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常见故障诊断与分析
s
井动液面
泵深 动液面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004年10月 2005年1月 2005年4月 2005年7月 2005年10月 2006年1月
供液不足
结蜡
含水异常: 含水异常 :
1、含水上升是否符合含水上升规律? 、含水上升是否符合含水上升规律? 2、是否注水见效,注入水突进?---加强分注、控制注水。 、是否注水见效,注入水突进? 加强分注 控制注水。 加强分注、 3、是否生产压差过大,边低水突进?---控制生产压差 、是否生产压差过大,边低水突进? 控制生产压差 4、是否套管漏?---水全分析、产液量变化 、是否套管漏? 水全分析 水全分析、 5、是否作业质量不合格?或主出水层未卡住?---重新卡封 、是否作业质量不合格?或主出水层未卡住? 重新卡封
二、注水井诊断与分析
注水井常见故障大部份是井下工具,如封隔器失效、配水器故障、油管刺 注水井常见故障大部份是井下工具,如封隔器失效、配水器故障、 漏及地面仪表故障等。 漏及地面仪表故障等。 1、封隔器失效。封隔器胶皮筒变形或破裂使封器无法密封;配水器弹簧失 、封隔器失效。封隔器胶皮筒变形或破裂使封器无法密封; 灵,管柱未端球与球座不密封或阀上钢球未关严等。 管柱未端球与球座不密封或阀上钢球未关严等。 1.1、第一级封隔器密封性判断。正注时发现套压上升。严重时找开套压阀 、第一级封隔器密封性判断。正注时发现套压上升。 放溢流,如发现溢流量随注入量的变化而变化,说明第一级分离器不密封。 放溢流,如发现溢流量随注入量的变化而变化,说明第一级分离器不密封。
有力的实际依据。 有力的实际依据。
思路和方法
油井产液量 变化 可能存 在原因
地面:计量误差、流程(管线、 地面:计量误差、流程(管线、 分离器、流量计) 分离器、流量计)等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井筒:泵况差、管柱问题、 井筒:泵况差、管柱问题、套 管问题、出砂、结蜡等 管问题、出砂、 地层:注水效果、 地层:注水效果、地层供液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s
高 压 区
相 关 计 算 :
KN
光杆行程=( 光杆行程=(BB1+BC)×减程比 =( )
B1
B
C
活塞冲程= 活塞冲程=BC ×减程比 活塞有效冲程=AD ×减程比 活塞有效冲程= 冲程损失= 冲程损失=BB1/(BB1+BC) ×100% ( )
A
充满系数= 充满系数=AD/BC × 100% 泵效= 泵效=AD/(BB1+BC) × ( ) 100%
s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004年4月
井动液面
泵深 动液面
2004年8月 2004年12月
2005年4月
2005年8月
2005年12月
井采油曲线
KN
30 25 20 15 10 5 0
日产液量
日产油量
含水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月1日 1月12日 1月23日 2月3日 2月15日 2月26日 3月9日 3月20日 3月31日
1.2、多级封隔器密封性判断。第一级以下各级封隔器若有一级不密封,则 、多级封隔器密封性判断。第一级以下各级封隔器若有一级不密封, 油压下降,套压不变,油管注入量上升。如封隔器失效, 油压下降,套压不变,油管注入量上升。如封隔器失效,则封隔器以上层 段吸水指数偏大,下部层段吸水指数偏小,注水量下降。 段吸水指数偏大,下部层段吸水指数偏小,注水量下降。
P杆+P液+P阻
平衡块
几种常见故障的电流的主要变化 上部断脱 抽油杆断脱 中下部断脱 (P杆、P液减小) 上、下行电流增大 (此时电动机作为发电机) 上行减小、下行电流不变或 增大
油管漏或泵漏失
P液减小
上行不变或减小、下行电流不变
结蜡或出砂
P阻增加
上、下行电流增大
憋
压、了解本井基本情况,如产液量、示功图诊断情况、供液情况、出砂、结蜡 、了解本井基本情况,如产液量、示功图诊断情况、供液情况、出砂、 等情况; 等情况; 2、选取合适量程的压力表(2.5、4MPa); 、选取合适量程的压力表( 、 ); 3、高液量井憋压时,防止垫子刺漏; 、高液量井憋压时,防止垫子刺漏; 4、我厂油井采油树一般耐压40MPa以上,故憋压时压力不要太低。一般要 、我厂油井采油树一般耐压 以上, 以上 故憋压时压力不要太低。 求憋到2MPa以上。 以上。 求憋到 以上 5、憋压前要检查井口采油树、闸门,不得有漏失现象,部位油井装有防盗丝 、憋压前要检查井口采油树、闸门,不得有漏失现象, 堵等单流阀,应卸掉后再憋压。 堵等单流阀,应卸掉后再憋压。
分析: 分析:
