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范进中举》精心整理

《范进中举》精心整理


正字音:
1、作 揖 ( yī) 9、 相 公 (xiàng) 17啐(cuì)
2、带 挈 (qiè)
3、行 事 (háng) 5、腆 着 (tiǎn) 6、星 宿 (xiù ) 7、兀 自 (wù ) 8、轩 敞 (xuān)
10、报 帖 ( tiě )
11、避 讳 ( huì ) 13、绾 发 ( wǎn ) 14、桑 梓 ( zǐ ) 15、侥 幸 (jiǎo) 16、攥 紧 ( zuàn )
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对虚伪 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単学 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贫即 施,家产卖尽,直至1754年53岁去逝时,一直过 着清贫的生活。 他出身于仕宦名门,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 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对于如官僚豪 绅、纨绔子弟、举业中人、清客等卑劣的灵魂, 腐朽的生活有较深刻的了解;加上他个人经济地 位的剧变,使他与广大下层人民有较多的接触, 这些成了他创作《儒林外史》的丰富的素材,费 20年心血著成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生动典型,塑造了像 严贡生、匡超人 、周进等形象 如周进,薛家集的老塾师,是个六十多岁的老 童生,常受他人的轻蔑、侮辱。在他别无出路不 得不与商人为伍之时,一见到贡院号板,便满腹 委屈,当着众商人的面,撞头痛哭,遍地打滚, “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听到几个商人要凑 钱为他捐个监生,他就爬在地上磕头:“若得如 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牛变马也要报效!” 他与范进均是大半生穷途潦倒,受尽冷遇和歧视, 最终爬了上去。而且一个喜疯,一个哭死,有异 曲同工之妙。
3,写“老太太慌”“邻居吓了一跳”
“众人拉他不住”等细节有何 作用?
侧面烘托范进的疯态。
天子重英豪,文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1901年,慈禧下令改革科举。考试内容中 加中外政治历史。为了迎合此旨意,有一次考 官出题时把法国的拿破仑塞进去了,因粗略知 道拿破仑与中国的项羽一样是一位以失败而告 终的猛将,便出了一道中外比较试题:《项羽 拿破轮论》。出题的考官赶时髦,可来自全国 的八股考生哪里跟得上?于是赶出了笑话。一 位考生一开笔就写道: 夫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岂有破轮而不能 拿哉?使破轮自修其政,又焉能为项羽所拿者? 拿全轮而不胜,而况于拿破轮也哉?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 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关于科举制度
正式考试--乡试、会试、殿试 ⑴乡试(大比、秋闱):每三年在省城考一次,成绩优 良的员参加,考八股文和试帖诗,及格者称举人,有资 格做官。第一名称解元,第2-10名称亚元。 ⑵会试(礼闱、春闱):乡试后第二年在礼部考,举人 参加,考八股文和试帖诗,及格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 元。会试后一般要复试。 ⑶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参加,考策问,中者皆称进 士。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 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取三名,第一名称状 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人合称三鼎甲。
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
范进
中 举 前
每日小菜饭 乡试无 盘缠 卖鸡换米煮粥 现世宝 尖嘴猴腮 卑微 癞虾蟆 不三不四 邻里无人理会
中 举 后
众乡邻奔走效力 殷勤送礼 才学高 天上星宿 品貌好 贤婿老爷 张乡绅登门拜访百 般拉拢
生活状况 社会地位
对胡屠户的 称呼
岳父
老爹
逆来顺受,甘受屈辱,狡猾,虚伪、圆滑世 性格: 故,一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
作家简介
吴敬梓(1701----1754) ,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 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 讽刺小说家。出生于官僚地主 家庭,曾祖父、祖父、叔祖均 凭科举显达。其父吴霖起为人 正直耿介,不慕荣利,对吴敬 梓颇有影响。 吴敬梓13岁丧母,后随父到 任所,20岁中秀才(此后即屡 举不中),23岁丧父。家族内 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 烈的争斗。
2、“好了!我中了!”有何含义?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描写范进发疯的癫狂丑 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俗话说: “穷秀才,富举人。”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一旦中 举,那就平步青云,荣华富贵滚滚而来。范进中 举前穷困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心中 苦水,身价百倍,富贵荣华,而这些正是范进梦 寐以求的,一旦到手即令他喜极而疯。
范进中举了,变的不只是他和丈 人,还有哪些人?
从这些人的改变中,我们可以从 中领悟到小说所要反映的是怎样的一 种社会现实?
张乡绅:
早已中举,做过知县,是地方上的一霸。 范进中举的当天就来拉拢,送银送房,与范 进称兄道弟。这就表明他急于结交新贵,攀 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以达到巩固和 扩大自己权势和目的。 道貌岸然,老奸巨滑。
称呼 现世宝
烂忠厚没用的人癞虾蟆 想吃天鹅肉不三不四, 就想天鹅屁吃尖嘴猴腮
中举后
称呼
贤婿老爷
对范进 骂 的态度 贺礼
离开范 家的神 态动作

