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单项选择题(仅选一个答案)1.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A. 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 创新B. 实事求是C. 发展D. 廉洁3.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A. 根本任务B. 优越性C. 根本目的D. 发展动力4. 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B. 实行按劳分配,增强综合国力C. 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增加社会财富D.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5. 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A. 1992年南巡谈话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C. 党的十三大D. 党的十二大6.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 改革开放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增强综合国力D. 发展生产力7.邓小平讲,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A. 科技和教育B. 经济和军事C. 科技和经济D. 资源优势8.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C.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9. 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10.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A.靠自己的发展B.消灭剥削和压迫C.改革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1.“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增强综合国力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12.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左”和右的矛盾13.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达到共同富裕14.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A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生产力高度发达15.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经是( )A革命 B改革 C阶级斗争 D政治运动16.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条件是( )A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B提高劳动者素质 C大力发展生产力 D坚持改革开放二、多项选择题(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1.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划分的两个阶段为()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B.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共产主义阶段2. 在改革中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A.公有制为主体B.共同富裕C.四项基本原则D.改革开放3. 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味着()A. 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B.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 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4.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A.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B. 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C. 目的与手段的统一D.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5.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A. 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B. 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C. 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D. 在目标层次上界定了社会主义本质6. 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A.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B.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C.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实现国富民强的要求D.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E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7.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A. 实现共同富裕B. 不存在两极分化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消灭剥削,消除阶级8. 195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对“四个现代化”的最初表述是( )A.现代化工业、农业B.现代化科技C.现代化交通运输业D.现代化国防9. 实现共同富裕是()A.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内容B. 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C.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D.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10.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A.敌我矛盾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D.人民内部矛盾1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B是党的思想路线问题C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D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E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2.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 )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根本的经验教训 B认清时代主题的需要C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迫切需要解决的普遍性问题D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E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13.社会主义应该是( )A.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B.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C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的社会主义 D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 E优越于资本主义14.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重大区别体现在( )A前者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后者仅在一定阶段和程度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前者的根本特征是公有制,后者的根本特征是私有制C前者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后者已两极分化为目标取向D前者搞计划经济,后者搞市场经济 E前者按劳分配,后者按资分配三、名词解释1.“三个主体,三个补充”2.社会主义本质3.科教兴国战略4.人才强国战略四、辨析题(要求判断正误、说明理由、言之成理)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就是社会主义。
3.发展才是硬道理。
五、简答题1、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2、简述社会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怎样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六、论述题(观点正确、言之成理)1.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3.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4.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七、材料分析题1.“中国改革第一村”现状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以“包产到户”一举成名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进典型。
当年小岗村人因率先在全国打响“大包干”第一炮而震惊世界,江苏长江村在中国改革的长卷中还未找到自己的立锥之地;20余年后,小岗村居然成了长江村的扶贫对象,甚至连新老两代小岗村领导都要为此而亲自奔忙。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
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被判“现行反革命”的风险,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正式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不无巧合的是,仅仅过了一个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1982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正式为包产到户正名。
截至6月底,全国有 86.7%的生产队实行包产(包于)到户。
一年后,中共中央又发布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改革的若干问题的通知》,对四年来的农村改革给予高度评价。
文件决定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撤社建乡。
至此,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5%。
毫无疑问,小岗村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自己光荣的一笔。
资料显示,“大包于”给这小小的村子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1979年10月,小岗村包于到户见成效,粮食总产量6.6万公斤,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
1980年,小岗村产粮 6.95万公斤,1997年增至 38万公斤。
全村年人均纯收人分别由原来的22元增加到 1997年的1300元。
实践证明,大包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小岗村无疑是中国农村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典型标本。
小岗村成名后,几乎每天都要应对各种“场面上的事”。
各种参观访问、采访报道还是让小岗人应接不暇。
很多人一提及土地刚分到户的那几年,语气中不无神往。
粮价高,负担轻。
人人都是一身干劲。
”但是,小岗村自身的条件注定了小岗村很难走得更远。
一位村干部详细分析了小岗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障碍。
第一,小岗村是靠农业起步的,至今还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种粮几近赔本的今天.单纯依赖有限的土地资源很难实现二次飞跃。
第二,村民们普遍有依赖思想,老是想靠政府扶持,这些年来小富即安,没有什么积累,集体经济到现在还是个空架子。
小岗村的衰落与它自身的问题密切相关。
小岗村的整体经济、村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由于受少数人不良倾向的影响,领导班子向心力差,导致了村民人心涣散,以至于小岗村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没有及时有效地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使小岗村的经济始终在低水平上重复……“以前有些村于部工作确实不大实在,尽会搞花架子”一位了解内情的村民介绍说,小岗村一举成名后,各地来村参观访问的人员常年不断,前几任村领导班子在荣誉面前并不是都很清醒,有的村领导见到记者和领导喜欢吹牛,乱放卫星,“明明没有一点企业,有的人就敢在领导面前自己“造企业”。
他展示了一段前几年某位村领导的“吹牛材料”:今年已组建了3个公司,引进7个项目。
这不,与某市新跃华实业有限公司合办的贵金属提炼厂,占地 1500平方米的厂房正在兴建;昨天才拉来80多万元的设备;今年3月份,与某市汇丰公司合作的占地9亩的第一个企业小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首批产品已售出 30万元;某国驻上海领事馆援助X X元兴办的综合养殖中心正在实施;环保产品汽车尾气净化器的两条生产线已经投产……这位村民气愤地说“什么3个公司。
7个项目,连个影子我们也没见过!”小岗人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展之路,虽然还说不清楚究竟该走哪一条路,才能突出重围,但求变、求发展的心情之迫切,却是显而易见的。
甚至他们为走哪条路而发生的争议,也都是为了这个村庄的复兴。
(1)小岗村20世纪末的“黄金岁月”说明了什么?(2)目前小岗村的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3)结合本案例谈谈如何理解“现阶段我国发展生产力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紧迫社”?2.1956年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他还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