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写作课教案

高中语文写作课教案

高中语文写作课教案【教学目的】撷取课本精华,学习写人方法。

借鉴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教会高一学生能够生动形象地描摩人物,会用文字给人画像,避免人物出现公式化、统一化、脸谱化、缺少个性的现象。

【教学思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补充一些名家作品,同时选用一些学生习作,以读引写,以读促写。

让学生在阅读中鉴赏,在鉴赏中品味,学会迁移,从而掌握人物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理论和实践往往是有差距的。

写作方法容易掌握,但实际运用比较困难。

学生作文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是,塑造的人物脸谱化、性格单一。

因此,需要指导学生平时多观察、多积累、多练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课堂导入1.请同学们猜一猜,他是谁?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僧道穿的大领长袍),提一柄九齿钉耙学生们很轻易地猜出这个人是猪八戒。

学生们为什么一下子就猜出是猪八戒?那是因为作者虽然只寥寥数语,却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所以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也应该做到这样。

2.人物描写主要有哪几种方法呢?二、教学过程与步骤(一)人物的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又称外貌描写。

它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衣饰、神态等的描写来揭示性格的一种方法。

肖像描写的注意点:一定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忌公式化、脸谱化。

和学生一起阅读鉴赏几个语段,并分析其作用:例1: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教师提问: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发言:这段肖像描写生动地刻画出祥林嫂遭受苦难后的困苦、麻木,完全变成了一个木偶人。

例2:即使在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他戴着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

教师提问:这段描写好在哪里?学生发言:以上的肖像描写生动刻画出别里科夫落后保守的性格特征。

(二)人物的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就是通过描绘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来刻画性格的一种方法。

语言描写的注意点:必须能显示人物的身份、年龄和个性。

欣赏几个语段:例1:A.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B.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C.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E.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学生讨论分析几个人物性格:学生七嘴八舌后明确:A句主人公比较聪慧,B、D句主人公较率直,C句主人公很谨慎,而E句主人公娇憨无比。

例2:他听说蝌蚪可以变为青蛙,就立刻用荷叶捞来了几只蝌蚪,放在盆子里,瞪大眼睛看它怎么变。

看了一会,蝌蚪还是蝌蚪,就性急地喊道:快变啊!怎么不跳?怎么还长着小尾巴?逗得周围的人全笑了起来。

这是学生习作: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可爱。

(三)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动作描写就是用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性格的一种方法。

动作描写的注意点:要选用最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展现人物性格。

欣赏语段:例1: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下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高中语文作文指导教学案例姜玮大语文论坛教学案例44 倒在当街上。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学生分析:以上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鲁达嫉恶如仇的性格。

例2:雨中,他冲到车前,腾出一只手,掏出钥匙,打开车锁,却发现上车变得困难。

他先用左臂抱紧书包,右手去扶车把,右腿高高抬起也只能从大梁上跨过,右脚踩住了脚蹬,左脚一次一次向后面登地,车走了起来,于是用右手掌握着平衡和方向,左脚用力一跳,屁股向上一抬,终于坐在了座上。

车骑动了,他身子向前俯着,左手把书包紧贴在胸前,书包里的书总算是安全了。

这依旧是学生习作,读来很感亲切:作者用了极其恰当的动词表现了他惜书如命的特点。

(四)人物的心理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的一种方法。

心理描写的注意点:要能充分揭示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教师提示:人物的内心常见的情感有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

心理描写时要能将人物的某种情感细致地表达出来。

阅读鉴赏以下语段:例1: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学生分析:以上的心理描写非常恰当地将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心理描写了出来。

例2: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地得胜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心满意足地得胜走了。

学生分析:以上的心理描写虽然很简洁,但很好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活画了出来。

三、课堂练习学生练笔:材料:一位大学生,在外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母要钱。

信中只有三个字爸:钱。

儿。

要求:以儿子来信了为题,写一个150字左右的片段,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描写这位大学生的父母收到信后的情景。

学生当堂完成,完成后毛遂自荐,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

大家看看议议,指出优缺点。

教师再给出一篇范文:儿子来信了,父亲抚摩着信封,看着熟悉的笔迹,眼前浮现出儿子的面孔。

娃子他可好?城里的日子过得惯不父亲颤抖着打开信,眼睛直直地盯着纸上爸:钱。

儿。

眉头紧锁,一声不吭,仅有的三个字只有一个劲地抽着他的旱烟。

你咋不说话,看起来没完,我看看儿子都说啥了?母亲这时从后院忙完走进屋来。

父亲递过信,头也不抬地蹲在了门槛上,依旧抽着烟。

母亲接过信一看,泪水止不住落下来。

这可咋办,钱,钱,钱,像催命似的,哪有那么多钱啊!母亲又急又心疼儿子,早已不知如何是好了。

父亲无奈地叹了口气,站起来向村东头的万元户老张头家走去。

大家共同阅读鉴赏本文,找出文中的各种描写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几种刻画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

