个政体就是一个民主政体 民主政体。 这样的一个政体就是一个民主政体。 • 国家的职责就是促使每个公民去克服自 己的情感欲望, 己的情感欲望,竭力使人受理智的控 以理性为指导去获得自由。 能够以理性为指导去获得自由 制,能够以理性为指导去获得自由。 • 立基于理性并且接受理性指导的国家, 立基于理性并且接受理性指导的国家, 理性并且接受理性指导的国家 是最强盛、最独立的国家。 是最强盛、最独立的国家。
政治哲学 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 结合社会契约论与其伦理观的政治学 结合社会契约论与其伦理观的政治学 社会契约论与其伦理观 说。
– 自我保存是人的自然权利; 自我保存是人的自然权利 是人的自然权利; – 国家是由 自我保存”这一人的本性中必 国家是由“自我保存 这一人的本性中必 是由 自我保存 然导出的,因而是必不可少的; 然导出的,因而是必不可少的; – 社会契约来自开明的自利,人们通过契 社会契约来自开明的自利 来自开明的自利, 约产生国家和法律。 约产生国家和法律。
Thank You!
斯宾诺莎
Baruch Spinoza
—the 'prince' of philosophers
目录
生平简介 哲学思想格局
形而上学系统 认识论 伦理学 政治哲学 心理学哲学
斯宾诺沙哲学的两重性和历史地位 名人评价 生平著作
生平简介
• 巴鲁赫 斯宾诺莎,后改名为贝内 巴鲁赫·斯宾诺莎,后改名为贝内 斯宾诺莎 迪特·斯宾诺莎 荷兰哲学家, 斯宾诺莎, 迪特 斯宾诺莎,荷兰哲学家,是 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的西方 理性主义者。 近代哲学史重要的理性主义者 近代哲学史重要的理性主义者。 • 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一个从西班 牙逃往荷兰的犹太商人家庭 犹太商人家庭, 牙逃往荷兰的犹太商人家庭,生 活宽裕,在当地的犹太神学学校 活宽裕,在当地的犹太神学学校 接受了拉丁语的训练。 接受了拉丁语的训练。 • 1656年因离经叛道,被革除教籍 年因离经叛道 年因离经叛道, 后以磨镜片为生 磨镜片为生, 。后以磨镜片为生,同时进行哲 学思考。 学思考。 • 他在 岁时因患肺病去世。 他在45岁时因患肺病去世 岁时因患肺病去世。
• 属性 :能被人的知性所知觉之构成实体的本质者;
实体有两种属性: 实体有两种属性: – 思维:指理解力,对一切事物皆可产生 观念 思维:指理解力,对一切事物皆可产生“观念 观念” – 广延:指“运动与静止的总能量 广延: 运动与静止的总能量” 运动与静止的总能量
• 样式 :“理解为实体的特殊形态,亦即在他物内通过他物 理解为实体的特殊形态, 理解为实体的特殊形态
认识论
• 观念的肯定与否定
– 斯宾诺沙不同意笛卡尔把观念看作事物的影像,他所说的观念,大多是指我们现 斯宾诺沙不同意笛卡尔把观念看作事物的影像,他所说的观念, 在所说的反映事物本质的概念。 在所说的反映事物本质的概念。 – 笛卡尔认为观念里不包含肯定与否定,只有在判断里才会有真正的肯定或否定; 笛卡尔认为观念里不包含肯定与否定,只有在判断里才会有真正的肯定或否定; 斯宾诺沙认为观念中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也就含有对与错的问题。 斯宾诺沙认为观念中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也就含有对与错的问题。
理或由果求因而获得的知观知识:是一种 纯从认识到一件事物的本质 ,这也是一种理性知识,它所要 直观知识:是一种“纯从认识到一件事物的本质 这也是一种理性知识, 纯从认识到一件事物的本质”,
求考察的是比事物的属性更为深刻的事物的本质; 求考察的是比事物的属性更为深刻的事物的本质;
名人评价
要达到斯宾诺莎的哲学成就是不容易的, 要达到斯宾诺莎的哲学成就是不容易的,要达到斯 宾诺莎的人格是不可能的。 ——黑格尔 宾诺莎的人格是不可能的。 黑格尔
最后一个基督徒已在十字架上死去了! 最后一个基督徒已在十字架上死去了!可他忘记了 斯宾诺莎! ——尼采 斯宾诺莎! 尼采
他是“伟大哲学家中人格最高尚、 他是 伟大哲学家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温厚可亲 伟大哲学家中人格最高尚 至高无上的”。 的”,在道德方面他是 至高无上的 。——罗素 ,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无上的 罗素
