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第十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三) 控制花期
在园艺生产上可用低温处理促进石竹等花卉的花芽 分化;低温处理还可使秋播的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改 为春播,当年开花; 利用解除春化的效应还能控制某些植物开花,
如越冬贮藏的洋葱鳞茎在春季种植前用高温处理以 解除春化,可防止它在生长期抽薹开花而获得大的鳞 茎,以增加产量; 中国四川种植的当归为二年生药材,第一年的块根 质量差,不能入药,需第二年栽培,但易开花影响块 根品质,故可将第一年收获的块根贮藏在高温下使其 不通过春化,次年栽培。
3、春化刺激的传导
低温刺激作用能否在植物体内传导,经试验有两种截 然相反的结果: 1.通过低温处理的植株可能产生了某种可以传递的 物质(春化素),并通过嫁接传递给未经春化的植株, 而诱导其开花。 天仙子, 已春化嫁接 ——未春化(开花) 天仙子(开花) 嫁接 ——烟草或矮牵牛(开花)
2.低温诱导作用不能以某种物质的形式在植物体内 传递。
第二节 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现象的发现和光周期反应类型
光周期刺激的感受和传导 光周期诱导 光对暗期的中断效应 光敏色素和成花诱导
光周期诱导开花的假说
光周期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日 长 (h)
夜 长 (h)
不同纬度地区昼夜长度的季节性变化
一天之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称为光周期。 北半球,纬度越高,夏季日照时间越长,冬季日照时间越短。
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种子春化。
如冬小麦、冬黑麦等既可在种子吸涨后进行春化, 也可在苗期进行。
大多数需春化的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 绿苗春化。
如甘蓝、胡萝卜、萝卜、白菜、月见草等。
2、春化作用的部位
感受低温的部位:茎尖端的生长点。
如何简单地证明茎尖生长点是植物感受 低温的部位? 茎尖端生长点周围的幼叶也能被春化, 而成熟组织无此反应。 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是分生组织和能 进行细胞分裂的组织。
光周期刺激可以传递(叶 片 茎尖端生长点)
2、光周期刺激的传导(嫁接传递)
三、光周期诱导
概念:达到一定的生理年龄的植株,经过一 定时间的适宜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
宜的光周期下,仍然能保持光周期刺激的效果
而诱导植物开花,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诱导 (photoperiodic induction) 。
植物开花要求先长日后短日双重日照条件,如大叶落地生 根、芦荟等(7月下旬)。
(5)短-长日植物(short-long day plant)
植物开花要求先短日后长日双重日照条件,如风铃草、鸭 茅、瓦松等。
(6)中日照植物(inter mediate-daylength plant)
只在某一特定日照长度下才开花,延长或缩短该日照长度 都抑制开花,如甘蔗(11.5~12.5h)。
在植物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如将植物放到较 高的生长温度下,低温的效果减弱或消除的 现象称去春化作用或脱春化作用或解除春化 (devernalization) 。 一般解除春化的温度为25~40℃。 去春化的植株重返低温条件下,可再度被春 化,且低温的效应可以累加(再春化作用)。
春化过程一旦结束,春化效果非常稳定且能 保持,高温处理不能去除春化的效果。
四、光对暗期的中断效应
短日植物 营养生长 开花 营养生长
暗间断光期 临界暗 期长度 光间断暗期
光暗处理
长日植物 开花 营养生长 开花
营养生长
24h
开花
结论:暗期间断抑制短日植物开花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 光期间断对长日植物和短日植物的开花反应无影响。暗期 的长度是决定植物开花的决定因素。
用不同波长的光来进行暗期间断试验,结
Melchers和Lang提出的春化素假说:
低温
Ⅰ 中间产物分解(解除春化)
前体物
中间产物 高温
低温

最终产物(完成春化)
六、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一) 人工春化处理
农业生产上对萌动的种子进行人为的低温处理,使 之完成春化作用的措施称为春化处理。
中国农民创造了闷麦法,即将萌动的冬小麦种子闷 在罐中,放在0~5℃低温下40~50d,就可用于在春 天补种冬小麦;“七九小麦”; 在育种工作中利用春化处理,可以在一年中培育 3~4代冬性作物,加速育种过程;
春化作用 (vernalization):低温促进植 物开花的作用。
二、春化作用的条件
1、低温和时间
低温是春化作用的主导因子。
对大多数要求低温的植物来说,1~7℃ 是最有效的春化温度,但只要有足够的时 间,在-1~10℃范围内对春化都有效。
不同作物或不同品种的春化温度不同。各 种植物春化所需的低温时间不同,一般冬性 强的植物需要低温的天数较长。
2、开花抑制物假说
认为植物在非诱导条件下,体内产生一种 或几种开花抑制物,从而使植物不能开花; 植物在诱导条件下,阻止了这些开花抑制 物的产生,或者使开花抑制物降解,从而使 花的发育得以进行。
3、C/N理论(20世纪初,Klebs等提出)
C / N 比:植物体含糖量与含氮化合物之比。 C / N C / N 高 低 开花 不开花
一些需春化的植物(如天仙子、胡萝卜、白菜等) 未经低温处理,若施用GA也能开花。
10 μg GA/d 处理4周
低温处理6周
对照
GA对胡萝卜 开花的影响
赤霉素是否就是“春化素”?
