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文化史

德国文化史

德国文化史
课程:德国文化史
姓名:***
德国文化史
----浅析德国与德意志民族统一
摘要:
德国的统一走过了艰辛的道路,从476年灭亡西罗马帝国后带给德意志民族的并不是国力强盛,而是更加的迷茫,他们不知道要去往何方。

于是这一千多年各路世俗诸侯与教会诸侯占山为王,凭借德国独特的地形与教皇与国王的矛盾,日益壮大,分裂割据着德国。

但这期间周边法国、俄国等强大帝国慢慢兴起,造成了德意志民族的压力,迫使德意志民族的大团结与大统一在俾斯麦时期完成。

关键词:
1.西罗马帝国
2.教会诸侯
3.世俗诸侯
4.俾斯麦
一、德国民族与地理特征
探讨德意志民族,必须要从这个民族的人种起源看起。

因为德意志人不同于其他文明民族,它的文明较晚,长期处于部落阶段。

德意志人属于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他们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由于长期生活在中欧森林中,他们的发色呈金黄色,眼睛蓝而锐利。

日耳曼的字意为自由,这与古代日耳曼人迁徙、尚武的特征符合,德意志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在《流浪者之歌》中,深刻的表现了早期日耳曼人的社会文化心态:“流浪,不断地流浪,带着血和泪仰问苍天,何处是我的归宿?灵魂在我的身边暗告:到你没有去过的地方,那儿有一切欢乐。

”这种无休止的迁徙生活历练出了德国人坚强的品质基础。

德意志地区北临波罗的海和北海,南依阿尔卑斯山,但是东西两侧可以说是门户大开,没有自然边界,西边界限在莱茵河和易北河之间飘忽不定,因此德国自古以来就是欧洲各民族交往的通道,更是政治冲突的场所。

西边强大统一的法国一直给予德国压力,而东面隔着波兰又是欧洲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威胁,造成德国人一直生活在这种政治和民族压力下的境遇。

在国内,德国地形划分为北德低地、中部山脉隆起地带、西南部中等山脉梯形地带、南德阿尔卑斯山前沿地带和南部阿尔卑斯山区。

这连绵的山峦、起伏的丘陵、纵横交错的河流、众多的湖泊及辽阔宽广的平原,使各个小城镇互相交流不是很轻松,更容易让人佣兵一方,占山为王。

二、自古典时代德意志民族分散居住
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覆灭之前,德意志的各民族的初始状态时不统一的、分散的生活在德国的各片土地上,他们逐水草而居,较少农耕,并且各个部落不喜欢交流,他们在碰到其他部落时会互相退后,并将两个部落中间大约三四十里的土地烧焦,来防止交流。

这样的分散居住导致德意志民族长期以部落形式存在,不能像是其他民族融合的越来越大。

而人类又是社会性动物,所以较少人口的部落面对自然威胁时更加脆弱,这打造了德意志人的刻苦、认真的性格,只有对待事情认真,才不至于被大自然所打败。

三、德意志的中世纪
1、中世纪的开始
在灭亡了西罗马帝国之后,大量日耳曼人部落涌入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土地,而那些涌入这里的日耳曼部落很快统一,建立了具有较强君主集权的国家。

但相反他们起源的德意志,部落主们虽然演变成了领主,但是国家这个统一体还是迟迟没有建立,各个领主占山为王。

这时查理大帝出现,他借拜占庭消灭了哥特人和汪达尔人之际,自己成为了日耳曼各部落中最强大的一派,连年征战西欧的各部族,最终在公元800年称帝,法兰克王国西临大西洋东至易北河,几乎囊括整个西欧,这时日耳曼各部族的第一次统一,而德意志地区的各部落也纷纷归属于法兰克帝国。

查理大帝去世后,帝国分崩离析,形成了两个王国。

这两个王国的分界线大致就与现在德语与法语之间的语言界限相当。

讲法语的西法兰克王国演变为现在的法国,而在东边的东法兰克的居民在此后长期的生活中因为讲一种语言,也渐渐产生了一种“同属一国”的感觉。

这为之后的德国统一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2、神圣罗马帝国
如果说查理大帝只是征服了德意志地区,并没有改变德意志分散的现状的话,那十二世纪开始哈布斯堡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才是德意志统一的开始。

哈布斯堡家族推行新的政策,不再把南进占领意大利作为国家目标,而是主要致力于扩大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以巩固皇权,于是得过历史
上开始了新的历史时期,终于有了一个有力的统一王朝。

