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高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浅析高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摘要】本文以新课标所提出的“个性化”为着眼点,提出高中作文教学应该具备个性化的特点,建议教师努力探索个性化的作文辅导策略,学生用心灵去感悟生活,抒写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具有创新思维、选材和语言都具有独到之处的文章,个性化作文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情感进行真实的表达,同时也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中作文;个性化的作文;教学策略
引言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师生语文素养也展现了学生语文能力自我展现空间。

而培养个性化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标关于作文教学的精神核心。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设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局部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需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要求学生说真话,诉真情,自由表达,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一、让方法指导思维,让思维驾驭文字
1、打破思维定势,跳出旧框框,挖掘文章新内涵。

把握时代的脉搏,笔端才有新“泉”涌出,才能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

例“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句俗语,一直用来讥讽一些自耀自夸的人。

但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谦逊自虚的观点应该有所转变,应该像“王婆”那样自卖自夸,让产品得
到推广。

这样不仅破了思维定势,还让人耳目一新。

2、多样化思维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考察。

不拘泥于某一个方向,某一个角度。

如由远至近,从古至今,由褒到贬,由正到反。

3、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即同样一个话题,从相反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

逆向思维法具有挑战性,常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我们可以通过名言的否定来表达对生活的新见解。

增添哲理性。

“酒香不怕巷子深之酒香也怕巷子深”,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反其道而行之,往往会有新颖独到的见解,给人新的启迪。

4、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作文一定需要个性特色的语言来彰显文章的独特性。

即那些浸入了作者灵动“情愫”的语言与独特生命活力的语言。

如:将古文代入到现代人物的小传描写,如:吾家小女初长成。

这新颖独特,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

但是个性化的语言要求从词语选择、句式结构甚至语气语调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角色意识、独特韵味。

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观察生活,做生活的解读者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很多同学以为只有浓墨重彩地去表现社会生活才是立意高远的大手笔。

却很少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积累与感悟。

然而纵观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无不取材于现实生活。

《红楼梦》是曹雪芹的爱恨情仇以及对社会人生的真实翻影;洋洋洒洒的《悲惨世界》更是法国大文豪雨果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将作家的
人道主义的思想光芒寄托在囚犯冉阿让的现实人生上;鲁迅的《呐喊》、《彷徨》更写尽了自己现实社会,人性呼唤的真实道德呼吁。

而这些百读不厌的作品之所以成为世界名著,广为推崇,其原因就在于作家善于从生活中取材,留心身边事,善于观察生活,体验感悟生活。

然而我们的学生却犯了对生活熟视无睹的弊病。

经常不知道该写什么,或者就是缺乏个性,人云亦云。

在这次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研究中,我觉得首先应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从自然、生活等各个角度进行观察,从观察身边人,留心身边事,欣赏身边景入手,让学生与生活紧紧拥抱,认真去感受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如在以“感受自然”为话题的作文时,大部分学生描写的单调乏味,苍白无力。

没有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真实亲近感。

而当时正值春暖花开之时,我带领他们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春天。

但学生不知观察什么,怎么观察,我就又引导他们观察鲜嫩的小草,亲切的鸟儿,盛开的野花,赏花的人群等,让大家真实感受到大自然万物复苏,踏春结游的喜悦之情。

三、在阅读中感受生活,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生活,积累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青少年应该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平地里造不出高楼,没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写不了好文章。

毛泽东闹市读书,匡衡凿壁偷光、孔子“韦编三绝,这些佳话都印证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只有多读书,写作之源才不会枯竭,生活之渠才会更清澈。

我号召学生品读现当代作家散文精品,并做读
书笔记,引导学生感悟作家的情感,从作家对人生的感悟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

或者多多关注时事新闻,加强对社会的道德感。

如:在连续撞辗的广州女童小悦悦素材中反思人性道德,激发对社会的拷问。

在“感动中国”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性美的熏陶,这都为学生作文积累了间接的写作素材,成为个性化作文不竭的写作之源。

四、改革作文命题,让学生解放思维
于漪说“: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它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要引导学生破除思维的定势,培养独创性和个性。

”因此命题一定要把准当代学生思想的脉搏,捕捉他们的喜怒哀乐,让学生产生不吐不快的感觉。

此外命题还可以参考学生的意见,调动大家写作的积极性。

另外我鼓励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我们要让学生在研究某一事物时,既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又在必要时,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或者同时从几个角度看问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侧面地思考,才能道人所未道,形成新的思想。

而学生要敢于创新,培养出发散性思维品质。

但是要把握住从一个中心出发,多层次全方位地思考,以获得更多的灵感。

比如,以往在指导半命题作文《我想念——》,学生往往受教材范文的影响,补充一些人或者食物的题材。

如《我想念爷爷》、《我想念妈妈做的饺子》。

然而让大家更深度的进行挖掘发挥,将实物扩展到虚拟的或者情感类的。

如《我想念那一缕书香》,《我想念远去的亲情》再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兴
趣出发,选择其中一个命题,进行写作,使一些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去追忆、联想、思考那些与命题有关的有意义的、自己深受感动的事,让学生的作文像一位既充满智慧又充满力量的战士。

五、改进作文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1、可以让评价主体多元化。

要师生、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让自评,互评相结合。

2、评价标准多样化。

作文评价要坚持因人而异、激励为主的原则。

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作文中的闪光点。

3、最后通过教师的评语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这也是教学过程的延续,而评语一定要平等,亲切,以中肯地赏识为主,多多鼓励。

只有建立个性化的评价体系,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写作教学的全过程,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写作激情。

总结:
总之,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自己不断更新观念,充实自我,营造开放,民主,自由的写作环境,更要针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让学生在作文中能大胆地写“我”之见,抒“我”之情,显“我”之趣,实现新课标中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和创新的目。

【参考文献】
[1]崖潇文.浅谈高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12(18).
[2]刘敏.高中作文教学之我见[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1(12).
[2]赖萍梅.高中作文个性化教学方法研究[j].成功,2011(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