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专题复习ppt课件(自制)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专题复习ppt课件(自制)

1、理论上: • 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
不同性状的基因可以 重新组合(即基因重 组),从而导致后代发生变异。
这是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例2、比如说,一种具有20对等位基因(这 20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 20对同源染色体上) 的生物进行杂交时,F1可能出现的结合方 式就有_____2_2_0x__2_20___种。
1
总结:
从应试的角度——基因分离定律需 记住2个比例,会写4个遗传图解:
(1)2个比例:①F2的分离比 3:1 ②测交后代比 1:1
(2)4个遗传图解:
①杂交DD×dd
②杂合体自交Dd×Dd
③测交Dd×dd
④杂交Dd×DD
假说—演绎法
科学实验——发现事实 大胆猜测——提出假设 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反复实验——揭示规律
Yy Rr
1 2 34
复制
Y Yy y R Rr r

Y Yy y
Y Yy y
R Rr r
r rR R
Y Yy y
Y Yy y
R Rr r
r rR R
减数第一次分裂
YY
yy
YY
RR
rr
减数第二次分裂
Y
Y
y
y
rr
Y
Y
R
R
r
r
r
r
yy RR
y
y
R
R
B
B
b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 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遗传病 提供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的理论依据
例3、 一个患并指症(由显性基因S控制)而 没有患白化病的父亲与一个外观正常的母 亲婚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a 控制),但没有患并指症的孩子。
实验与探究能力 (新课标)
(3)具有对 一些生物学问 题进行初步探 究的能力,包 括运用观察、 试验与调查, 假说演绎、建 立模型与系统 分析等科学研 究方法。
孟德尔在完成了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 的研究后,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 而是进一步探索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他在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基础上,又揭 示出了遗传的第二个基本规律——基因的 自由组合定律。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重组)
(三)测交
配子 YR
yy rr
Yr y r
yr
测交 后代
比例: rr
:1
• 测交试验结果
表现型
项目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实际
F1作 母本
31
27
26
26
子粒 数
F1作 父本
24
22
25
26
不同性状的数 量比
1 :1 : 1 : 1
(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表示,隐性性状用
F1
隐性基因(yyrr)
黄色圆粒
表示。
F1
F1配子 YR
YR
F2
Yr yr
Yr
yy RR
yy Rr
结合方式有16种 基因型9种 表现型4种
yr
9黄圆:1YYRR
2YyRR
yy
2YYRr
Rr
4 YyRr
3黄皱:1YYrr
2 Yyrr
3绿圆:1yyRR
yy
2yyRr
rr 1绿皱:1yyrr
分析 (1)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杂交,
F2出现四种表现型的比例?其中双隐 性纯合体所占比例是?
9:3:3:1; 1/16 (2)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 1/4
(3)F2中黄色皱粒所占比例?在黄色皱粒中 能稳定遗传个体的比例? 3/16, 1/3
(4) 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 3/8
(5)F2中出现重组类型的原因?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
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
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
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
合。
同源染色体 1与2 3与4
Yy
非同源染色体 1与3,1与4, 2与3,2与4
Rr
Y与y
12
等位基因 R与r
34
非等位基因
Y与R,Y与r, y与R,y与r
合子杂交,F2中出现的性状重组类型个体占
总数的( )。
B
A.3/8
B.3/8或5/8
C.5/8
D.1/16
解析:若P AABB×aabb 若P AAbb×aaBB
F1
AaBb
F2重组类型 9+1 16
F2 A_B_ A_bb aaB_ aabb 9 : 3 :3 :1
重组类型
16
(五)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Yy Rr
1 2 34
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 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减数 分裂
Y RY r
y Ry r
1 :1 :1 :1
基因组合定律的实质
②在进行减数 分裂形成配子 的过程中,同 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彼此 分离,同时非 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例1、按自由组合定律,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纯
皱粒种子 101+32=133
绿色皱粒
32
3 1
黄色种子 315+101=416 粒色
3
绿色种子 108+32=140 1
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p
yy rr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减数分裂
两对相对性状
配子
YR
y r 受两对等位基
受精
因的控制,
显性性状用显
性基因(YYRR)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专题复习
新浪博客:/u/1686638063
Ⅰ思维导图:
两对相对性状 的遗传试验
孟德尔获得 成功的原因
对自由组合 现象的解释
基因自由 组合定律
对自由组合现 象解释的验证
基因自由组合 定律的实质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在实践中的应用
正交
♀♂ P
反交
♂♀
F1
基因型的比: 1 :
2
表现型的比:
高茎 3
:1 : 矮茎 1
4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成
测交
配子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高茎
矮茎
Dd
dd
D
d
d
测交后代 的比例直 接反映了 F1产生的 配子的比 例
测交后代 Dd
高 1
dd
矮 :1
64棵后代中, 高茎30棵, 矮茎34棵, 分离比接近1:
复习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P
(亲本)

×
(杂交)

F1
(子一代)

×
(自交)
F2
(子二代)
1064=787:277 高



孟 德 尔: 对 分 离 现 象 的 解 释
高茎
矮茎
P DD × dd
(减数分裂)
配子 D
d
(受精)
F1
Dd
高茎
高茎
高茎
F1
Dd × Dd
配子
D d Dd
F2
DD Dd Dd dd
自由组合定律

p
一) 两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的 F2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传 试
315 108 101 32
验 比例:9 : 3 : 3 : 1
F2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315 108 101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
圆粒种子 315+108=423 粒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