古人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平时大家要细观察、多积累,时时刻刻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动笔,相信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定能写出生动的文章。

同学们回去后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方法,以唉,他(她)呀!为题,完成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教学反思】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评判者,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本节课我充分地信任学生,大胆地放手让他们朗读、分析、讨论。

整节课学生思考积极,发言踊跃,结合投影讲解,课堂气氛很活跃。

2.精心设计,主线分明。

本节课的主旨就是教会高一学生能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会用文字给人画像,避免人物出现公式化、统一化、缺少个性的现象。

本节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补充一些名家作课紧扣主线品,同时选用一些学生习作,以读引写,以读促写。

让学生在阅读中鉴赏,在鉴赏中品味、学习,做到读写结合,写出特色,写出精彩来设计、组织,起承转合,浑然一体。

本节课不作秀,不耍花架子,实实在在,朴实自然,教给学生一些真东西,让学生有所得。

3.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补充一些名家经典作品,同时选用一些学生习作,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并适当作些模仿,让学生知道作文并不难写,不是像同学们平常念叨的那样:作文作文,做得头疼!每个同学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4.当然,写作能力不是靠一节课就能提高的,平时还要督促学生勤练笔。

立意:准确鲜明深刻独到①思想深刻内涵是什么:人类、人性美德,精神家园尊重生命审视历史、现实追求真理、科学②思想深刻内涵方法:语法逻辑一、构建阅读和写作的桥梁: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语文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概括、归纳和对真善美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而这些知识、能力和素养又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前提。

鲁迅曾说:“必须和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写作只有和阅读结合起来,才能获得飞翔的翅膀。

1.利用教材,学习思想。

眼泪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眼泪本身就是一个极富哲学意义的词语。

眼泪对别人来说是一种关怀、鼓励、理解、钟爱友善和分担。

对于自己是一种解脱、拯救、宽容、安慰和发泄与倾诉,当你把真诚的眼泪给予他人时,会展示你的善良和高贵。

人的一生要经历太多的波折。

一切大悲大喜跌宕起伏都被默默地塞进心里,堆积起来。

直到一天,有一只手来挤这块生活的海绵,那淋淋漓漓向下淌的,便是泪水。

泪水承载着生命,一生恍然的记忆,凝练了,变成宝贵的经历,再凝练,便像汗青般从生命坚实的表面渗出来,夺眶而出的何止是眼泪。

泪水所代表的更刻骨铭心的是悲伤。

两行风吹不干的泪,是自哀自怜,是离愁别绪,还是孤独感伤?于是想起了“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伤心。

十年的阴阳两隔,十年的断肠深情。

虽尽力追寻对亡人的回忆,想念与她携手的幸福,但纵然万般想念,斯人已逝,只有凭一帘幽梦再看亡妻对镜梳妆,岁月沧桑的辛酸,时时刻刻的思念涌上心头,千行泪诉不尽无言的悲伤。

……旷达者却没有泪水。

他们曾在心底流泪,但泪痕早已风干。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走在雨中却毫不狼狈,任雨浸湿衣衫也没有乱了脚步。

他看懂了人生的风云变幻,看透人世的浮沉荣辱。

悲、喜、成功、失败,已不再那么重要了。

那也正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屈原的死,彰显了一种在浊世中独清的可能性,尽管在物质的维度上他消亡了,然而在精神和时间的经度上,这种可能性成了确凿的界碑。

换句话说,如果屈原没有死,他的理想即使实现了,我们会听到那震撼人心的回响吗?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几十年的生命宛如一瞬,而他刹那生命的丧失却成了永恒。

屈原的死,并不是给理想和生命关系写上人人适用的注脚,他不断传承的是一种坚持的可能性,一种我们也能拥有的高贵精神特质。

2.内外结合,拓展提升:白居易,我对你说对你感到亲切,只因一句“浔阳江头夜送客”,看到故乡入诗,自然有种自豪感。

也许对你来说浔阳只是一个“终岁不闻丝竹声”的伤心地,但你那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真情的共鸣让那个寂寞小城的寒夜迸发出了人性的温暖光芒,它透过历史的狭间,又照亮了多少天涯沦落人的心房。

对你感到惊叹,作为新乐府运动的接触代表,你的诗总“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你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让“执政者扼腕”,“握军要者切齿”。

你难道不是把诗文化作了控诉社会黑暗的呐喊、扎进国家黑幕的钢针吗?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宽大的同情心令我觉到自己的逃避和冷漠,若诗文真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我便也拿起笔。

你对弱势群体,尤其是女性所怀的人道主义,令人觉不出你是古人。

无论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红颜暗老白发新”的上阳宫女,“钿晕罗衫色似烟”的盼盼,还是“泪失落巾梦不成”的后宫宫人,你无不给予了最深切的同情,“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