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第五章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第五章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组员:王茂馨、汤丹、施天娇、 马慧蓉、刘珠珠、刘素瑞、刘 璠、钱漾、蔡跃宇、金臻、景 象
知识点
基本概念
离散事件的基本要素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模型的部件和结构 离散事件系统特点
仿真时钟的推进机制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策略
基本概念
离散事件系统 系统的状态仅在离散的时间点上方式变化的系
下次事件时间推进机制原理图
结论
固定步长时间推进机制可以通过调整步
长来调整仿真的效率 和精确度,但存在 着影响效率的多余计算和仿真精度误差。 下次事件时间推进机制不存在多余的计 算,具有高的仿真精 度,但没有调整仿 真效率和仿真精确度的手段。 固定步长时间推进机制适合于对事件的 发生在时间轴上呈均 匀分布的系统的仿 真;下次事件时间推进机制适合于事件 发生数小的系统仿真。
模型说明: 服务员两名, 队列一条 “∆”表示某顾客产生的时刻,也为相应进程开始的时 刻; “□”表示某顾客离去的时刻,也为相应进程撤销的时 刻; 符号“X”表示排队顾客开始接受服务的时刻; 虚线表示进程的排队时间; 波纹线表示顾客得到服务的时间。
进程交互法中实体的进程不断推进,直到某些延 迟发生后才暂停,延迟可分为: 无条件延迟:实体停留在进程中的某点不再向前 移动,直到预 先确定的延迟期满。例如,顾客停 留在服务通道中直到服务完 成。
统,而且这些离散时间点一般是不确定。 面向事件:反映系统各部分相互作用的一些事 件,模型为反映事件状态的数集,仿真结果是 产生处理这些事件的时间历程 连续系统:时间常为均匀间隔计时;系统动力 学模型由表征系统变量间关系的方程描写,结 果常为变量随时间的变化历程
典型的离散系统
订票系统、库存系统、加工制造系
活动扫描法的基本思想
用各实体时间元的最小值推进仿真时钟; 按优先序执行激活实体的活动处理,使测 试通过的事件得以 发生; 改变系统状态, 确定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
活动扫描法仿真的基本过程
时间元的取值的两种方法
三段扫描法
借鉴事件调度法的某些思想,对活动扫描 法进行改进,提出的三段扫描法。兼有活 动扫描法简单和调度法高效的优点。
一种逻辑结构将这些部件组织起来以便于编码、 调试。
部件
系统状态:它由一组系统状态变量构成,用它来描述系统
在不同时刻的状态。 仿真时钟:用来提供仿真时间的当前时刻的变量,它描述 了系统内部的变化。 时间表:在仿真过程中按时间顺序所发生的事件类型和时 间对应的一张表。 统计计数器:由于控制与储存关于仿真过程中的结果的统 计信息,在计算机仿真中经常设计一些工作单位来进行统 计中的计数用,这些工作单元就叫做统计计数器。
事件、活动和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仿真时钟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状态本来就只在离散时间点上发生变
化,因而不需要进行离散化处理。 离散事件系统一般不以时间推动,但事件间有时序关系, 仿真中仍必须有控制时间的部件 由于引起状态变化的事件发生时间的随机性,仿真钟的推 进步长则完全是随机的 两个相邻发生的事件之间系统状态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因 而仿真钟可以跨过这些不活动周期 仿真钟推进呈现跳跃性,推进速度具有随机性
离散系统仿真事例 ——淮安22路公交汽车
始发点:动物园
终点站:枚乘东路
初始事件:从动物园出发 状态:车上乘客数量(随机变量)
活动:两站之间的行驶过程和时间(注意在行
驶过程中状态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事件:到站和离站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部件 与结构
离散事件仿真模型都有许多通用的部件,并用
条件延迟:延迟期的长短与系统状态有关,事先 无法确定。条件延迟发生后,实体停留在进程中 的某点,直到条件得以满足后才继续向前移动。 例如,队列中的顾客一直在排队,直到服 务台空 闲且己处于队首时才能离开队列接受服务。
进程交互法的基本思想
通过所有进程中时间值最小的无条件延迟复活点 来推进仿真 时钟;
个时刻推进到另一个时刻的方法, 以便 模拟动态系统的运行过程。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时间推进机制

固定步长时间推进制(fixed-increment time advance mechanism)

