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地理学论文1

城市地理学论文1

城市地理学期末作业——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一、《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11—2010)(一)、区域规划层面1、描述:(1)、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昆明市域城镇空间采用网络城市结构,形成中心城——6个二级城市——5个三级城镇的市域城镇体系。

昆明市现辖五区(五华、盘龙、官渡、西山、东川)一市(安宁)八县(呈贡、晋宁、富民、嵩明、禄劝、宜良、路南、寻甸),总面积21111平方公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578.13万。

市域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按主城、次级城市、县城和重要城镇、小城镇进行布局。

次级城市既承担由主城延伸的部分功能,又是一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相对独立性。

规划嵩明、安宁、宜良为次级城市。

(2)、城镇职能:①、中心城区::包括主城、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是昆明区域性国际化城市核心职能的空间载体,重点发展见代综合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②、二级城市包括安宁、宜良、嵩明、海口、昆阳、晋城,是昆明基本职能的主要空间载体,并接纳从中心城区扩散出的产业与人口;③包括石林、寻甸东川、富民、禄劝,主要承担具有地域优势的特色职能和地区性发展中心。

(3)、城镇规模:①、城市人口规模:2010年控制在706万人;2020年控制在850万人。

基础设施配套按1000万人校核。

②、城市用地规模:中心城区外的二级城市将逐步向中小城市规模发展,合理承担城市人口和产业。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规模原则上以110平方米左右为宜,不超过120平方米。

(4)、城镇化水平:64%2、分析(1)城镇体系结构层次合理性:形成“中心城区——二级城市——三级城镇(市)——重点镇——一般镇”五级配置的市域城镇等级结构。

结构层次较完善科学合理。

(2)个城镇职能定位的原因:①、中心城:是昆明区域性国际化城市核心职能的空间载体;②、二级城市:是昆明基本职能的主要空间载体,并接纳从中心城区扩散出的产业和人口。

③、三级城镇:具有地域优势。

(3)城镇规模如何得出?发展规模一般根据人口规模确定,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计算得出规划期末的人口数量,人后根据人口数量确定用地规模。

当然除了人口之外,有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城市规模,比如说在城市郊区发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那么未来的资源开发以及带动的相关产业发展也会影响到城市规模。

(4)城镇化水平的预测方法:①联合国法,②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法,③劳动力转移法,④时间趋势外推法,⑤系统动态学方法,⑥目标优化法。

3、评价:建构昆明都市区,沿主要发展轴适度拓展新的城市发展空间,促进次级城市和环滇池城市带建设,同时带动市域其它城镇的发展,引导产业和城市人口在市域合理分布,形成多层次、分工协作的网络型城镇体系。

(二)、中心城市层面1、描述(1)、城市性质: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云南省省会。

(2)、城市人口规模: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430万人。

(3)、城市用地规模: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30平方公里左右,人均规划建设用地规模100平方米。

其中主城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330平方公里,呈贡新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85平方公里,空港经济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15平方公里。

(4)、各类用地的布局方式、形态:中心城区由主城、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组成。

①、主城(现昆明城区):合理改造更新旧城区,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强化绿地建设,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整体提升环境。

②、呈贡新区:集聚新型产业,建设成为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公共服务设施发达的现代化城区。

③、空港经济区:依托新国际机场,以发展临空经济为核心,建成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连接欧亚的航空客运枢纽和航空物流中心。

2、分析(1)城市性质的来源:昆明市是云南省省会城市,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商贸城市,亦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东盟开放的重要枢纽城市。

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2)城市人口预测的方法有哪些?①传统的人口预测方法包括平均增长率法、带眷系数法、剩余劳动力转化法和劳动平衡法等。

②现代人口预测方法包括线性回归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灰色模型法。

(3)城市用地规模是否合理?合理(4)城市发展方向是如何确定的?根据人口规模推算出需要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结合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确定城市发展方向。

(5)城市性质的确定对城市各类用地的影响如何?城市性质引导城市各类用地的布局,昆明市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云南省省会。

门户城市要打造门户空间,门户空间需要相应的用地支撑。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确定了历史文化街区范围,这些用地即为历史文物古迹用地。

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所以用来搞旅游开发和商贸的用地会在各类用地中占很大的比重。

云南省省会所以用来做行政办公、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等的用地比重也会比较大。

3、评价:对中心城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意见中心城区的规划还是比较合理的,主城区和其他两区的联系不是太紧密,应该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新区的建设应该是土地的混合利用。

二、《玉溪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一)区域规划层面1、描述(1)、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玉溪市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为:一核一区、一带三轴。

1.一核——中心城区核心增长极强化玉溪中心城区核心功能,建设现代化宜居生态城市,成为市域乃至区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2.一区——三湖城镇生态协调区“三湖”流域内不得发展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如:冶金、化工、机械加工等,鼓励现有该类产业根据产业类别向研和园区、峨山县工业园和其他流域外工业园区转移。

