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共36页文档

第1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共36页文档

6
案例分析
110警察该不该为居民代买早点? 2019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某市110指挥中 心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他是一个工人,因 前一天晚上加班太累,不想起床,但肚子饿了, 指挥中心能否派一辆警车帮他代买早点,并到 家门口。 考虑到公安部曾经许愿:有事找110,有 困难找警察。该市110指挥中心最后还是派警察 帮这位工人买了一份早点。此事经媒体披露后, 市民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份这件事体现出 警察与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也有人说,警察 这样做是不务正业。 请根据公共经济学的知识评析警察的这一行为。
7
本章结束
谢谢!
8
公共经济活动的含义*
1.经济活动的含义:是人类运用社会资源以 尽可能低的成本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各种 具体和抽象物品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各种 活动。
2.公共经济活动的含义:是公共部门运用公 共资源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生产出尽可能 多的各种具体和抽象公共品以满足公共 需要的各种活动。
9
各种具体和抽象物品*
社会边际成本:一种物品的社会边际成本指的是每增加 一个单位该种物品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 值。(MSC)
18
(2)实现条件:以面包为例
本价
(格
元 、 P2
)效
益 和
P*

P1
O
成社 本会 (总 元效 )益
和 社 会 总
0
B E
A
Q1 Q*
MSC C
MSB-MSC=MNB
D MSB
Q2 面包的产量(条)
TSC
Z
TSB
TSB-TSC=TNB
Q*
面包的产量(条)
19
(2) 实现条件 *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 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上的 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 社会边际成本。用公式表示, 即为:MSB=MSC
20
人类已有的资源配置方式*
(1)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在生产力极度低下和不发达的人 类早期的资源配置方式,其特点是自给自足、生产力落后、 生产范围狭小。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下,落后的生产技术 和生产方式大大限制了人们对功利的追求和欲望。
第1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一、公共经济活动的含义 1.经济活动的含义* 2.公共经济活动的含义* 3.建国以来公共经济的发展历史* 4.公共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工
具与所需知识背景*
1
第1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二、资源配置理论 1、资源的稀缺性 :大炮与黄油的矛盾* 2、资源配置的效率* 3、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案例:
四、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及职能
1.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 ①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②矫正外部效应; ③维持有效竞争; ④调节收入分配; ⑤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
4
讨论
案例1:美国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见教材第11-12页)。
案例2:2009年初以来浙江绍兴县开始
对民营企业进行补贴,但条件是这些民 营企业必须接受政府官员的指导。年初 以来绍兴县已向21家大型民企派出了首 批19位政府官员,担任“驻企指导员”。
A
15
0
B
14
1
C
12
2
D
9
3
E
6
F
0
4 5
14
大炮与黄油的矛盾
()


A
万 15 门
B C
12
9
6
G
3
H
D 生产
E
可能 性线
F
1 2 3 4 5 黄油(万吨)
15
大炮与黄油的矛盾*
“大炮与黄油的矛盾”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一些 资源配置问题:
1,生产什么? 生产大炮还是黄油
2,生产多少?
选择与资源配置
11
公共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方法与工具 *
研究的对象: 公共部门或政府的经济活动
研究方法:规范与实证 分析工具:
成本收益 、边际优化分析 知识背景:
微积分、西方经济学一般知识
12
吉尼系数*






I
20
O 20
40
E g=I/(I+H)
H F
人口的百分比13源自大炮与黄油的矛盾大炮(万门) 黄油(万吨)
中国为什么要走市场经济之路?*
2
第1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三、市场失灵 1.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 1)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2)生产者行为分析: P=MPC=MSC 3)消费者行为分析: P=MPB=MSB 帕累托最优状态:P=MPB=MPC=MSB=MSC 2.市场失灵的表现*
3
第1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问题:政府该不该干预经济活动?
5
四、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及职能*
2.公共财政的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对公共物品的资源配
置,此外解决产生外部性的资源配置问题;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稳定经济职能,即应用各种手段调控经济、
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
3,如何生产? 劳动密集型还是技术密集型
*
16
(1)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
帕累托最优状态: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一 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 其他任何人处境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 一人的处境更好。
帕累托效率准则:如果对资源配置进行重 新调整,而使得某人的境况更好,而同时 又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那就说明原有 的资源配置状况不是最佳的,也就是缺乏 效率的,通过调整可能实现帕累托改进。
这里的物品包括可分割的相对独立 的个人需要物品和不可分割的公共需要 的物品。 前者如家用电器、食品、家具等; 后者如国防、安全、教育、交通、卫生、 环境等。 -
10
建国以来公共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1)无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之分的阶段: 1949-1978。中央计划无所不包,计划财政无所 不在,整个社会是一个大作坊;
17
(2)实现条件:几个概念
社会总效益:一种物品的社会总效益是指人们从消费一 定量的该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TSB)
社会总成本:一种物品的社会总成本指的是为生产一定 量的物品所需要消耗的全部资源的价值。(TSC)
社会边际效益:一种物品的社会边际效益,则是指人们 对该种物品的消费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MSB)
(2)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制度,即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来 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用我们所举的例子 就是大炮与黄油哪一种产品的价格高就生产哪一种,用什 么方法生产价格低就用什么方法生产,谁在生产中作出的 贡献大谁得到的产品多。资源的充分利用依靠价格的调节 与刺激来实现。(无形之手)
(2)公共经济初显轮廓阶段:1979-1993。 中央对地方和企业放权让利:80年的分灶吃饭、 83年利改税、85年拨改贷、农村经济市场化;
(3)公共经济不断走向成熟阶段:1994年以 来。1994年分税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2019年开始的政府机构改革(把政府职能转变切 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