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考模拟百校联考试卷(一)物理部分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每小题 3 分,共30 分)11.下列估测的物理量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1.5mB.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40℃C.成年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m/sD.一只钢笔的质量约为0.5kgC 【解析】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约70~80cm,不可能达到1.5m,A错误;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是23~25℃左右,气温达到40℃会非常热,B错误;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为1m/s~1.2m/s,C正确;一支钢笔的质量为15g=0.15kg,达不到0.5kg,D错误.故选C.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定相同B.我们可根据音色来分辨不同同学的讲话声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B【解析】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同种介质中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A错误;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不同的人由于声带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可根据音色来分辨同学们的讲话声,B正确;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超声波可以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D错误.故选B.13.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C 【解析】锯木头时锯条发热,即锯条克服摩擦力做功改变内能,A不符合题意;摩擦点燃火柴时,克服摩擦对火柴做功,使得火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红磷的着火点而燃烧,是做功改变内能,B不符合题意;烧水时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水的内能,C符合题意;把铁丝反复弯曲,弯曲处变热,属于做功改变内能,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的在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水的蒸发,吸收热量B.利用水的沸腾,吸收热量C.利用水的汽化,放出热量D.利用水的液化,吸收热量A 【解析】夏天在教室内洒一些水会觉得凉快些,这是因为水会发生蒸发,蒸发过程中吸热,导致气温降低,所以感觉凉爽.故选A.15.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低于220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B.家庭电路中,控制各个灯具的开关都应安装在火线上C.只有当人体接触带电体时才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D.教室里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三盏日光灯,这三盏日光灯一定是串联B【解析】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220V电压比安全电压高得多,A 错误;家庭电路中,控制各个灯具的开关都应安装在相线(火线)上,这样在断开开关时,用电器才不会带电,更安全,B正确;高压带电体只要人靠近就有触电危险,C错误;教室里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三只日光灯,这三只日光灯都可以在额定电压下工作,一只损坏,不影响其它的灯工作,所以是并联的,D错误.故选B.16.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B【解析】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手影游戏和树下阴影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选B.17.如图所示的几种器件,工作时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的是C 【解析】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A错误;电风扇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工作的,B错误;风力发电机时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制成的,C正确;门吸是利用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的性质制成的,D错误.故选C.18.如图是高二学生刘星辰演示他们发明的“移动式划船机”.当他屈腿坐在划船机的可滑动木凳上,握住手柄向后用力,后轮就能驱动划船机向前移动,重复这一动作,划船机就能持续“走路”了.用双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就能控制方向轮让划船机转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B.操作划船机运动时,划船机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D 【解析】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A错误;影响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是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B错误;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错误;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正确.故选D.19.如图所示,压在杯底的乒乓球,上浮时会弹离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B.乒乓球弹离水面后上升,是由于受到水的浮力作用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始终不变D.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减小D 【解析】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先是全浸入水中的上升过程,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F浮= ρ水V排g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然后是露出水面到脱离水面,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变小,由F浮=ρ水V排g可知受到的浮力变小;所以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后变小,A错误;乒乓球弹离水面后不再受浮力作用,乒乓球因为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而上升,B错误;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先是全浸入水中的上升过程,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深度不变,由p=ρgh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然后是露出水面到脱离水面,此过程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水的深度变小,由p=ρgh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小;所以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变小,故C错误、D 正确.故选D.20.灯泡L标有“6V 6W”字样,测得该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现把灯泡L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电压恒为10V,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L能正常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6VB.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电压表示数为1VC.