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二、请按要求在题后的括号里选择准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选择说法准确的一项()
A、Bi、e、w、u都是韵母。
B、“yū、yun、qu”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C、“党”起笔是点,“戈”的末笔也是点。
D、“凹、玄、鸟”
的笔画数相同。
2.下面带点字的音、形、义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勉强(qiǎng)茫然无措三年五载(年、月)
B、标识(zhì)莫名其妙聊以自慰(姑且)
C、解剖(pāo)郑重其事喜出望外(看望)
D、伫立(zhù)阴谋诡计秉烛夜游(拿)
3.下列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蜂拥而至溘然长逝防不胜防以身作则
B、走头无路各具风韵忧心忡忡鱼贯而入
C、绿树成荫迫不及待面面相觑心急如焚
D、川流不息无限遐想美不胜收奄奄一息
4.对下面广告语修辞手法判断准确的是:()。
①人类失去联想,世界怎能丰富多彩?②为何血浓于水?因有爱
在其中。
③只要你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就永远陪伴着你。
④牛奶香浓,香飘十里。
A.设问夸张拟人反问
B.反问夸张比喻设问
C.疑问夸张比喻设问
D.反问设问拟人夸张
5.下面的诗句中依次描写的季节是( )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停车坐爱枫林晚,枫叶红于二月花。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A、春夏秋冬
B、夏秋冬春
C、秋冬春夏
D、冬春夏秋
6.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在他读小学时就很重视外语学习。
B、做眼保健操能够防止眼睛不近视。
C、上课了,同学们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黑板上。
D、我断定明天大概是晴天。
7.下面句子中空格处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他()不理解鲁迅先生,()从来没有通过信,()他确信鲁迅先生能够满足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
A、虽然…但是…也
B、虽然…也…不过
C、即使…也…不过
D、既然…就…但是
8.下列作品和作者不相符的是()
A、《你,浪花的一滴水》——雷锋
B、《鲁滨孙漂流记》——笛福
C、《养花》——老舍
D、《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
9.选择合适的答案
1.书是知识的,力量的,智慧的,生活的。
A.海洋、源泉、方向盘、翅膀 B.源泉、海洋、方向盘、翅膀
C.海洋、方向盘、翅膀、源泉 D.海洋、源泉、翅膀、方向盘
10.下面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蝶恋花答李淑一》中“蝶恋花”是词牌名,“答李淑一”是题目。
B、《金色的鱼钩》主要记叙了老班长那种关心同志、忠于职守的高贵品质。
C、《白衣天使》介绍了南丁格尔从事护理事业的原因和护理事业上做出的杰出贡献,所以把她的逝世的日子定为国际护士节。
D“我们上路了”是指告别童年的孩子走上人生成长之路。
三、句子练习(12分)
1.我们和乔万尼·莫斯卡老师的感情很深。
(改为夸张句)
2.微风柔和地吹,在我的脸上拂过。
(改为拟人句)
3.马蒂尼里抽噎着对我说:“老师,那条蜥蜴是我放在你抽屉里的。
”(改成转述句)
4.一个动不动就流眼泪的人,能冲锋陷阵呢吗?(改为陈述句)
5.用“骄傲”造两个不同意思的句子
(满的意思)
(自豪的意思)
四、积累与使用(20分)
1.六年的小学生活,我获得了很多知识。
如,我知道了“世界杂
交水稻之父”是,“炸药工业之父”是,还有我国的工程师,的
雷锋;做人方面,知道了“ ,小人同而不和。
”又如知道了“在科学
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才能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还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
”
2.“人生自古重离别”。
在送别诗中,因诗人不同、送别的人、
景不同,感悟也各不相同:王维用“ ,。
”来表达离愁满怀、依依
惜别之情。
高适用“ ,”来激励朋友对前途充满信心。
3.“坏事能够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引出坏的结果。
”这句话
的意思能够用
国古代的“ ,”这句名言来概括。
4.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5. 那一条条被我们用脚踏出来的路, ________ __________。
6.双方都不肯放过对方,渔夫发现了,就乘机把他们一起捉住了。
(根据句子意思相对应的原句)
五、阅读大观园
(一)课内阅读(14分)
我们以前千姿百态、各具风韵的城市,已被钢筋水泥、大同小异
的高楼覆盖。
最后只剩下了树,在zhōng xīn gěng gěng( )地守护着
这个方水土;只剩下了树,在xiǎo xīn yì yì( )地维持着这座城池的性格;只剩下了树,用汁液和绿荫在滋润着这城市中yún yún zhòng
shēng()干涸的心灵。
在冷冰冰的建筑和街道中,它是最有耐心与
人相伴的鲜活生命;在rì yì qū tóng( )的城市形状中,他是不可被
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
1.给文中拼音处写上词语(4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3分)
以前()大同小异()干涸()
3.用“ ”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2分)
4.作者为什么把树看成“不可替代的印记”“不可置换的标识”?(3分)
5.结合课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城市建设要有自己的个性。
B、不要因现代文明而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
C、要爱护树木,珍爱我们生活的环境。
D、现代化的城市需要现代化的建设,让人感觉祖国处处都一样。
(二)课外阅读赏(14分)
蹲下的不但仅身子
多可爱的一个孩子,虎头虎脑的,牵着父母的手高兴的嚷着,跳着。
很多人都为孩子的情绪所感染,长途的劳累在孩子的笑声中慢慢
消失。
大家就站在目的地野生公园的门前,排队购票入内。
看到售票窗口的玻璃上写着“成人180元,小孩半票,1.1米以下免票。
我问站在前面的孩子的父亲:“他有多高?”
孩子的父亲说:“1.3米。
”
“那得买半票了。
”我说。
孩子的父亲并不做声,队伍慢慢移近窗口,只听到孩子的父亲在对孩子说:“进门的时候把身子蹲下来。
”
孩子说:“爸爸,你放心,像公交车一样是不是?”
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
进门检票了,孩子在进门的一刹那,突然把身子努力地“沉”下来,作出一副十分滑稽的样子,像一只小小的唐老鸭移进了大门。
或许人太多了,售票员没有发现这位学鸭子走路的孩子。
孩子一进动物园,马上恢复了原样,又蹦蹦跳跳起来。
刹那间,我觉得十分难过,为那个孩子,也为孩子的父亲。
为什么呢?在那么多人面前,毫无顾忌又顺理成章的。
孩子蹲下来的不但仅身子,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诚实。
1.写出“顺理成章”的原意和在本文的语境义。
(2分)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2分)
那得买半票了。
()
3.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1分)
A、父亲
B、孩子
C、“我”
4.文章的开篇概写小孩的外貌、动作有什么用意?(3分)
5.“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传达出的信息是什么?(2分)
6.读了上面的短文《蹲下的不但仅身子》,请以“诚实”为话题写一段话,表明你对诚实的理解,注意表达的意思要完整。
(4分)
六、习作园地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有“爱”而美丽,也因为有“爱”而精彩。
如果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一定能够发现自己身边那许很多多关于“爱”的故事。
请你以《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30分)
要求: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不写错别字,准确使用标点符号,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