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风法则之班级柔性管理

南风法则之班级柔性管理

南风法则之班级柔性管理
[内容提要]:南风法则也叫温暖法则,它来源与法国作家拉.封丹的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越来越紧。

南风则暖暖吹动,行人开始觉得春意上身,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胜利。

它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

作为应试教育弱势群体的“后进生”,或者是“潜能生”,常常对老师的教育刀枪不入。

一些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希望能用自己的严格规范管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去感化他们,可当这些工作无任何效果时,很快就会失去信心和耐心,继而火气上升,工作方法也变得简单粗暴,甚至出现一些讨厌心理。

南风法则运用到“后进生”,或者是“潜能生”的管理中,需要老师要尊重和关心学生,多点人情味,多点注意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关爱,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平常心,保持“南风”吹不停,坚信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必然会起作用!
[关键词]:南风法则温暖法则柔性管理后进生潜能生
个案背景
霸爷是班中一位很叛逆的学生,他身材高大,黑黝黝的皮肤,一副黑社会老大的样子。

刚进入这个班的时候,他几乎不和任何人来往,性格极其孤僻,喜欢一个人坐。

在他眼中,没有师长,敢于和任何一位老师顶撞,甚至值日领导也不放在眼里,他视学校管理于无物,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有纪律和时间的观念。

据此情况,我感到很迷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学生这么叛逆呢?我想应该是受过很多的委屈和不公平的待遇,于是我找到了他的上任班主任。

不问不知道,他和他的上任班主任的关系形同水火。

听他的上任班主任反映,他从来不当他是班主任,他当着同学的面吐口水给他,就是因为此事,他们还扭打过去政教处,还请来了家长,双方协调了很久才罢休。

平时,他班主任经常找他当着很多老师的面谈话,叫他要尊敬老师和同学,要注意个人卫生之类,他觉得很反感,他总是反问一句,我尊敬别人,谁尊敬我啊?久而久之,他和同学、老师们的关系形同水火,霸爷因为在这个环境中没有朋友,至少没有信任的人可以倾诉,性格也越来越孤僻!
原因分析
有教育就有“差生”,不管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也不管称作“后进生”也好,称为“潜能生”也罢,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其差别总是客观存在的。

而我在这里讲的“差生”,不是那种学习勤奋而成绩不佳的学生,而是那种不讲学习而又调皮捣蛋,经常违反纪律而又屡教不改的学生。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霸爷这类差生呢?
1、性格特点:霸爷的身材高大,喜欢打篮球,而且皮肤比较黑,看起来好像不太讲卫生,由于成绩一直不好,在班级中,一直被其他老师边缘化,他只有在球场中才能找到自己价值。

他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看重与赏识,但苦于成绩太差,找不到提高成绩的方法,于是只好又在球场中寻找自己闪光点。

在强化教学为中心的班级文化下,霸爷这种闪光点只是“业余”的,于是这种情况恶性循环。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电访过程中才发现:霸爷的妈妈是云南的,爸爸在外打工,霸爷一直和伯伯一起生活,在缺少父母爱的环境中,
霸爷找不到奋斗的理由,在周围不被关注,不被认同的一个冷漠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了霸爷这种冷漠的性格。

3、教育因素:霸爷这类学生最令教师们头疼,因为他们不管教师和学校怎样批评教育甚至处分,就是“恶习”不改。

你指东他窜西,常常与教师和学校的要求南辕北辙。

有的教师碰到霸爷这样的学生,开始时还能用平和的心态对他们进行教育,希望用自己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去感化他们,可当这些工作的“转化”效果微乎其微,甚至一点都没有时,很快就失去了信心和耐心,继而火气上升,心浮气躁,工作方法也变得简单而粗糙。