• 在实体一元论的基础上系统地说明了关于知识种类和知识 理想的学说: 理想的学说:
– 感性知识:意见或想象,主要指 范范的经验 ; 感性知识:意见或想象,主要指“范范的经验 范范的经验”; – 理性知识:是一种推理知识即根据表现一切事物特质的 共同概念 来进行演绎推 理性知识:是一种推理知识即根据表现一切事物特质的“共同概念 共同概念”来进行演绎推
心理学哲学
• 心智
– 人的智慧是上帝智慧的组成部分
• 情感
– 情感和自然中其他事物一样,“皆出于自然的同一的必然性和力量 ; 情感和自然中其他事物一样, 皆出于自然的同一的必然性和力量 皆出于自然的同一的必然性和力量”; – “心灵的主动只产生于充分的观念,而被动完全依赖于不充分的观念 心灵的主动只产生于充分的观念, 心灵的主动只产生于充分的观念 而被动完全依赖于不充分的观念” – 理性情感去克制被动情感。“一个情感只有通过一个和它相反的较强的 理性情感去克制被动情感。 一个情感只有通过一个和它相反的较强的 情感才能被克制或消灭”。 情感才能被克制或消灭 。 – 人类克制情感的力量在于理智。要克制被动情感或使其变为主动情感 人类克制情感的力量在于理智。 必须改变知识状况,这就是由理性和直观来认识事物, ,必须改变知识状况,这就是由理性和直观来认识事物,从而形成清 楚明晰的观念。 楚明晰的观念。
主要著作
• 1660. 《神、人及其幸福简论》 (Short Treatise on God, Man 人及其幸福简论》 and His Well-Being). • 1662. 《知性改进论》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知性改进论》 Understanding). • 1663. 《笛卡尔哲学原理》 (Principles of Cartesian 笛卡尔哲学原理》 Philosophy). • 1670.《 神学政治论》 (A Theologico-Political Treatise). 《 神学政治论》 • 1675/76《 政治论》 (Tractatus Politicus) (未完稿 《 政治论》 未完稿) 未完稿 • 1677.《 伦理学》 (The Ethics) 《 伦理学》 • 1677. 《希伯来语法》 (Hebrew Grammar) 希伯来语法》
伦理学
广义的伦理学就是他的整 • 斯宾诺沙广义的伦理学就是他的整 斯宾诺沙广义 个哲学体系,狭义的伦理学是有关 个哲学体系,狭义的伦理学是有关 人的生活方式的学说。 • 自我保存是自然的最高规律,也是 自我保存是自然的最高规律 是自然的最高规律, 斯宾诺沙伦理学体系的基础。 斯宾诺沙伦理学体系的基础。 • 理性原则指导下的功利主义的伦理 所谓善 观:“所谓善是指我们确知对我们 所谓 有用的东西而言”; 所谓 所谓恶 有用的东西而言 ;“所谓恶是指我 们确知那阻碍我们占有任何善的东 西而言”。 西而言 。 • 幸福在于一个人能够保持他自己的 在理性的指导下, 存在, 在理性的指导下 存在,“在理性的指导下,以寻求 自己的利益为根本,去行动、 自己的利益为根本,去行动、生活 保持自身的存在”。 、保持自身的存在 。
而被认知的东西” 而被认知的东西
形而上学系统(继续) 形而上学系统(继续)
• 实体一元论
– 扬弃了笛卡尔心智与身体为两种实体的看法;主张这 扬弃了笛卡尔心智与身体为两种实体的看法; 两者只是分别从“思维与广延 的观点所看见的属性, 思维与广延”的观点所看见的属性 两者只是分别从 思维与广延 的观点所看见的属性, 是一物的两面。 是一物的两面。
• 观念可区分为真观念、错误观念、虚构观念和可疑观念。 观念可区分为真观念、错误观念、
– 在斯宾诺沙那里,真理、真观念和充分观念三个概念的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 在斯宾诺沙那里,真理、真观念和充分观念三个概念的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 – “在我们心中,每一个绝对的或充分的、完满的观念都是真观念 在我们心中, 在我们心中 每一个绝对的或充分的、完满的观念都是真观念” – “错误是由于知识的缺陷,而不充分的观念,也就是片段的和混淆的观念,包含知 错误是由于知识的缺陷,而不充分的观念,也就是片段的和混淆的观念, 错误是由于知识的缺陷 识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