赤霉素可代替低温促进冬性长日植物开 花,但短日植物则不发生反应;
植物对赤霉素的反应不同于春化反应。
玉米赤霉烯酮
五、春化作用的机理
2、氧气、水分和糖分
充足的氧气增强呼吸作用,植物在缺氧条 件下不能完成春化;
将已萌动的小麦种子失水干燥,低温处理 就不能使其通过春化作用;
将小麦种子的胚培养在富含蔗糖的培养基 中,在低温下可以通过春化,但若培养基中 缺乏蔗糖,则不能通过春化。
3、光照 许多植物在感受低温后, 还需在长日照条件下才能 开花。(有例外,如菊花是 需春化的短日植物)。
如果暗期被红光间 断,Pfr/Pr比值升 高,则抑制短日植 物成花,促进长日 植物成花。
六、光周期诱导开花的假说
1、成花素假说(柴拉轩,1958) 成花素=GA+开花素
GA 开花素 有 有 有 无 合成
DNP LDP
SDP L S L S
有 合成 无 有 有
开花
开花 不开花 不开花 开花
GA是长日植物开花的限制因子,开花素是短日 植物开花的限制因子。
如甜菜、山茶、杜鹃、桂花等
(2)短日植物(short-day plant SDP) 即日照长度短于某一临界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如大豆、苍耳、紫苏等。
(3)日中性植物(day-neutral plant DNP) 即在任何日照长度下均能开花的植物。
如月季、黄瓜、茄子、辣椒、君子兰等。
(4)长-短日植物(long-short day plant)
24
14h日照下,是否都能开花?
每日光照长度(h)
临界暗期:指在光暗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开花的最 短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能开花的最长暗期长度。
短日植物即长夜植物(long-night plant), 长日植物即短夜植物(short-night plant)
植物开花究竟取决于光期长度还是暗期长度?
暗期对苍耳开花的决定作用 图中数字为光照和暗期(有括号)的小时数
三种主要 的光周期类型
相 对 开 花 反 应
相 对 开 花 反 应
LDP(天仙子)
临界日长
日中性植物ຫໍສະໝຸດ 61218 20
24
每日光照长度(h)
6 12 18 20 24 每日光照长度(h)
天仙子临界日长:11.5h 苍耳临界日长:15.5h
相 对 开 花 反 应
SDP(苍耳)
临界日长
6
12
18 20
一、光周期现象的发现和光周期反应类型
1、光周期现象发现:
植物对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的反应,称 为光周期现象。 能量 光周期现象发现:光 环境信号
美国,maryland mammoth (Garner and Allard,1920)
2、光周期的反应类型 (1)长日植物(long-day plant LDP) 即日照长度长于某一临界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7)两极 光周期植物(ampho photo periodism plant)
中日照条件营养生长,较长或较短才开花,如狗尾草。
3、临界日长
临界日长:指昼夜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 最长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日照。
日照长度>临界日长
日照长度<临界日长
长日植物开花
短日植物开花
不同植物临界日长不同(如下表) 判断长日植物或短日植物主要依据其超过或短 于临界日长时的开花反应。
如天仙子植株,在较高温 度下不能开花,经低温春化 后放在短日照下,也不能开 花,只有经低温春化后且处 于长日照的条件下植株才能 抽薹开花。
天仙子成花诱导对低 温和长日照的要求
三、春化作用的时期、部位和刺激传导
1、春化的时期 植物感受低温的时期有明显差异。大多 数作物的春化在种子萌发到苗期都可进行。
北京,南方大豆(SDP)引至北京,由于短日条件来临较迟,会使 其开花推迟;相反,北方品种引至北京,满足其开花的短日条件比 原产地早,会使其开花提前。
2.控制花期
花卉栽培中已广泛利用光周期 来控制植物开花。
例如,短日植物菊花,在自然条件下 秋季开花,人工遮光处理(短日处理 10d以上)可提前至夏季开花;人工补 光延长光照或暗期间断,则可推迟开花。
第十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同组人:曹斌斌 王宁 史会杰 李荣昌 李 祥鸿 李科学
第一节
春化作用
春化作用的概念 春化作用的条件
春化作用的时期、部位和刺激传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