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行天桥雨棚及桥面附属结构物拆除方案

人行天桥雨棚及桥面附属结构物拆除方案

新彩通道出口节点人行天桥雨棚及桥面附属结构物拆除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深圳市东方星园林绿化有限公司2018年6月28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一、工程基本概况 (1)二、编制依据 (2)三、执行标准和规范 (2)第二章施工准备 (2)第三章拆除技术方案 (3)一、拆除主要工程量表 (3)二、施工顺序 (4)三、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5)第四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4)第五章施工主要机具设备及劳动力安排 (15)第六章施工应急预案 (17)第七章组织协调 (19)第八章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9)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基本概况1、新彩通道出口节点工程主要是景观提升改造。

工程位于龙华区新区大道新彩隧道出口至新彩隧道口公交站天桥,全长约720m,红线面积为58000平方米。

其中绿化面积24711平方米,整个工程包含绿化、景观提升改造、园建、人行天桥雨棚的拆除与重建、给排水、电气等组成。

2、本人行天桥位于原工程桩号K3+204.37处,横跨现状新区大道,其位置如图一所示。

桥梁主体结构为钢箱梁,总长57.4m,全桥共分两跨,桥跨布置为1.70+29.0+25.0+1.70。

桥面全宽为6.1m(含两侧花槽宽度),桥面净宽为4.8m。

全桥共6座梯道,其中人、自行车混行2座,人行4座,均为钢板焊制闭合箱型截面连续梁。

图一:人行天桥位置示意图二、编制依据1、新彩通道出口节点相关设计施工图纸;2、彩田路北延段K3+204.37人行天桥竣工图;3、新彩通道出口节点交通疏解方案;4、有关的强制性条文标准及相关的标准图集;5、施工现场的生产条件。

三、执行标准和规范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第二章施工准备一、认真查阅《彩田路北延段K3+204.37人行天桥竣工图》,并核对现场,了解原人行天桥的基本概况及各部分构件的工程量,掌握桥梁的结构及受力特点。

二、办理开工批文,同时签订安全协议书。

三、施工前三天张贴施工公告,得到当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进行围挡封闭,确保拆除安全。

四、施工前施工项目负责人向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书面交底,使每个操作者明确施工中的技术要求。

第三章拆除技术方案一、主要工程量及施工工期1、拆除工程的主要工程量为:雨棚、栏杆、栏板、人行天桥钢柱等。

如下表:拆除主要工程量表2、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人行天桥雨棚及桥面附属结构物拆除计划工期25天,即2018年7月1日-2018年7月25日。

进度计划详见附件一。

二、拆除原则新区大道为城市快速通道,地面交通繁忙,车流量大,天桥雨棚及桥面附属结构物拆除交通疏导要求高,风险大,施工安全要求高。

为确保拆除安全、快捷,特制定拆桥方案。

总体原则为:安全第一、交通为主,先上后下,逐层拆除。

三、施工技术方案四、 1、施工流程五、安全防护网搭设→操作平台搭设→拆除夹胶钢化玻璃→拆除铝板吊顶→拆除雨棚横梁→拆除雨棚纵梁→拆除护栏、栏板→拆除雨棚立柱→拆除操作平台→拆除防护棚→场地清理。

2、施工顺序主桥→梯道一、三→梯道二、四→梯道五→梯道六人行天桥平面图如图二所示。

图二:人行天桥平面图3、施工方法、施工工艺3.1、拆除前,在天桥桥头设置警示牌。

为确保拆除施工时不影响到既有新区大道的行车安全,天桥拆除施工期间须在桥身(主桥、梯道)设置一道钢管悬挑安全防护网。

安全防护网的高度应不低于 1.2m,宽度应超出桥墩身宽度每侧至少1.5m。

安全网支架采用ø48×3.5钢管搭设,安全防护网设置须牢固。

确保天桥拆除施工过程中工具及构件坠落,影响到行车安全。

3.2、针对主桥上部结构施工,拟搭设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及人行通道。

天桥侧面的结构施工,拟搭设钢管悬挑脚手架操作平台。

将两部脚手架连成整体,以增加架子的整体稳定性。

3.3.1、钢管脚手架地基应平整坚实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平台的搭设要求,立杆垫板或底座面标高高于自然地坪50mm~l00mm。

垫板尺寸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的木垫板或槽钢。

3.3.2、立杆采用用对接接头连接,立杆与纵向水平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

接头位置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上部单立杆与下部双立杆交接处,采用单立杆与双立杆之中的一根对接连接。

