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及发展
顺“道”
主观指治国理 论 客观指管理要 顺应客观规律
重人
重人心向背
重人才归离
2.重人
• 1.得民是治国之本,欲得民必先为民谋利 • 管子:”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 民心“ • 2.得人才是得人的核心 • 诸葛亮:”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 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3治生学角度 • 春秋时发明木作工具的鲁班,汉代发明二牛耕耘 法和三教条播器的赵过,对纺织技术有贡献的元 代黄道婆
3.人和
• 含义:就是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 左右和 • 作用:对治国来说,和能兴邦;对治生来说, 和气生财 求和关键:在于当权者 举例:唐太宗不仅重用拥护自己的人,还重用反 对自己的人,如曾力劝李建成除掉李世民的的 魏徴,正因为唐太宗广泛团结人才,贞观之治 才有了组织上的保证
4.守信
孔子:治理国家,言而无信,政策多变, 出尔反尔,从来是大忌。 治生角度:成功的商人多是信誉高的人 举例:民代徽商唐祈,其父曾借某人钱, 对方借据丢失,唐祈照付父债,后来 有人捡得借据,向唐祈讨债,他又照 付
5.利器
6.求实
• • • • 含义:实事求是,办事从实际出发 管子:提出“量力原则”和“时空原则” 量力原则:凡事量力而行,如指挥作战 时空原则:办事要注意时间和地点等客观 条件,如守株待兔
7.对策
• 运用智谋应对而取胜 • 要点:1 预测 2 运筹 •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范蠡故事(陶朱公—商人的祖师爷)
⒈中国在其漫长历史中,所经历战争 多,规模大 战争推动了如何治理军队,如何带兵 作战的军事思想的发展。《孙子兵法》 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
提出“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作 为处理国家、社会、家庭及其他人之间相互关 系的行为准则。
不仅影响中国还影响国外,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 国深受其影响,从东方文化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与本 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如引进 儒家的家庭观念,扩展到企业家庭
典故:舜调解纠纷
舜调解纠纷
• 事必躬亲,亲自解决民间 的田间纠纷和捕鱼纠纷, 花了三年时间纠正三个错 误 • 韩非点评 • “舜有尽,寿有尽,天下 过无己者,以有尽遂无己 所止者寡矣” • 倡法制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历史转轨
• • • • • • 人性善——人格平等 德治——职业道德 信义——信用 群体价值——团队精神 智慧——系统思维 艺术——策略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微 观 管 理 的 制 生 学 宏 观 的 治 国 学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 • • • • • • • • 1.顺道 2.重人 3.人和 3.守信 4.利器 5.求实 6.对策 7.节俭 8.法制
1.顺“道”
• 管子:“天不变其常,地 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 更其节” • 司马迁:对于社会自发的 经济活动,他认为国家应 顺其自然,少加干预。”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发展
制作人:某某
课程:管理学
⒈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 化背景
⑴西方中心论:不符合人类历史发
展的事实 原因:1.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 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五千年前就 有了部落和王国,有了部落的领 袖和帝王,因而也就有了管理。
⒉ 中国自古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 幅员最大的国家之一
• 市场行情预测: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 民谣:
早知三天事,富贵一万年
系统运筹案例
• 田忌赛马
• 空城计 • 三国赤壁之战
8.节俭
• 作用:凡国有度,为政清廉,不伤财害民, 则会国泰民安
9.法制
• 一、明法(著之于版图,布之于百姓,使 全国皆知) • 二、一法(即人人都得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
经历数百次改朝换代,虽然也曾有过短暂 的分裂,但历代统治者对如此辽阔的疆土 和众多的人口进行着有效控制和管理。
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都曾创造过辉 煌的业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大国 大都土崩瓦解了
中国历史有许多大型工程
一、万里长城
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在科学技术尚不发 达的当时,其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管理活动的复杂程度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