对现有污染型企业的三废排放要严格把关,禁止向“三湖”水体排放任何污染物。

大力发展服务业。

三湖生态敏感区以三湖及其周边山地资源的保护为主。

其中三湖环湖路以内为核心保护区域,以孤山、禄充、太阳山、明星、鲭鱼湾等区域为核心,建设以度假、休闲、体育为主的生态旅游区。

3.一带——昆曼高速公路城镇发展带依托昆曼高速公路发展。

重点城镇包括双江、扬武、澧江、曼来、因远等。

4.三轴——三条滇中区域内功能发展轴龙泉-玉溪-澂江发展轴:依托易门-峨山、玉溪-江川-澂江以及昆明绕城高速公路等公路网络,实施易门对接昆明安宁、澂江对接昆明呈贡“双对接”战略,强化发展轴上城镇的联系发展,重点城镇包括龙泉、甸中、九溪、大街、前卫、江城、凤麓等。

戛洒-澧江发展轴:依托戛洒-澧江公路和红河旅游轴线发展。

重点城镇包括水塘、戛洒、腰街、漠沙、曼来、澧江等。

戛洒-双江-宁州发展轴:依托昆曼、镇沅-新平、峨山-弥勒等公路网络,形成强化云南省域东西向联系的又一条重要通道和城镇发展轴带。

重点城镇包括戛洒、桂山、双江、河西、秀山、四街、纳古、宁州、盘溪等。

(2)、城镇职能分为综合型、旅游型、商贸型、现代农业型4类,市、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为综合型,特色镇为旅游型、商贸型和现代农业型。

(3)、城镇规模和城镇化水平近期(2015年):市域常住人口24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12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2%;中期(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26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15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0%;远期(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28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19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0%。

2、分析(1)、城镇体系结构层次合理性规划建立市域中心城市-市域次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特色镇5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

结构层次合理。

规划城镇规模等级分为四级,市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得到优化。

(2)、各城镇职能定位的原因以中心城区建设现代宜居生态城市为龙头,推进撤县设区工作,建设红塔、澂江、江川、通海四区,构筑“双百”大城市(城市建成区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00万),形成三湖地区一体化发展格局,提高城镇的服务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达、就业充分、环境适宜、社会和谐、城乡协调的新格局。

(3)、城镇规模如何得出?发展规模一般根据人口规模确定,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计算得出规划期末的人口数量,人后根据人口数量确定用地规模。

当然除了人口之外,有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城市规模,比如说在城市郊区发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那么未来的资源开发以及带动的相关产业发展也会影响到城市规模。

(4)、城镇化水平的预测方法:①联合国法,②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法,③劳动力转移法,④时间趋势外推法,⑤系统动态学方法,⑥目标优化法。

3、评价规划较为合理,城镇体系分为5级,层次结构合理;玉溪市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为:一核一区、一带三轴。

空间布局结构较好。

但应该加强各区之间的联系。

(二)、中心城市层面1、描述(1)、城市性质滇中城市群次中心,具有高原山水特色的现代宜居生态城市。

(2)、城市人口规模规划近期城市人口45万人,中期城市人口55万人,远期城市人口75万人。

(3)、城市用地规模近期城市建设用地4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0平方米;中期城市建设用地5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0平方米;远期城市建设用地7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0平方米。

(4)、各类用地的布局方式、形态①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心、双核、四组团”。

一心:中心组团;双核:旧城区综合性商业服务中心和生态文化区市级行政、商务中心;四组团:大营街组团、春和组团、研和组团、北城组团。

②中心城区生态城市格局近中期形成“三山、三河、三片区”的生态城市格局。

三山:龙马山、玉枕山、红塔山;三河:玉溪大河、东风大河(包括北大河、南大河)、红旗河(包括白龙河、红旗河)。

三片区:生态文化区、老城区、研和工业园区。

2、分析(1)、城市性质的来源滇中城市群的次级中心城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适宜人居住。

山水景观优美,具有独特的山水高原特色。

(2)、城市人口预测的方法有哪些?①传统的人口预测方法包括平均增长率法、带眷系数法、剩余劳动力转化法和劳动平衡法等。

②现代人口预测方法包括线性回归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灰色模型法。

(3)城市用地规模是否合理?合理(4)城市发展方向是如何确定的?根据人口规模推算出需要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结合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确定城市发展方向。

(5)城市性质的确定对城市各类用地的影响如何?城市性质引导城市各类用地的布局,玉溪市为滇中城市群次级中心城市,所以用地服务的范围较广,用地类型较完整,为整个市域提供各类用地;高原山水特色宜居生态城市,山水特色和生态强调了对山水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总体规划格局应该体现高原山水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