实际上,油井产液量下降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 实际上,油井产液量下降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并不是单一的 油管、凡尔漏失,可能是多种原因的综合,应通过多种方法综合分析, 油管、凡尔漏失,可能是多种原因的综合,应通过多种方法综合分析, 抓住主要因素。 抓住主要因素。 1、固定凡尔漏 、 2、游动凡尔漏 、 3、油 管 、 漏
地层:可能套损、边低水、注 地层:可能套损、边低水、 入水突进、 入水突进、作业质量不合格等 计量:压力表、水表问题, 计量:压力表、水表问题,计 量不及时, 量不及时,未计量 注水压力、 注水压力、 水量变化 可能存 在原因 井筒:套管坏、水嘴漏、 井筒:套管坏、水嘴漏、分注 失效、闸门、 失效、闸门、流程等原因 地层:单层突进、储层改造后 地层:单层突进、 形成窜流等原因
深井泵工作原理: 深井泵工作原理:
低压区 高压区
油 套 环 空 空
油
高压区
环
套
低压区
:
:
示功图分析:(典型示功图) 示功图分析:(典型示功图) :(典型示功图 示功图
B B1 C
KN
高 压 区
油 套 环 空
低 压 区
A
P1
D P
低 压 区 A: :
油 套 环 空
C: : CD: : D: : P: : P1: : AB: : B: : BB1: :
一、油井诊断与分析
1、油井产液量增加,可能计量问题(重新计量)、工作制度改变、套管问 、油井产液量增加,可能计量问题(重新计量)、工作制度改变、 )、工作制度改变 题(水分析)、作业时卡层失效,高出液层参加生产等,落实后找出原因 水分析)、作业时卡层失效,高出液层参加生产等, )、作业时卡层失效 采取相应措施。 采取相应措施。 2、油井产液量下降,首先落实地面流程、计量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然后 、油井产液量下降,首先落实地面流程、计量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落实地面流程 对井筒、泵况进行分析与诊断;最后从地层方面分析,找出原因。在原因 对井筒、泵况进行分析与诊断;最后从地层方面分析,找出原因。 从地层方面分析 落实后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落实后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取样:取样不标准、 取样:取样不标准、未在规定 地点取样 油井含水变 化 可能存 在原因 化验:技术规程执行不严等 化验: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游梁式抽油的动力装置大多采用三相感应 鼠笼异步电动机作为动力设备。
异步电机在不同转差率范围内,异步电 机处于不同工作状态,主要包括电动机、 发电机和电磁制动。
1、异步电机作为电动机的运行状态 、 转子转速在0<n<n0范围内,转差率在0<s<1范围内时,异步电机运行于 范围内,转差率在 范围内时, 转子转速在 范围内 范围内时 电动状态。此时,异步电机的电磁力矩将克服负载的制动力矩, 电动状态。此时,异步电机的电磁力矩将克服负载的制动力矩,并把从 电网中吸取的电功率转化为轴上的机械功率向负载输出。 电网中吸取的电功率转化为轴上的机械功率向负载输出。 2、异步电机作为发电机的运行状态 、 外部动将异步电机的转子转速拖到高于同步转速n0, 外部动将异步电机的转子转速拖到高于同步转速 ,且转子转向与定子 旋转磁场的转向一致时,异步电机的电磁力矩将改变方向并成为负值, 旋转磁场的转向一致时,异步电机的电磁力矩将改变方向并成为负值, 电机轴功率在电磁感应作用下化为电功率向电网输出, 电机轴功率在电磁感应作用下化为电功率向电网输出,这时异步电机处 于发电机状态。 范围内, 于发电机状态。n0<n<∞范围内,转差率可在 - ∞<s<0 范围内
油 水 井 常 见 故 障 诊 断 与 分 析
目的和意义( 目的和意义 ( 略 )
工作中,经常碰到油水井动态发生异常变化, 工作中,经常碰到油水井动态发生异常变化,如果对其变化原因分析
不清,往往会对生产带来较大的被动, 不清,往往会对生产带来较大的被动,因此对油水井动态变化进行诊断与
分析,对于保持平稳生产、油田合理开发、 分析,对于保持平稳生产、油田合理开发、下步对策等多方面工作提供了
高 压 区
油 套 环 空
KN
低 压 区
B C
低 压 区
A D
油 套 环 空
高 压 区
s
实测示功图分析 KN
5 4 3 2 1 0
井采油曲线
日产液量 日产油量 含水
16 14 12 10 8 6 4 2 0
1月1日 1月8日 1月15日 1月22日 1月29日 2月5日 2月12日 2月19日 2月26日 3月5日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