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脊【来源】为蚌壳蕨科金毛狗脊的根【采收加工】趁鲜切片晒干,为“生狗脊片”;或沸水蒸煮后,晒至六、七成干再切片晒干,为“熟狗脊片”。
根茎呈不规则长块状;表面深棕色, 被金黄色茸毛;断面有一圈凸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
根茎横切面:①表皮细胞外被非腺毛;②厚壁细胞10~20列;③双韧管状中柱,木质部由管胞组成,其内外均有韧皮部及内皮层;④薄壁细胞含黄棕色物或淀粉粒绵马贯众【来源】为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带叶柄残基的根茎。
【产地】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呈稍弯曲倒圆锥形,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
•表面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
•叶柄残基或根茎的断面呈棕色或深绿色,有黄白色小点(分体中柱)5~13个,排列成环。
•气特殊,味初微涩,渐苦而辛。
叶柄基部横切面:①表皮细胞1列。
②厚壁细胞数列③基本组织中有分体中柱5~13个,环列。
每一分体中柱具周韧维管束,外有内皮层。
④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及棕色物质。
细胞间有间隙腺毛。
•根茎含多种绵马酸类;鞣质、挥发油、树脂等。
(1)紫萁贯众•叶柄残基呈扁圆柱形,两边具耳状翅,翅易脱落;•断面多中空,可见“U”字形中柱。
无细胞间隙腺毛•(2)狗脊贯众•叶柄基部断面呈半圆形,单芽狗脊蕨有分体中柱5~8个,狗脊蕨分体中柱2~4个,无间隙腺毛。
(3)荚果蕨贯众•叶柄残基呈扁圆柱形,有纵向纹理,断面分体中柱2个,呈“八”字形排列。
大黄掌叶大黄主产于甘、青、藏、川等地,多为栽培。
唐古特大黄主产于青、甘、藏、川等地,野生或栽培。
药用大黄主产于川、贵、云、鄂、陕等省,栽培或野生。
前2种习称“北大黄”,后者习称“南大黄”。
商品中以掌叶大黄产量大,唐古特大黄次之,药用大黄较少。
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物,在秋季上冻之前或春季大黄未发芽前采挖,除去泥土,切去茎或细根,刮去粗皮,横切成段或片,纵切成瓣,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进行干燥。
晒黄—晒后发汗,再晒,反复进行至干。
炕黄—微火炕成5至6成干,发汗,凉干。
阴黄—切片后用绳子穿起,挂在屋檐下通风处阴干。
类圆柱形、圆锥形、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白色网状纹理,或放射状纹理的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折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
根茎横切面髓部较宽,其中可见星点,形成层环明显。
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韧皮部宽广,粘液腔外大内小▪木质部导管非木化▪髓部宽广,有内韧式的异型维管束;根无髓部,无异型维管束▪薄壁组织中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大型簇晶,棱角大多短钝,也有较长尖。
J淀粉粒,脐点大多呈星状,也有点状、三叉状或裂缝状;复粒。
J大型网纹导管,非木化微量升华:本品粉末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可见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加碱显红色。
(蒽醌类成分)荧光鉴别:▪药材新鲜断面于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浓棕色荧光。
▪粉末的稀乙醇(40%)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稀乙醇扩散后呈黄色或淡棕色环,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棕色或棕红色荧光,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
检查羟基蒽醌衍生物:▪粉末用稀盐酸与乙醚提取,分取乙醚层,加碳酸氢钠试液,碱液层显红色。
土大黄苷取本品粉末甲醇浸液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不得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
