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班级管理
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
二、班级管理
概念: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 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 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 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的功能: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功能)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基本功能)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重要功能)
教育学重点回顾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两个概念:教育、教育学 2、两个产生:教育的产生与学校的产生 3、正规教育(制度化教育) 4、古代中国、外国教育学校 5、文艺复兴后的教育:三性(人性、理性、个性)平 等;近代教育:19世纪,教育公立化、世俗化、义务 化 6、20世纪后的教育特点:全(全民)民(民主)多 (多元)宗(终向)教(教育现代化) 7、孔子、墨子、老子、学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 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赫尔巴特、洛克、 杜威、凯洛夫
重点掌 握,09 一、常规管理 年简答 班级的规章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教育 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制度;二 是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 制度;三是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
二、平行管理
08,10 年选择
一、班集体的教育价值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四节、班集体的形成
二、班集体形成与培养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建立班集体的政党秩序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1)内容:学生个人;学生群体关系;学习和生活环境 2)方法:阅读材料、调查访问、行为观察
组织与培养班集体(前述)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2)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3)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典型题目解读
第十讲 班级管理
赵峻岩 副教授、博士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
一、班级
09年填 空
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 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班级的发展: 17世纪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理论论证 19世纪 英国导生制: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水平 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的儿童系统性的开设科 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并且除教师外, 还配备“导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 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与管理。 1862年,中国京师同文馆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
教育学重点回顾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的关系(答 题模式:决定、反作用、相对独立性) 2、人力资本论 3、什么是网络教育,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 比较:四个方面比较(等级、标准、年龄、 时空) 4、校园文化(物质文化、组织与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教育学重点回顾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发展
第五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06年简答题
06年填空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职权影响力、 个性影响力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权威型、民主型、 放任型 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第五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2010年 论述题
选择题
1、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
A、民主管理 C、平等管理 B、目标管理 D、常规管理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领导力,二是()。
A、年龄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典型题目解读
选择题
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权威型、放任型和()
四、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德 鲁克 提出的,其理论核心是他控 式管理转变为自控制式管理。
第三节、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 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 断型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 管理的程序较低
第三节、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外铄、多种 因素相互作用论)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 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注意 关键期理论。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五大因素:遗传、环 境、成熟、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主观能 动性是决定因素。
教育学重点回顾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意义(导向、激励、评价) 2、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的关系: 3、制定教育目依据:外在社 会,内在学生身心发展 4、我国的教育目的 与马克思义全面发展学说 5、为什么要推进素质教育? 怎样推进(全体、全面、个性、创新)
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通过对个人的 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
马卡连柯认为,全部教育过程应该是在 “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 的原则下进行 理论来源:马卡连 柯的“平行影响” 教育思想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三、民主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 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极管理 的一种管理方式。
教育学重点回顾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1、传统的学生观(不成熟、依附)以应如何改 变?(观念层面:学生的主体地位;制度层面: 保障学生权利) 2、学生的权利(人身权、受教育权)、义务 (遵守……学习)体现在哪些方面? 3、教育职业专业化的条件:学科素养与教育专 业素养 4、好老师坏老师:态度要好、学问要好、方法 要好 5、师生关系: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民 主平等、道德上的相互促进
A、专政型 C、民主型 B、指导型 D、溺爱型
4、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 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叫做 ()。
A、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B、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典型题目解读
填空题 1、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权威型、___、放任型。 2、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___、平行管理、 ---和目标管理。 3、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级组织的 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的___
教育学重点回顾
第六章 课程
1、课程类型中分类标准:制定者、任务、功能、 阶段、核心 2、制约课程的因素:社会、知识、儿童 3、课程目标的依据:学生、社会、学科 4、教科书的作用:学生、老师、本学科、他学科 5、教科书编写原则:学生、学科、社会 6、课程实施的结构(要考虑的七方面问题) 7、课程评价的三种模式
教育学重点回顾
第七章 教学(上)
1、教学的意义(作用):社会再生产、个人再生产、教育 的基本途径 2、教学的任务:德知体美个性 3、教育学家对教学过程的论述:孔子、孟子、夸美纽斯、 赫尔巴特、凯洛夫 4、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间接、交往、教育、有领 导) 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两结合(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两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知 情意) 7、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内容要科学、过程要科学、参 与意识、个性品质 8、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充分挥教师主导、充分 发挥学生主体、两者平等民主友好关系) 9、我国中学教育原则:直起贡生衣领
典型题目解读
简答题: 1、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应抓好哪几方面 的工作?P180-181 2、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是 什么?P176-178 论述题:
林老师今年接了一个班,他应该如何带领同 学们组建这个班的班集体。P180-181
本章考点分析
1、本章考试所占比重较小,主要集 中在选择与填空题,偶尔会出论述题。 2、本章的重点内容: 班级管理模式(几乎每年必 考!!) 班级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如果本章出 论述题,一定是这个题!!)
教育学重点回顾
第八章 教学(下)
1、备课三件事:备学生、备教材、定计划 2、上好课的基本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 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 3、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 4、班级授课制 5、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 灵活性)
教育学重点回顾
第九章 德育 1、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2、德育内容的依据 3、学校德育内容:思想、政治、道德、心理 4、德育过程的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等诸因素在其 活动与交往中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长期与反复的 转化。 5、中学德育原则: 6、德育模式: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第四节、班集体的形成
一、班集体的教育价值
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08年填空题
明确的目标 一定的组织结构 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第四节、班集体的形成
教育学重点回顾
第十章 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模式(常规、平行、民主、目标) 2、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班集体形成与培养 4、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今天短暂的相聚是为了明 天长久的成功! 祝各位好运!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