灯泡L的电阻值随电压表的示数的增大而增大D.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6WD 【解析】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U L=6V,由图像可知,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1A >0.6A,所以灯泡不能正常发光,则电压表的示数也就无从谈起,A错误;由图像可知,当I=0.4A 时,U L=1V,所以U R=U-U L=10V-1V=9V,B错误;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时,实际功率越大,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因电压表的示数越大时,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小,所以,灯泡的电阻随电压表示数的增大而减小,C错误;由图像可知,当灯泡正常发光(U L=6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1A>0.6A,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0.6A,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P max=UI max=10V×0.6A=6W,D正确.故选D.七、填空题(每空 1 分,共8 分)29. 他,19 岁进入剑桥大学,靠为学院做杂事的收入支付学费.他的伟大成就——光的色散、惯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学等,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人们赞誉他时,他却说:“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了纪念他对科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了_______的物理量单位.力【解析】牛顿在光的色散、惯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学等方面,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纪念他,人们用它的名字命名为力的单位,30.小明在综合实践课上发现利用羊角锤拔钉子比较省力(如图所示).为什么省力呢?小明思考忽略掉影响问题的次要因素是:________ ,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构建了________模型,根据所学的知识就明白省力的道理.羊角锤的质量、粗细等支点、硬棒、形状杠杆(或省力杠杆)【解析】羊角锤拔钉子时可以简化为一个省力杠杆,影响其使用效果的因素是杠杆的三要素,即支点、硬棒、形状,对使用效果影响较小的因素是次要因素,可以为羊角锤的质量、粗细等,次要因素不唯一.31. 激光是 20 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业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应用于血管瘤、脑部手术等.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 2.56s.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 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1)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____(只需答出一种即可),此过程需要____热量.(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 _____m.(3)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你可以利用 _____做一个盾牌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熔化(或汽化、或升华)吸收(2)3.84×108(3)平面镜【解析】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熔化(或汽化或升华),熔化(或汽化或升华都需要吸收热量;由可得,光由地球传到月球再回到地球的总路程s=vt=3×108m/s×2.56s=7.68×108m,地月间的距离为;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剌向你,利用光的反射,可以利用平面镜把激光反射回去.八、作图与简答题(32 小题 2 分,33 小题 4 分,共 6 分)33.如图所示,A、B是平面镜MN前一点光源S射向镜面的两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如答图所示:或第33题答图甲第33题答图乙【解析】将两条入射光线A、B反向延长,找到交点,即为点光源S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点光源S的对称点S′,将S′与光线A、B正向延长线与平面镜的交点连接并延长,画出两条反射光线,如答图甲所示;或者:将两条入射光线A、B反向延长,找到交点,即为点光源S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点光源S的对称点S′,然后将光线A、B正向延长与平面镜交于两点,过两交点作垂直于平面镜的法线,在两法线右侧背离向入射点画出两条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如答图所示.3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逐渐进入百姓家庭,请观察如图所示的一辆小轿车,分析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与静止时,哪一种情况下对地面的压强大,为什么?答:轿车静止时,对地面圧力等于重力(1分);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轿车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1分),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1分).所以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力比静止时小,而受力面积相同,由p=F/S可知小汽车静止时对地面压强大(1分).九、实验与探究题(34 小题 4 分,35 小题6分,36 小题7 分,37 小题 4 分,38 小题 5 分,共26 分)3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23(1)小明将发光的小灯泡、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_____ .(2)解决上述问题后,他把凸透镜位置固定,发光的小灯泡放在 40cm 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 cm.(3)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或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2)10 (3)放大右【解析】(1)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也可能是小灯泡、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严重不在同一高度,像无法成在光屏上,或小灯泡在焦点上,不能成像;(2)根据焦点和焦距的定义可知,当蜡烛距离透镜为50cm-40cm=10cm时,在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是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约为10cm.(3)由图乙可知,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50cm-35cm=15cm,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故2f>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35.某实验小组想知道家里菜籽油的密度,于是他们取了适量的菜籽油,带入实验室,进行测量.12345(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标尺 _____处,并调节天平平衡.(2)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31g ,然后将适量菜籽油倒入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菜籽油的质量为 ____ g .(3)将烧杯中的菜籽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菜籽油的体积为___mL .(4)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菜籽油的密度为 ___ g/cm 3.