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体面的相貌
一副大肠一瓶酒 横披着衣服,腆着肚子 去了。
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千恩万谢,低着头, 笑迷迷的去了。
对范母 的称呼
老不死的老娘
老太太
清朝科举制度
1. 童试:儒生 初级考试 2. 岁试:秀才(县里每年一次) 3. 科试:举人(资格)(三年一次) 1. 乡试:举人(做官的资格) (三年一次)
正式考试
2. 会试:贡士(次年二月)
3. 殿试:进士(两月后)(直接做官,状元)
介绍与本课有关的小说内容
“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小说描写 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 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 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当花白着 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 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连秀才也 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 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 如此,他才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第 一名秀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
背景: 中秀才,丈人“贺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端: 借盘缠,范进遭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举前 (1-2)
发展: 断炊烟,范进卖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 见喜报,范进发疯;打贵人,丈人趋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 送礼物,张乡绅附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举后 (3-12)
1、小说中重点刻画了哪两个人物? 主要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他们?
2、中举前后,他们都发生了截然 不同的变化,请通过比较他们前后 的不同,从中分析他们的性格品质。
胡屠户形象面面观 胡屠户
中举前
范进发疯
昏厥
疯跑
跌倒
疯走集上
对范进疯态的描写
动作描写:看、念、拍手(3次)、笑(3次)、
跌倒、爬将起来、飞跑。
语言描写:“噫!好了!我中了!”(重复) 神态描写: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外貌描写: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 一身的
水。
运用夸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范进中
举后狂喜的心情和发疯的丑态,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
18斋公(zhāi)
4、长 亲 (zhǎng) 12、赊 欠 ( shē )
19醉醺醺(xūn)
20癞蛤蟆(lài ) 21阎王(yán )
22 嗑(hé)
找出文中的小说三要素:
主要人物:
范进 胡屠夫 张乡绅 老太太等
情节:
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对他不同的态度
环境:
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
理情节,疏结构
一十 朝年 成寒 名窗 天无 下人 知问 。,
吴 敬 梓
茅中

作品简介
《儒林外史》:
它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 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 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 因读乢人称儒生,故“儒林”指 读乢人这个阶层,文章勾画了一群 “儒林”的丑恶形象,通过对他们生 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来反对科举 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中 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 社会习气,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 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 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众乡邻:
嫌贫攀富。 说明封建科举的流毒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 落,从他们身上足见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文章主题:
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 经济地位的变化,着重刻画范进中举癫狂 的丑态及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 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制度对读乢人心灵的荼 毒,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 实和世态的炎凉。
第二层写疯跑。又用了什么描写?
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 描 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 心情。
第三层写跌倒。又用了什么描写?
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端在塘里 的丑态,“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 的水”,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
第四层写疯走集上。又用了什么描写? “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
问题
1、归纳范进喜极而疯的四个过程。 2、“好了!我中了!”有何含义? 3、写“老太太慌”“邻居吓了跳”“众 人拉他不住”等细节有何作用?
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