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古典的上古时代一、单项选择题:1、古希腊美学思想是同()一起产生的。
A.古典艺术B.古典文学C.自然哲学2、()是完全的社会学观点的代表。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3、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观点是()A.美在和谐B.模仿自然C.美即功用4、自然美学观点认为()A.模仿自然B.美在和谐C.美即功用5、伦理美学观点认为()A.美在和谐B.模仿自然C.美即功用6、希腊哲学的第一个学派是()A.米李都学派B.意大利南部地区的哲学C.坚持和发展米利都学派的唯物论和辩正法7、把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提到唯物论认识论的高度,并强调艺术家在模仿过程中的主体性的是()A.拉图B.德谟克里特C.赫拉克利特8、《理想国》和《法律篇》的作者是()A.苏格拉底B.毕达哥拉斯C.柏拉图9、《诗学》的作者是()A.休谟B.贺拉斯C.亚里士多德10、贺拉斯在文论上的著作是(),,这原是给罗马贵族皮索父子的一封信。
A.《诗艺》B.《建筑十书》C.《诗学》11、标志着崇高从修辞学范围进入美学范畴贺一个新的美学范畴诞生的是()A.朗吉弩斯的《论崇高》B.贺拉斯的《诗艺》C.柏拉图的《理想国》12、西方美学思想的两大源头是()A.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第二部分信仰的中古时代和发现的近古时代一、单项选择题1、()在《论美与适宜》一书中区分了美与适宜。
A.阿伯拉尔B.圣奥古斯丁C.托马斯.阿奎那D.但丁2、但丁最重要的文论著作是()。
A.《论俗语》B.《神曲》C.《新生》D.《论美与适宜》3、文艺复兴是从( )开始的。
A.意大利的佛罗伦萨B.英国的伦敦C.丹麦的哥本哈根D.意大利的米兰4、( 3 )开了意大利文学复兴的先河。
A.彼特拉克B.薄伽丘C.但丁D.马丁.路德5、1370—1450年是文艺复兴的(2),是文艺全面繁荣的时期。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6、文艺复兴时期诗学的特点是()A.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结合 B热衷柏拉图C.崇拜亚里士多德D.艺术模仿自然7、“三一律”是由()提出的。
A.亚里士多德B.贺拉斯C.16世纪《诗学》的意大利注释家D.薄伽丘8、14世纪被称为“诗圣”的人是()A.但丁B.彼特拉克C.薄伽丘D. 布克哈特9、《十日谈》的作者是()A.但丁B.彼特拉克C.布克哈特D.薄伽丘10、()曾称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A.马克思B.恩格斯C.莎士比亚D.但丁11、阿伯拉尔的()是活学活用一切推论中无可争议的指导着辩证法的典范,从而赢得“辩证法骑士”的称号。
A.《是与否》B.《方法论》C.《逻辑学初段》D.《伦理学,或自我认识》第三部分理性的17世纪和启蒙的18世纪一、单项选择题1、“巴洛克”风格最早出现在()领域。
A.建筑 B音乐 C.绘画 D.文学2、率先运用了“三一律”的是()A.法国剧作家迈雷B.法国批评家勒.波苏C.多比纳克神父D.笛卡尔3、法国古典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是()A.笛卡尔B.布瓦洛C.马莱伯D.夏普兰4、()是英国最大的古典主义者,也是英国文艺评论之父,A.蒲伯B.德莱顿C.考克试D.霍布斯5、()是继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之后,欧洲又一次大规模的文化思想运动。
A.启蒙运动B.地理大发现C.“光荣革命”D.王朝复辟6、卢梭在文艺上的最大贡献,在于他()。
A.“浪漫主义之父”B. 静寂主义C.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D.儿童中心论7、《爱弥儿》的作者是()A.拉哈伯B.狄德罗C.卢梭D.伏尔泰8、“美在关系说”的提出者是()A.拉哈伯B.狄德罗C.卢梭D.伏尔泰9、法国古典主义的集大成者布瓦洛用诗体写成的()成为古典主义的法典。
A.《论批评》B.《诗的艺术》C.《诗艺》D.《诗学》10、蒲伯的诗体论著()是一部总结性的集大成的论著,它表明古代主义在英国站稳了脚跟。
A.《论批评》B.《诗的艺术》C.《诗艺》D.《诗学》11、()于1795年写了《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标志着他从观念转向现实,从自由的化身与自然的化身的对立转向二者的结合。
A.席勒B.康德C.费希林D.谢林第四部分思想体系的19世纪一、单项选择题1、《诗与真》是()的自传。
A.黑格尔B.歌德C.卡莱尔D.莱辛2、“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是()的话。
A.黑格尔B.歌德C.卡莱尔D.莱辛3、赫尔岑在反对俄国专制农奴制度的斗争中,确立和发展了()A.唯物主义美学观、现实主义文艺观。
B.唯心主义美学观、浪漫主义文艺观。
C.唯物主义文艺观、现实主义美学观。
D.唯美主义美学观,现实主义文艺观。
4、“美是生活”这个唯物主义命题是()提出的。
A.别林斯基B.赫尔岑C.车尔尼雪夫斯基D.卡莱尔5、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分,最早来自于()A.席勒的感伤的诗和素朴的诗B.施莱格尔兄弟定义的浪漫诗和古典诗。
C.司汤达D.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6、浪漫主义的理论最早从()开始。
A法国 B英国 C 德国 D 意大利7、作为文学的一个专门术语,现实主义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的剧作家(1 )的理论著作中。
A.席勒B.歌德C.卡莱尔D.莱辛8、自然主义又被称作()。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颓废浪漫主义D.黑色现实主义9、()真正开了自然主义的先河,是从现实主义转向自然主义的关键人物。
A.莫泊桑B.巴尔扎克C.福楼拜D.左拉10、“艺术=直觉=表现=想象=幻想=美”是()的文艺美学理论体系。
A.尼采 B克罗齐 C.柏格森 D.叔本华第五部分分析的20世纪一、单项选择题1、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是()A.荣格B.弗洛伊德.C.卢卡契D.尼采2、精神分析学体系的核心和支柱是 ( )A.潜意识和性本能B.潜意识C.性本能D.俄狄浦斯情结3、“文化霸权”是()提出的。