结果出现一种讨厌的心理,一见他们就没好心情,更没好脸色。

只要这些“差生”一犯纪律,对他们不是批就是骂,教师原先的那份耐心全失,可结果是“差生”的表现越来越差,“差生”人数也越来越多。

策略实施
教育霸爷这类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差生”,要想达到转化的预期效果,我觉得用“严厉”的方法肯定会失败的,因为这些“差生”身上的许多不良习惯,是多年积累的结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岂能教育一两次,能凑效的?要说“严厉”,他们从小学到中学,哪种批评,哪种整治没经历过,说不定他们在学校几年所经历的“批斗”,比教师一辈子还要多呢!因此用通常“整治”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但学生毕竟是学生,尽管表现有些“差”,但他们要求进步的愿望还是有的,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可,是人类的一般心理。

只是他们的“外壳”比较坚硬,“严厉”而简单的教育方法难以穿透,而用表扬的方法,一两次也不易感化他们。

因此教育这类学生,千万别指望自己的感情投资马上得到回报,而
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采取长线投资,暖风长吹,金石一定为开。

这里有一个“南风法则”可给我们一些启示。

“南风”法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

教师在转化“差生”过程中运用“南风”法则,对他们采取“暖风长吹”“细雨润物”的教育方法,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针对上述原因,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运用“南风法则”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消除霸爷的叛逆、孤僻心理,建立自信,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运用故事,强化学生追求成功的心理:一天,猎人带着猎狗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逃生,猎狗在其后穷追不舍。

可是追了一阵子,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

猎人气急败坏地骂道:“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辩解道:“我已经尽力了呀!”兔子带着枪伤成功地逃生回家,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枪伤,是怎么甩掉他呢?”兔子说:“那只狗只是努力而已,我却是竭尽全力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它主人的一顿骂,可我就没命了!”讲到这里,我对霸爷说,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

即使身处逆境,只要竭尽全力就有成功的可能,甚至能够创造奇迹。

要想创造奇迹,仅仅做到努力还不够,必须竭尽全力!
二、真诚的鼓励,采用正强化:像霸爷这样的“差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是没有得到过表扬,而是他们觉得有时老师对他们的表扬不真实。

同样一件事,有时“好生”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差生”反而受到老师的一种夸张的表扬,这在“差生”看来,是老师对他
们的另一种歧视。

其实这类学生心理最需要的是老师把他们放在一个集体中,然后对他们一视同仁和平等对待,而不是着意的关照。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对“差生”要多给予鼓励,而不要动不动就给廉价的表扬。

比如霸爷在带领全班在全级篮球比赛中输了,只得了全级第二名,输给了体育班,霸爷他们哭了。

我及时在班上表扬了他们,你们的业余的水平接近了他们专业的水平,其实你们做得比他们好多了,希望你们学习上也比他们好,经过多次这样的正强化,霸爷开始有了学习的念头。

二、要“南风”长吹,而不是浅尝辄止。

“差生”易反复,这是教育中最一般的规律。

因此,教育“差生”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一种平常的心态。

“差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都是多年积累形成的,有一定的顽固性,因此他们不仅对教育中的“寒风”有很强的抵抗力,就是对“暖风”也有一定的麻木性与“不理症”。

教师如果不了解“差生”的这些特点,就很容易产生对自己的“转差”工作失去信心,觉得自己投入那么多的情感了,却得不到“差生”相应的回报,连一点转好的迹象都没有。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

”学生渴望得到爱,渴望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尤其是自卑心理严重叛逆心严重的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更大。

因此,老师要细心留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学习需要、生活需要等,然后给予有效的帮助,为他们排忧解难。

例如:霸爷在上学期由于家庭负担比较重,一个学期都没有交过伙食费,我直接帮
他垫付了,而且到现在都没有催过他。

也许他一直没有受过重视与关爱,这次令他特别感动,于是对我产生了严重的依赖,也打消了几次辍学的念头。

结语
经过一个学年的转化,霸爷改变了许多,也开始把精力投入了学习中来,而且奇迹地通过了职业考证。

其实“转差”工作,与其它的所有事情一样,在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和量时,事物的质是不起变化的。

因此要使“差生”出现变化,教师一定要有一种耐心,保持“南风”长吹不停。

只要这样,“转差”工作一定会取得你预期的效果。

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是一年,但只要你不放弃信念,成功总是不远的。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它不可能无能。

2013-5-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