主立杆与副立杆采用旋转扣件连接,扣件数量不应少于2个。

并且必须设置纵、横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立杆上。

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立杆及纵横向水平杆构造要求见图三。

图三:立杆对接接头布置3.3.3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

纵向水平杄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当采用对接时,对接扣扣件应该交错布置,两根相郐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不同步或不同跨两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当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l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立杆与纵向水平杆交点处设置横向水平杆,两端固定在立杆上,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

构造要求见图四。

图四: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3.3.4、剪刀撑设置,脚手架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剪刀撑斜杄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或对接,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l00mm。

剪刀撑立杆搭接构造见图五。

剪刀撑斜杄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在架体四周及外及内部纵、横向每6m至8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架体搭设高度在8m以下时,在架顶部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架体搭设高度在8m及以上时,在架体底部、顶顶部及竖向间隔不超过8m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宜在竖向剪刀撑斜杆相交平面设置。

剪刀撑宽度应为6m~8m。

脚手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当高宽比大于2时,应采取设置钢丝绳张拉固定等措施。

图五:剪刀撑立杆搭接构造3.3.6、脚手架里排立杆与结构层之间均应铺设脚手板,内外立杆间应满铺脚手板,无探头板。

将脚手板板两端与水平杆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满铺层脚手片必须垂直墙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脚手片须用12-14#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铺设时要选用完好无损的脚手片,发现有破损损的要及时更换。

脚手板对接、搭接构造见图六。

图六:脚手板对接、搭接构造图3.3.7、操作平台外侧施工作业层必须在0.6m、1.2m高位置设置2道防护栏杆和18cm高挡脚板,栏杄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杄的内侧。

3.3.8、操作平台搭设完毕,应按规定对作平台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操作平台搭设好后,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检查验。

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及人行通道设计,详见图七至图九。

图七:主桥操作平台、防护网断面图图八:主桥操作平台、防护网平面图图九:主桥操作平台、防护网立面图3.4.1、梯道上部结构施工,拟采取移动门型架操作平台(示意图见图十),分梯道、分段施工,其防护网搭设同主桥防护网。

图十:梯道操作平台示意图3.4.2、门型架采用立杆、横杆外径均为42mm、壁厚2.5mm的门式脚手架其材质在保证可焊性的条件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钢的规定;同时门式脚手架每榀应平直,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严禁使用有硬伤(硬弯、砸扁等)及严重腐蚀的钢管。

脚手板米用3mm厚的钢板压制而成的一级钢制脚手版,厚度为50mm,宽度为500mm,长度为2mm,自重不超过0.184KN,且表面具有防滑、防积水构造。

3.4.3、为保证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拟采用5cm厚木板做垫板。

垫板底部用ø48×3.5钢管可调节顶托调整水平。

立杆基础施工应满足构造要求;在脚手架基础上应弹弹出门架立杆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要准确。

应自一端延伸向另一端,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减少误差积累。

不可自两端相向搭设或相间进行,以避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脚手架的搭设必须配合施工进度,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最上层连墙件三步或自由高度小于6m,以保证脚手架稳定。

3.4.4、交叉支撑、水平架、脚手板、连接棒、锁锁臂的设置应符合构造规定。

不同产品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交叉支撑、水平架及脚手板应紧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

各部件的锁、搭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

水平架或脚手板应在同一步内连续设置,脚手板应满铺。

挡脚板(笆)应在脚手架施工层两侧设置,栏板(杆)应在脚手架施工层外侧高置,栏杆、挡脚板应在门架立杆的内側设置。

3.4.5、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脚手架的搭设同步进行。

水平加固杆采用扣件与门架在立杆内侧连牢,剪刀刀撑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外侧连牢。

加固件、连墙件等与门架采用扣件连接时应满足下列要求: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为45-65Nm,并不得小于40Nm。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应不小于100mm。

3.4.6、脚手架部件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分级合格标志,门式脚手架搭设完毕或分段搭设完毕时应对脚手架工程质量进行检査,经检査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3.5、准备好相应的拆卸工具,如扳手、美工刀、玻璃吸盘等,以及拆卸工程所需的高空作业劳保用品。

首先采用美工刀切断清除玻璃与封条之间的耐侯胶,再拆除上下口盖板,然后采用玻璃吸盘吸住钢化玻璃,内外用绳索将吸盘吊住。

气割割除上下口各类角铁和预埋件螺栓等。

随后将松动的玻璃用葫芦吊下来,玻璃底部人工抬起,向前随葫芦下滑至平移放下玻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