A.荣格B.葛兰西C.卢卡契D.阿多诺4、()产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它是当今西方世界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
A.法兰克福学派B.法兰西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柏林学派5、萨特美学思想的出发点是他的(),A.存在主义B.本质先于存在C.文学是语言的艺术D.想象是文学创作的基础6、形式主义文学思潮是19世纪()国文艺界的先锋派。
A.法国B.俄国C.德国D.奥地利7、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和论证了形式主义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是()A.存在先于本质B.文学的自主性C.文学的科学性D.“陌生化”原则。
8、()是结构主义的直接源头。
A.存在主义B.形式主义C.浪漫主义D.现实主义9、结构主义是()以后在人文科学的某些领域,如语言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文艺学等学科中盛行起来的一种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新方法,新观念。
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10、()认为每门学科、每件事物都存在一个内在地体系,这个体系是由组成事物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成的完整的整体,在这个体系里能够找出解释自己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系统自己的结构。
A.形式主义B.现实主义C.存在主义D.结构主义一、名词解释1. 郎吉弩斯的《论崇高》2. 三一律3. 黑格尔的情境·情节·情致4. 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原则5. 阿多诺的否定的美学6.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7. 莱辛的诗画界限论8. 黑格尔的情境·情节·情致9.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10. 象征主义的理论主张11. 尼采的日神、酒神论12. 穆卡洛夫斯基的“主体的移心化”二、简答题1. 简述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简述康德对艺术的分析。
3. 简述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主张。
4. 简述叔本华的美学思想。
5. 简述文艺复兴。
6. 简述夏夫兹伯里关于美的思想。
7. 简述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主张。
8. 简述萨特美学思想的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巴尔扎克现实主义文学思想述评。
2. “法兰克福学派”述评。
3. 康德美学思想述评。
4. 马尔库塞的“造反的美学”思想述评。
5、论述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学的贡献。
《西方文论选读》单元测试题答案第一部分古典的上古时代一、单项选择题1-5 C B A B C 6-12 A B C C A A A第二部分信仰的中古时代和发现的近古时代一、单项选择题1-5 B A A C B 6-11 A C B D B A第三部分理性的17世纪和启蒙的18世纪一、单项选择题1-5 C A B B A 6-11 A C B B A A第四部分思想体系的19世纪一、单项选择题1-5 B B A C A 6-10 C A D C B第五部分分析的20世纪一、单项选择题1-5 B A B A A 6-10 B D B B D二、名词解释1.朗吉弩斯的《论崇高》《论崇高》侧重与内在灵魂的涵养提高,重视作家的心智;列举崇高的五个来源;这五个来源的关系;《论崇高》还提出了美的范畴问题;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标志着一个新的美学范畴的诞生。
2.三一律所谓“三一律”,指行动的单一性、时间的单一性和空间的单一性,它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中,是作家必须遵守的铁律,来自16世纪《诗学》的意大利注释家之手。
卡斯特尔维屈罗认为只有单一的空间与单一的时间和行动相适应,才能使观众信服。
三一律对此后的戏剧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3.黑格尔的情境·情节·情致为了实现艺术美的理想,黑格尔探讨了文艺创作的具体问题,如人物、环境、冲突等问题,并且提出和论述了情境、情节、情致这样一些重要概念。
分别介绍情境、情节、情致。
4.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原则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和论证了形式主义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陌生化”原则。
所谓“陌生化”,是针对习惯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潜意识化而言的,是对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习焉不察的感知方式的一种反作用,目的是加强印象,把熟视无睹的东西凸现出来,用新的陌生的世界代替潜意识化了的世界。
陌生化属于文本的范围,而且重点不是文本的意义,而是它的形式,涉及的对象主要是诗歌。
5.阿多诺的否定的美学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美学思想大体上可以用“否定的美学”来加以概括,其主要观点主要有:1.反艺术。
反艺术就是否定的艺术,是用“反其道而行之”的艺术手法,或曰反讽手法,对资本主义社会主流艺术的否定;从正面讲,就是艺术通过自我否定来改头换面从而确立自身新的坐标。
2.文化工业。
这指的是在工业资本主义这个“管理化的社会”里,从流行艺术中自发产生出来的大众文化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