下次事件时间推进机制(next event advance mechanism)
混合时间推进机制(mixed time advance mechanism)
下次事件时间推进机制
仿真时钟按照下一个事件预计将要发
生 的时刻,以不等的时间间隔向前推进。 即仿真时钟每次都跳 跃性地推进到下一 事件发生的时刻上去。
被仿真系统。
该推进机制中,仿真时钟的增量不定,取决于
固定步长时间推进机制的特点
每次步长推进,都要进行事件检查,占用计算
和判断的时间,影响仿真效率。步长∆t越小, 问题越严重。 该机制将发生在同一步长内的事件都视为发生 在该步长的末 尾,即认为它们是同步的。由此 产生误差,影响仿真精度。步长∆t越大,误差 越严重。
离散事件系统的特点
模型的多数变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常数,且仅
在某些时刻才发生改变,这些变量称之为逐段 常数变量。 模型的一些变量随着仿真时钟的推进,逐步线 性递减直到为零,这些变量叫做递减时标变量。 模型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刻,也就是某个递减时 标变量值为零的时刻。
仿真时钟的推进机制
是指在仿真进程中将仿真时间从一
形状、颜色、到达时间、加工时间、离开时间就 是属性 状态 在某一确定时刻,系统的状态是系统中所有实体 的属性的集合
离散事件系统的基本要素

实体 永久实体:永久驻留在系统中,是系统处于活动的 必要条件 临时实体:仅在系统中存在一段时间,按一定规律 到达 例:单机器加工系统中,工件是临时实体,机器是 永久实体 两者的关系:临时实体按一定规律出现在仿真系统 中,引起永久实体状态变化,又在永久实体作用下 离开系统,如此整个系统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
事件调度法
用事件的观点分析真是系统,通过
定义及每个事件引起系统状态的变 化,按时间顺序确定并执行每个事 件发生时有关的逻辑关系
事件调度法的过程
事件调度法仿真模型中总控程序 的任务
活动扫描法
以活动作为分析系统的基本
单元,认为 仿真系统的运行是由若干活动构成,每 一活动对应一个活动处理模块,处理与 活动相关的事件。 一个实体可以有几个活动处理模块。每 一个进入系统的主动实体都处于某种活 动的状态。活动的激发与终止都会形成 新 的事件。
当时钟推进到一个新的时刻点后,如果某一实体 在进程中解 锁,就将该实体从当前复活点一直 推进到下一次延迟发生为止。
进程交互法
进程交互法的基本模型单元是进程。进程针对 某类实体的生命周期而建立,一个进程包含了实 体流动中发生的所有事件。 以单服务台排队服务系统为例,顾客生命周期的 进程为:
进程交互法的特点:
为每个实体建立一个进程,以反映某个实体从
产生开始到结束为止的全部活动。
顾客排队进程模型
• • • • • •
统、交通系统、计算机系统、网络 系统等
单服务台 排队系统
系统工作时间长度固定 顾客到达时间随机
服务员服务时间随机
工作情况,以决定是否增加服
务台要求通过仿真估计系统
属性 属性的集合来描述实体的状态 用来反映实体的某些性质 例:单机器加工过程中,工件是一个实体,材质、
可能由闲变为忙,或是队列状态发生变化。 工件加工完毕离开系统,此事件可能使机 器的状态由忙变闲,同时生产线上现有工 件数减一。
进程 相当于系统的子系统,包含若干个事件及活动间的逻辑关
系和时序关系 例:一个工件到达系统→排队→机器为之加工→加工完毕 后离去的过程,可视为一个进程。 事件、活动和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固定步长时间推进机制
在仿真过程中仿真时钟每次递增一个固
定的步长。该步长在仿真开始之前,根 据模型特点确定,在仿真过程中保持不 变。
该推进方式要求每次推进都要扫描所有
正在执行的活动,以 检查此时间区间内 是否有事件发生。
固定步长时间推进机制原理图
T:仿真时钟 ∆t :步长
仿真时钟推进机制
活动 导致系统状态变化的一个过程为活动 活动表示两个可区分事件之间的过程,标志着系
统状态的转移 例:工件开始加工到该工件加工完毕后离开生产 线可视为一个活动,在此过程中机器处于忙状态
事件
引起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行为
离散事件系统本质是由事件驱动的 例:工件的到达,系统状态中机器的状态

定时子程序:该程序根据时间表来确定下一事件,并将仿
真时钟推进到下一事件的发生时间。 初始化子程序:在仿真开始时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工作。 事件子程序:一个事件子程序对应于一种类型的事件,它 在相应的事件发生时,就转入该事件的处理子程序,并更 新系统状态。 仿真报告子程序:在仿真结束后,用来计算和打印仿真结 果。 主程序:调用定时子程序,控制整个系统的仿真过程,并 确定一下事件,产地控制给各事件子程序以更新系统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