(5)有同学联想到家中做汤时,菜籽油漂浮在水面上情景,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交流后,认为所测的菜籽油密度值偏大, 只需要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增加一步操作就能减少误差,你的操作是_____ .(1)零刻线 (2)61.8 (3)28 (4)1.1(5)测出菜籽油的体积后,再测出倒出菜籽油后的烧杯质量【解析】(1)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首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然后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称量烧杯和菜油的总质量时,砝码总质量是50g+10g=60g ,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1.8g , 所以读数为m 总=60g+1.8g=61.8g .(3)由乙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 ,所以菜油的体积V=28ml=28cm 3.(4)又因为烧杯的质量为31g ,所以菜油的质量m=m 总-m 烧杯=61.8g-31g=30.8g .菜油的密度为:3330.8g ===1.1g /cm 28cm mV ρ,(5)将烧杯中的菜油全部倒入量筒,因烧杯壁上有少量残留的油,导致测得油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测得油的密度偏大,则最后需要增加测出倒出菜籽油后的烧杯质量.36.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上标有“2.5V ”字样.(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选填“左”或“右”)端.(2)甲组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3)乙组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再把它改接到正确的位置上.(4)乙组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保留一位小数).(1)断开左(2)小灯泡灯丝断路(或小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3)如答图所示(4)0.75 8.3【解析】(1)连接电路前,开关应断开,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保护电路;(2)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泡断路;(3)检查电路发现,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并联在灯泡两端,要求改动一根导线,暂时不管电压表,结合电流表正进负出,让电流表、灯泡、滑动变阻器串联,再检查电压表是否并联在灯泡两端,如答图所示;(4)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现在灯泡的实际电压为2V,需要使灯泡两端电压变大,根据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应变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变小,所以滑片应该向右端移动.根据图乙可知,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流表示数I=0.3A,灯泡额定功率:P=UI=2.5V×0.3A=0.75W,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37.磁感应强度B用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为了探究电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鹭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甲电源电压为6V,R为磁感应电阻,其阻值随磁感应强度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1)闭合开关S1和S2,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小,说明磁感应电阻R处的磁感应强度B逐渐.(2)闭合开关S1和S2,滑片P不动,沿电磁铁轴线向左移动磁感应电阻R,测出R离电磁铁左端的距离x与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算出R处磁感应强度B的数值如表.请计算x=5cm时,B=T.(3)综合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电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随电磁铁电流的增大而,离电磁铁越远,磁感应强度越.(1)增大(2)0.40 (3)增大小【解析】(1)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有效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磁场变强,图甲中电12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小,即R 的电阻变大,据此分析可知:磁感电阻R 处的磁感应强度B 逐渐增大; (2)x=5cm 时,对于图表得出电流是30mA ,据欧姆定律可知,,故对应磁场的强度是0.40T ;(3)综合以上实验数据,分析(2)中的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电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随电磁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离电磁铁越远,磁感应强度越小.38.小红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发现头发随着梳子飘起.她知道是梳子带了电,但不知道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1)在该实验中所选择的器材有:;(2)实验的原理及方案:;(3)结论:;(1)丝绸、玻璃棒、塑料梳子、细线等(2)原理是: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把梳过头的梳子用细线水平悬挂起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这个梳子的一端,观察是相斥还是相吸(3)若相斥,则说明塑料梳子带正电;若相吸,则说明塑料梳子带负电.十、计算题 (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39.近年来,智能机器人进入百姓家,如图所示是质量为 4kg 的扫地机器人某次工作时的情景,在 4s 内沿水平直线运动了 2m ,此过程机器人所提供的牵引力为 50N ,g 取10N/kg . 求:(1)若机器人静止充电时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cm 2,则它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2)上述工作过程中牵引力的功率为多少?【思路分析】解:(1)机器人所受的重力G=mg=4kg×10N/kg=40N机器人静止充电时,对地面的压力F=G=40N则它对地面的压强p=F/S=40N/2×10-4m 2=2×105Pa3(2)牵引力的功率P=W/t=Fs/t=(50N×2m)/4s=25W40、图甲为小明家新买的电煲锅,它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 图乙是其简化电路. 当 S 接 a 时,电煲锅加热;当 S 接 b 时,电煲锅保温. 已知:电源电压为 220V ,R 1=55Ω,加热时 总功率与保温时总功率的关系为:P 加热=5P 保温. [ c 米饭=4×103 (kg·℃)]求:(1)若电煲锅内装有 1kg 米饭,从 12℃加热到 100℃,米饭吸收了多少热量?(2)电阻 R 2 的阻值为多少?(3)若电煲锅的热效率为 80%,加热这些米饭需要多长时间?【思路分析】解:(1)米饭吸收的热量Q 吸=cm △t=4×103J/(kg·℃)×1kg×(100℃-12℃)=3.52×105J(2)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 接“b ”时,R 1、R 2串联;开关S 接“a ”时,电路为R 1的简单电路,由2U P R =可知,开关S 接“b ”时,电煲锅保温,电路中的总电阻:2U R P =总保温……①开关S 接“a ”时,电煲锅加热,电路中的总电阻2U R P =总加热………………………………②已知P 加热=5P 保温…………③根据①②③可得:R 总=5R 1=5×55Ω=275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R 2的电阻值:R 2= R 总- R 1=275Ω-55Ω=220Ω(3)电煲锅的加热功率为221(220V)==880W 55ΩU P R =加热; 由 Q Wη=吸,电煲锅消耗的电能553.5210J =4.410J 80Q W η⨯==⨯吸%, 由W P t =可得,电煲锅需要的加热时间:t=W/P 加热=4.4×105J/880W=500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