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温室环境下滴灌塑料管化合物迁移特征(仅供内部交流使用)
温室环境下滴灌塑料管化合物迁移特征(仅供内部交流使用)
� 温室环境对塑料管材化合物迁移速率的影响明显,可提高短期浸 泡液生物毒性;
� 黑麦草适宜作为UPVC浸泡液对植物根芽毒性效应评价试验材料; � 小麦适宜作为HDPE浸泡液对植物根芽毒性效应评价试验材料。
谢 谢!
可见蓝光和黄光区域
100%
500000
85%
( 450nm-600nm )。
400000
50%
15%
300000
200000
现有塑料管材卫生性能
100000
评价标准及相关研究中
0
Wavelength(nm) 试验标准环境为25±5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试验期间不同透光率下温室内光谱特征
标准环境及温室环境下,苯并噻唑( BT)迁移特征的差异:
苯并噻唑浓度(μg/L)
苯并噻唑浓度 (μg/L)
8 6
8# 10#
12
11#
CK
9
8# 10# 11# CK
4
6
2
时间(d) 0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 时间(d)
0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 塑料管材占世界应用管材的54%(PVC占62%,PE占33.5 %;
• 1998年底,我国管道输水灌溉面积已达520万m2,约30%使 用塑料管道(PVC为主,部分HDPE和PP);
• 温室滴灌带附近,有时会出现植物生长异常的现象 ;
滴灌系统
受UPVC管材影响的小麦
目的及意义
• 塑料管材向环境迁移化合物种类复杂,包括塑料助剂及其分 解产物、未聚合或未完全聚合的单体、低聚体等;
1. UPVC管材(主管)浸泡:地表及埋地 (40cm),1,3,6,9,12,27天
静态试验
2. HDPE管材(支管、毛管)浸泡: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日光温室(E125 °18′,N43°55′ )
2011,7月4-8月1日
测试指标
采样时间(d)
总有机碳(TOC)3,6,9,12
有机物定性分析 9
• 在众多助剂中,有一些具有明显的动植物毒性效应,如作为 增塑剂的酞酸酯类化合物(PAEs)、Pb盐类稳定剂等;
• 温室滴灌管网长期存在于高温且 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并接触大量 微生物及盐分等化学物质,发生 溶出及降解的几率大大增加。
日光温室
试验设计
GB/T 17219-1998, BS EN 1420-1-1999
UPVC滴灌管浸泡液测试结果及毒性
环境
参数
各项指标
1#
2#
3#
4#
标准 环境
T=25±5℃ RH=65±5%
I=0
毒性等级 毒性级别 以HgCl2计(mg/L) 毒性等级
中毒 Ⅱ
0.071 重毒
低毒 Ⅰ
0.045 重毒
低毒 低毒 ⅠⅠ
0.050 0.021 重毒 高毒
实际 环境
温室地表Biblioteka 毒性级别 以HgCl2计(mg/L)
标准环境
温室环境
�标准环境下,苯并噻唑的迁移在第9天之后基本趋于稳定,但温室环境下, 直至第27天,迁移量仍出现明显上升趋势;
� 温室环境下,苯并噻唑单位时间的迁移量高于标准环境。
建议:针对塑料管材不同作业环境特征,对卫生性能 进行评价!
表5.2 UPVC滴灌管浸泡液测试结果及毒性
结
果
与
讨
论
� 塑料管材浸泡液发光菌抑制率
10
Time( h ) �日最大直射辐射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477.27 W/m2 ,散射
辐射100.38 W/m2;
试验期间温室内温度、湿度日变化
�室内光质主要分布在
600000
Temperature(℃)
Air relativ e h u m id ity (R H), %
40
温度
35
30
100
湿度
90
80
70
�日平均气温30 ℃,变 幅在23-35.7 ℃间;
�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
25 20
60 50
70%,变幅在40%-
15
40 30
90%间;
10 5
20
Time (h)
植物根芽抑制率
(ISO11269-2:小白菜、玉米、黄瓜、甘蓝、西红 柿、胡 萝卜、小麦、黑麦草)
报告内容
� 研究意义及目的 � 试验设计 � 结果与讨论
• 温室环境特征
• 塑料管材浸泡液化学物分析
• 塑料管材浸泡液发光菌抑制率
• 塑料管材浸泡液对植物根芽的抑制
�重要结论
结果与讨论
� 温室环境特征
温室环境下滴灌塑料管 化合物迁移特征
报告人:吉林大学 于海业
报告内容
� 研究意义及目的 � 试验设计 � 结果与讨论
• 温室环境特征
• 塑料管材浸泡液化学物分析
• 塑料管材浸泡液发光菌抑制率
• 塑料管材浸泡液对植物根芽的抑制
�重要结论
目的及意义
• 滴灌(drip irrigation)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灌溉技术,广 泛应用于大田作业和温室栽培。
低, 对土壤微生物及植物 的适应与降解有利;
� 埋地处理管材化合物 迁移规律性较强,便 于化合物长期迁移量 的预测。
建议:温室中使用
Pb
UPVC管材时,尽量
采用埋地方式!