何首乌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
表面红棕色,两端各具有一个明显的根痕,露出纤维状维管束。
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
切断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异常维管束),中央形成层环明显,有的有木心。
气微,味微苦涩。
块根横切面:①木栓层,含红棕色物质。
②在木栓层的内方和韧皮部的外侧有异常维管束,呈单个维管束或复合维管束,均为外韧型。
③中央维管束形成层成环状,导管稀少,有管胞及少数木纤维,中心为初生木质部。
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白首乌:是何首乌的地区品种之一,在山东、江苏有叫长的使用历史。
商品为萝藦科植物牛皮消、隔山消等的块根。
伪品▪毛脉蓼:药材称“朱砂七”为中药黄药子品种之一。
▪翼蓼:药材称“红药子”以上两种在甘肃部分地区混作何首乌,并当何首乌种植,应注意区别。
两者均为不规则团块,断面皮部无“云锦花纹”,髓部有异常维管束。
红药子呈紫褐色至深红色。
怀牛膝呈细长圆柱形,表面灰黄色。
质硬脆,易折断,断面角质样,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数轮同心环2-4轮。
木栓层为数列细胞。
②异常维管束排列成2~4轮。
③中央正常维管束,初生木质部多为二原型。
④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1)横切面紫外光灯(365nm)下显淡蓝色荧光。
(2)水浸液用力振摇呈持久性泡沫。
(3)粉末+ 冰醋酸及浓硫酸显紫红色。
川牛膝根呈圆柱形,微扭曲。
表面棕黄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及侧根痕,可见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质坚韧,不易折断;切断面有多数淡黄色小点,排列成4~11轮同心环。
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
②异常维管束排列成4-11轮。
③中央维管束,常分成2-9股。
④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商陆圆锥形,有多数分枝。
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有明显的横向皮孔及纵沟纹断面浅黄棕色或黄白色,带粉性,大部隆起成多数同心性环状(罗盘纹)。
气微;味稍甜后微苦,久嚼麻舌。
①木栓层为5~8列棕黄色木栓细胞,②栓内层较窄;③维管组织为三生构造,有数层同心性的形成层环④薄壁细胞,草酸钙针晶束、棱晶、簇晶。
银柴胡圆柱形。
头部有多数茎的残基,呈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盘”。
表面浅黄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常向左扭转,细根断痕,呈凹陷的棕色小点状,习称“砂眼”。
质脆,折断面不平整,射线乳白色,与黄白色木质部束形成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淡、略甜。
①木栓层②韧皮部较狭窄③大量砂晶。
太子参石竹科。
孩儿参别名:太子参(江西、陕西),童参、四叶参、四叶菜(山东),米参(湖北)。
纺锤形、长条形表面黄白色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角质样。
或类白色粉性。
气微、味甘横切片:①木栓层②皮层薄;③形成层成环;④木质部导管稀疏,出生木质部2-4原型;⑤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
川乌【来源】毛茛科乌头的母根(主根)1.呈圆锥形,中部多向一侧膨大,2.顶端有残存的茎基。
3.表面有瘤状侧根及子根脱落的痕迹。
4.断面可见多角形形成层的环纹。
5.气微,味辛辣而麻舌横切片:①后生皮层②皮层偶可见石细胞,内皮层不甚明显;③形成层类多角形,其内外偶有1至数个异型维管束;④木质部导管多列,径向或略呈“V”字形排列;⑤髓部明显。
粉末:1.淀粉粒;2.石细胞类长方形、类方形或一边斜尖;3.后生皮层细胞棕色,有的壁呈瘤状突入细胞腔;4.导管主为具缘纹孔,穿孔位于端壁或侧壁,有的粗短拐曲或纵横相连主要为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草乌毛茛科北乌头的块根1.不规则长圆锥形。
2. 顶端常有残茎和少数不定根残基。
3.表面灰褐色,皱缩,有纵皱纹纵纹和数个瘤突状侧根(钉角)。
4.断面灰白色,形成层环纹多角形,髓部较大或中空。
5.味辛辣、麻舌。
