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浙江高中自主招生

2017浙江高中自主招生

6 2017浙江高中自招数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已知52015-=x x ,则=-+---2
1
)1()2(23x x x ( ) A 、2016 B 、2017 C 、2018 D 、2019
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x t x t x 2
3
5
35
2恰有三个整数根。

则t 的取值范围是( ) A 、78
712-<≤-
t B 、23712-<≤-t C 、3423-<≤-t D 、7
834-<≤-t 3、如图,六边形ABCDEF 由五个单位正方形组成,称能平分此六边形的面积的直线为“好线”。

则共存在“好线”( )条。

A 、1
B 、2
C 、3
D 、无数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 t △OAB 的顶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B )3 ,3(,C
)0 ,2
1
(,P 为斜边OB 上的一动点,则PA+PC 的最小值为( ) A 、
313
B 、 2
31 C 、2193+ D 、72
5、已知z y x 、、均为非负数,且满足x 2z -y -41-z y ==+。

若z y +-=22x w 2,则w 的最小值为( ) A 、-1 B 、
923
C 、2
1- D 、0 6、如图,正△ABC 的边长为6,D 、E 分别为边BC 、AC 上的一点,满足CD=AE 。

设BE 与AD 交于点F ,连结CF ,作EG ∥CF 与AD 交于点G 。

若EF=1,则AG 的长为( ) A 、
6
1 B 、21
C 、1
D 、2
7.如图,△ABC 的外接圆⊙O 的半径长为5,BC=8,点P 为BC 的中点,以点P
( )
A .3
B . 3.5
C .2或8
D .2或4
8.如图,在菱形网格中,每个小菱形的边长都是1,点A ,B ,C 三角形的个数是( )
(第7题图)
(第8题图)
x
y
A
B C
E D O
第15题图
第14题图
9.如图,直线l 1:1-=x y
与直线l 2:12-=x y 交于点P ,直线l 1与x 轴交于点A .一动点C 从点A 出发,沿平行于y 轴的方向向
上运动,到达直线l 2上的点B 1,再沿平行于x 轴的方向向右运动,到达直线l 1上的点A 1;再沿平行于y 轴的方向向上运动,到达直线l 2上的点B 2,再沿平行于x 轴的方向向右运动,到达直线l 1上的点A 2,…依此规律,则动点C 到达点A 10所经过的路径总长为( )
A .1210-
B .2210-
C .1211-
D .2211-
10.如图,在Rt △ABC 中,∠ACB=90°,CD ⊥AB 于点D ,点E ,F 分别在边AC ,BC 上,ED ⊥DF 于点D ,延长FD 交CA 的延长线于点G ,且EG=EF .若AC=2,BC=4,则AE 的长是( )
A .52
B .54
C .34
D .6
5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1、已知为p n m 、、实数,若41+-x x 、均为多项式p nx mx x +++23的因式,则8622+--p n m = .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ABOC 的对角线交于点M ,双曲线)0(<=x x
k
y 经过点B 、M 。

若 □ABOC 的面积为24,则K= .
13、已知△ABC 中,CD 是边AB 上的高,且CD 2=AD·BD ,∠B=200, 则∠BAC 的度数为 .
14、如图,直线12
1
+-=x y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A ,点C 与B 关于y 轴对称,以AC 为直角边在第二象限内作等腰Rt △ACD ,
过点D 作DE ⊥x 轴于点E 。

若直线k kx y 2-=将四边形OADE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k= .
15、如图,已知半径为1的圆的圆心为M(0,1),点B(0,2),A 是x 轴负半轴上的一点,D 是OA 的中点,AB 交⊙M 于点C 。

若四边形BCDM 为平行四边形,则si n ∠ABD= .
16、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边AD 、AB 的中点,连结CE 、DF 交于点G ,连结BG 。

若EG=5
2010
,则BG= .
三.解答题
17.(本题满分12分)现在a根长度相同的火柴棒,按如图1摆放时可摆成m个正方形,按如图2摆放时可摆成2n个小正方形.(1)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m;
(2)当这a根火柴棒还能摆成如图3所示形状时,求a的最小值.
18.(本题满分12分)阅读下列材料:我们知道,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而y=kx+b经过恒等变形可化为直线的另一种表达形式:Ax+Bx+C=0(A、B、C是常数,且A、B不同时为0).如图1,点P(m,n)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d)计算公式是:

例:求点P(1,2)到直线
51
y x
126
=-的距离d时,先将
51
y x
126
=-化为5x-12y-2=0,再由上述距离公式求得d=
21
13.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2,已知直线
4
y x4
3
=--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2
y x4x5
=-+上的一点M(3,2).
(1)求点M到直线AB的距离.
(2)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B的面积最小?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及△PAB面积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本题满分14分)如图,扇形OMN 的半径为1,圆心角是90°,点B 是弧MN 上一动点,BA ⊥OM 于点A ,BC ⊥ON 于点C ,点D 、E 、F 、G 分别是线段OA 、AB 、BC 、CO 的中点,GF 与CE 相交于点P ,DE 与AG 相交于点Q (1)求证:四边形EPGQ 是平行四边形;(5分)
(2)随着B 的运动,OA 长也随之发生变化,探索当OA 的长为何值时,四边形EPGQ 是矩形;(5分) (3)连结PQ ,试说明3PQ 2+OA 2是定值.(4分)
20.(本题满分16分)如图1,二次函数12-2
12
+=
x x y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b(k ≠0)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点A 的坐标为(0,1),点B 在第一象限内,点C 是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点M 是一次函数y=kx+b(k ≠0)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过点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N ,且S △AMO :S 四边形AONB=1:48. (1)求直线AB 和直线BC 的解析式;
(2)点P 是线段AB 上一点,点D 是线段BC 上一点,PD//x 轴,射线PD 与抛物线交于点G ,过点P 作PE ⊥x 轴于点E ,PF ⊥BC 于点F ,当PF 与PE 的乘积最大时,在线段AB 上找一点H (不与点A ,点B 重合),使GH+22BH 的值最小,求点H 的坐标和GH+2
2
BH 的最小值;
(3)如图2,直线AB 上有一点K (3,4),将二次函数12-2
12
+=
x x y 沿直线BC 平移,平移的距离是t(t ≥0),平移后抛物线使点A ,点C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 ’,点C ’;当△A ’C ’K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