——HDPE管材有机物迁移
TOC迁移量在第3天有所降 低,第9天出现峰值,进而对 浸泡9天的浸泡液进行有机物 的定性分析。检出9大类有机 物,包括:
毒性等级
Ⅲ 0.114 高毒
Ⅲ
ⅢⅣ
0.113 0.118 0.124 重毒 重毒 中毒
温室埋地
毒性级别
以HgCl2计(mg/L)
Ⅳ
Ⅲ
ⅢⅡ
0.121 0.108 0.118 0.084
� 再次证实在温室环境下,放置于地表的UPVC,短时间内(3天)有毒 化合物迁移量更大!
HDPE滴灌管浸泡液测试结果及毒性
℃,65±5%,无光照。
counts
结果与讨论
� 塑料管材浸泡液化学物分析 ——温室地表放置UPVC
Ca
Ba
� 各元素迁移峰值不完全出
现在浸泡的第1天,峰值
出现时间与管材质量有
关;
� Ca及Ba元素迁移量至第
27天仍未到达峰值;
� 所有管材Pb第1天迁移量
均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100ng/ml),但第27天
现Pb有最塑大料迁管移材量卫达生1性47能n评g/价ml。
标准(GB/T 17219-1998)针 对1天浸泡水进行分析评价。
仅以第1天浸泡水中迁移化合物量评价温室内 使用塑料管材的卫生性能不尽合理!
地表放置
Ca
Zn
Pb
——地表及埋地UPVC比较
埋地处理
Ca
Zn
� 埋地处理管材重金属 单位时间迁移量较
� 酯类——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环境激素) � 胺类 � 醛类 � 芳香烃类——苯并噻唑(检出率最高) � 酰胺类 � 酮类 � 酚类
苯并噻唑:
� 硫化促进剂,可在环境中持久存在; � 有毒化学品,毒性级别为高毒; � 在土壤中易迁移; � 在湿润的土壤中挥发较慢; � 低浓度时可生物降解,高浓度具有微生物毒性。
中毒 中毒 中毒 中毒 重毒 高毒 重毒 低毒 Ⅱ Ⅱ Ⅱ Ⅱ Ⅲ ⅣⅢⅠ
0.087 0.070 0.076 0.074 0.118 0.124 0.120 0.059
� 再次证实在温室环境下,HDPE管材在短时间内(3天)有毒有机化合 物迁移量更大!
表5.2 UPVC滴灌管浸泡液测试结果及毒性
结
报告内容
� 研究意义及目的 � 试验设计 � 结果与讨论
• 温室环境特征
• 塑料管材浸泡液化学物分析
• 塑料管材浸泡液发光菌抑制率
• 塑料管材浸泡液对植物根芽的抑制
�重要结论
重要结论
� 现有农用塑料管材采用生活饮用水输水管路卫生性能评价标准不 尽合理(试验环境、测试周期);
� 温室内使用UPVC管材时,为降低化合物迁移风险,应尽量采用埋 地方式;
环境 标 准 环 境
实 际 环 境
各项指标
毒性等级 毒性级别 以HgCl2计 (mg/L) 毒性等级 毒性级别 以HgCl2计 (mg/L)
5# 重毒 Ⅲ
6# 低毒 Ⅰ
7# 低毒 Ⅰ
8# 低毒 Ⅰ
9# 低毒 Ⅰ
10# 重毒 Ⅲ
11# 中毒 Ⅱ
12# 低毒 Ⅰ
0.102 0.021 0.015 0.045 0.050 0.104 0.072 0.047
果
与
讨
论
� 塑料管材浸泡液
对植物根芽的抑制
UPVC滴灌管浸泡液对种子根伸长的影响
黑麦草的发芽及根伸长对 UPVC管材浸泡液反应最敏 感,适宜作为管材质量生 物毒性效应评价试验材 料!
HDPE滴灌支管浸泡液对种子根伸长的影响
小麦的发芽 及根伸长对 HDPE管材浸 泡液反应最 敏感,适宜 作为管材质 量生物毒性 效应评价试 验材料!
典型有机物定量 27
3.管材浸 泡液(3天) 生物毒性
效应评价
毒性级别 相对抑光率(%)
Ⅰ
<30
Ⅱ
30-50
Ⅲ
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