附子6月下旬(夏至)至7月初(小暑),挖取子根,除去泥土、须根, 称为泥附子, 再按不同的规格要求, 进行如下加工:盐附子: 浸入胆巴, 主为氯化镁及盐(食盐)的混合液中, 每日取出晾晒, 并逐渐延长晾晒时间, 直到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质地变硬时为止。
黑附片: 浸入胆巴溶液中,浸泡数日, 再连同胆巴液加热煮数分钟至透心, 取出后以清水漂洗, 纵切成约5mm的薄片,加黄糖及菜油制成调色剂, 使染成浓茶色, 取出蒸至现油面光泽时, 口尝不麻舌,炕半干后再晒干。
白芍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产地】浙江、安徽、四川(栽培)【采收加工】夏秋,煮至透心去皮或去皮后煮晒干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2.表面类白或淡红棕色,光滑,可见横向突起皮孔3.质坚实,不易折断。
4.断面:类白或微带棕红色,角质样,形成层环明显,木部有放射状纹理。
5.气微,味微苦,酸质硬色白菊花心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呈放射状,似菊花心。
横切片:1.木栓细胞:偶有残留2.皮层:偶有残留3、韧皮部: 薄壁细胞,环列4.形成层:微波状弯曲5.木质部:导管群放射状排列6.木射线:宽窄不一黄连<神农本草经>上品【来源】毛茛科的干燥根茎黄连:味连三角叶黄连:雅连云连:云连【采收加工】去须根味连:多分枝,集聚成簇,弯曲,形如鸡爪.雅连:多单枝,略成圆柱形,微弯曲,单枝似蚕.云连:多单枝,弯曲成钩状,细小2、大小味连:长3-6c m,直径0.3-0.8m m雅连:长4-8c m,直径0.5-1.0m m云连:长2-5c m,直径2.0-4.0m m3.表面:味连:灰黄或黄褐色,过桥短.表面粗糙,有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雅连:过桥长,顶端有少许残基云连:棕黄或暗黄,过桥短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4.质地:硬5.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放射状排列,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髓部:有的中空6.气微,味极苦黄连:形如鸡爪,过桥短雅连:单枝似蚕,过桥长云连:钩状细小,过桥短味极苦。
防己横切面1.木栓细胞:多除去2.皮层:有石细胞3.韧皮部:宽4.形成层:成环5.木质部:大,导管稀疏呈放射状。
射线宽,有木纤维7.薄壁细胞:淀粉粒细小杆状(柱)草酸钙结晶延胡索放入开水中略煮3~6分钟至块茎内部中心有芝麻样小白点时为度,立即捞起晒干。
元胡(延胡索) -主产于浙江东阳、粉末:绿黄色。
①薄壁细胞中含糊化的淀粉团块。
②皮层厚壁细胞长条形,壁木化、稍厚,具细密纹孔。
③石细胞类多角形、长圆形或长多角形。
④导管多为螺纹,少数网纹。
延胡索乙素为主要镇痛、镇静成分。
紫外光灯下---显亮黄色荧光板蓝根十字花科菘蓝根1.圆柱形,稍扭曲。
2. 表面灰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
3. 根头部略膨大,可见轮状排列的暗绿色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
4. 质略软而实、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金井玉栏”。
甘草<神农本草经>上品【来源】豆科植物的干燥根及根茎。
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将外面栓皮削去者,称为粉甘草。
生用或蜜炙用。
【采收加工】春、秋1.形状:圆柱形2.表面:红棕色,纵皱纹,皮孔等3.质地:坚实而重4.断面: 纤维性,粉性,具明显的形成层环纹,放射状纹理,有裂隙.5.气微,味甜而特殊1.木栓细胞:红棕色2. 纤维、晶鞘纤维2. 草酸钙方晶:30微米3.导管:具缘纹孔,4.淀粉粒。
晶鞘纤维: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黄芪【来源】豆科植物的干燥根。
蒙古黄芪 膜荚黄芪主产于山西,黑龙江等地。
此外,吉林、甘肃、河北、陕西、辽宁等亦产。
质量以栽培的蒙古黄芪为好,销全国并大量出口;野生的膜荚黄芪一般质量稍次,常自产自销。
形状:园柱形。
2.表面:灰黄,有纵皱纹皮孔栓皮易脱落,可见黄白皮3.质地:硬而韧,不易折断4.断面:纤维性强,粉性皮部黄白,木部淡黄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菊花心)5.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表面灰黄断面黄白菊花心•纤维性味微甜嚼有豆腥气韧皮部:纤维束与筛管群交替排列近栓内层可见石细胞及纵向管状木栓组织1.纤维:断端纵裂成帚状(膜荚黄芪断端较平截)2.导管甚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