但另一方面,皇权对于教权的让步,造成了德意志的另一种分散割据的开始。

包围罗马教会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任务,而教会常常会拥有土地,与世俗领主相抗衡,这导致了各个领地间的交流困难,使整个国家的力量受到削弱,仿佛一个松散的邦联。

这之后神圣罗马帝国的历代皇帝都在对抗教会力量,但在十二世纪沃尔姆斯宗教协定之后,皇帝对教会的统治地位被推翻,教会诸侯和世俗诸侯利用教皇和皇帝之间的矛盾攫取利益,损害王室来增加自己的产权。

这就像是集体资产越来越庞大,后来导致挤压国有资产的问题。

这之后诸侯权利扩大成为德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导致了国王和诸侯两权对立,诸侯的权利无限制地扩大,由此酿成了德国小邦分立的灾难,使德国又步入了分散的深渊。

之后的三十年战争,彻底使德国四分五裂。

德国皇帝的统一帝国梦想破裂,全国分裂为296个小邦,此外还有100个以上的帝国骑士领地。

3、神圣罗马帝国的消失
1789年,拿破仑的法兰西共和国宣告成立。

这个一直与德国相伴的国家焕发新生,迅速跃升为欧洲最强。

一时间法国的旋风席卷了整个欧洲,迫使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放弃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头衔。

并且之后拿破仑废除了300个诸侯国中的112个,仅保留了53个天主教和73个新教的诸侯过。

拿破仑希望削弱奥地利皇室的力量,因此扶持正在崛起的普鲁士,正式结束了德国的中世纪,并且造成了之后德国的第二次统一。

四、第二帝国----奠定了统一德国的文化思想基础
1、统一的德国的民族意识
在拿破仑灭亡神圣罗马帝国之后,普鲁士从一个诸侯国成长为欧洲屈指可数的列强,普鲁士自信掌握德国的命运,并且跃跃欲试建立民主制度和统一德国。

18世纪之后,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首先是浪漫主义文学,在民众中唤醒德国人是一个民族、拥有一个共同祖国的意识。

各种学校开始使用德语,打破了拉丁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尽管法语在上流社会仍有影
响,但德语已经从市井走向殿堂。

民族意识的形成、爱国主义的苏醒,给德国统一提供了心理准备,从而奠定了文化基础。

2、“铁血宰相”俾斯麦
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各方认为德国当时的分裂是一个现实存在。

分裂时造成德国落后和苦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争取统一应该是德国人的基本权利。

这时,俾斯麦出现,俾斯麦奉行铁血政策,先是1864年的德丹战争,之后1866年的普奥战争,确立了普鲁士对德国的统治地位,奥地利只好专注国内的民族问题而被排出到德国之外。

这使俾斯麦声名鹊起,欧洲为之震惊,舆论惊呼“天塌下来了”,最不安的是法国,普鲁士想要统一德国,与法国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这时1867年,在多次小冲突的引火下,发的冲突开始,俾斯麦就说过:“现在轮到法国了......是的,我们将要打仗,而法国人的皇帝将会自己挑起战端。

”于是俾斯麦开始迅速备军,将南德许多未表态的邦国一一统一,整顿了整个德国。

这时无论南德北德,争取民族统一的各种力量经由这个管道汇聚到了一起,南德各邦国,也参加了这场战争,短时间内,德国方面组成了一只五十万人的大军开赴前线。

拿破仑三世却吹嘘说这只是到柏林的“军事散步”。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德军在兵力、士气、训练、装备都占绝对优势,德国迅速突入法国本土,几个战役之后,德军便击溃法军,与1870年在色当全歼10万法军,拿破仑三世被俘。

攻占巴黎后,1871年1月18日,俾斯麦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史称“第二帝国”,普鲁士国王威廉在凡尔赛宫镜厅被拥立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意志的民族统一运动至此终于宣告完成。

五、德国统一尘埃落定
德国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特殊的历史原因,特殊的政治背景造成了统一道路的艰辛,最后它是在强烈的民族主义之下才统一的。

分散的德意志民族,分裂的德国,导致德意志度过中世纪比其他欧洲国家晚了300年,但也正是更晚、更艰难的统一,造就了德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自律感。

并且显示出了不同于其他欧洲国家独特的风格,无论从民族精神、国家体制,还是到军事管理,这期间涌现出了大量的杰出人才。

虽然二战之后德国被分为东西两德,但是统一的整体民族思想已经深入每个德国人的内心,他们只是表面上被分为两半,但与1871年之前的分散的邦联德国不同,现在的德国心是一块钢板,不可分离的钢板。

六、参考文献
1、李平民:《德意志文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李伯杰等:《德国文化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赫伯特格隆德曼等:《德意志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刘北成:《本雅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