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5 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
15 酸碱盐反应中的过量问题归纳
。 (9) ,
2、波尔多液是预防植物病虫害的一种保护剂,它 是 由 硫 酸 铜 、 生 石 灰 和 水 配 制 而 成 ,配制方法如 下:生石灰加水后形成的石灰乳温度降到室温以后,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边倒边用木棒剧烈搅拌,即成天 蓝色的波尔多液。 (1)配制波尔多液的相关化学方程式 (2)若石灰乳未冷却到室温可能引起的后果 (3)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简便方法检验波尔多液配制得恰好 操作步骤 现象与结论 (与步骤关联得分) ① 、 ②
例 2、A 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其式量为 100. 无色溶液 D
A 高温煅烧 + Na2CO3 溶液 + 澄清石灰水 A
B
C
(1)用化学式表示:A (2)写出 A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 。ຫໍສະໝຸດ (3)D 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考查利用碳酸钙高温分解;可溶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酸碱盐的相互反应等知识进行物质的推断。 】
方法一
①
方法二
②
3
3.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了 Cu(OH)2 的制各实验。他们具体操作是:1、取少量 CuO 粉末于试管中,并 滴入稀硫酸;2、为加快反应,将反应物进行了加热;3、停止加热后,向试管中滴入 NaOH 溶液。 (1)请写出操作 1、3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的实验未获得预期结果,出现了意外现象。请你帮他们一起找出原因。 实验现象 现象一:试管中未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现象二: 1、 试管上端出现黑色絮状沉淀试管中下端出现黑色沉淀 原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显示:Cu(OH)2
4、如图所示,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B 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 C 的溶液(除酚酞外)溶质可能存在的几组情况__________ 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 (3)反应过程中,不断滴入稀硫酸的话,温度会如何变化?__________ 。 (4)使 10ml 氢氧化钠恰好中和,需要加溶有 0.1mol 硫酸的稀硫酸,求该 10ml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氢氧 化钠多少 g?(列式计算)
1
[提出问题] 是否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呢? 学生探究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结论 测量温度变化可以证明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方案① 后, 温度明显上升。 能发生反应 稀 硫 与 氢 氧 化 钠 溶液
用氯化钡溶液可以证明 方案② 出现白色沉淀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能发生反应 [交流评价] 请你评价上述两组由实验现象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方案① : 方案② : (16) (17) 。 。
步骤(二) :测定氢氧化钠的含量 为了使酸碱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在上述滤液中应加入 作为指示剂,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 断震荡,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这时反应掉含氯化氢为 0.2mol 的稀盐酸,则 50 克原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11.双休日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 NaOH 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 NaOH 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 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新猜想: 。
例 3.在研究酸和碱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 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 演示实验 ] 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滴加稀硫酸,并不断振荡溶液,若观察到 ( 14 ) (15) (实验现象) ,则证明 氢氧化钠溶 液与稀 硫酸发生了 化学反应, 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
② 过量 NaOH 溶液 过滤
乙 沉 淀 ④ 过量 Na2CO3 溶液 过滤
B 滤 液
丙 沉 淀 ⑤ 过量 盐酸 加热蒸发
C 滤 液
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甲是 ;滤液 C 中的溶质是 ;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 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 NaCl 的质量 不变或减小) ;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 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9..粗盐中常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杂质。粗盐提纯得到氯化钠晶体的流程如下。 水 粗盐 溶解 氢氧化钠 试剂 M 试剂 N 除杂Ⅰ 除杂Ⅱ 除杂Ⅲ 操作 X 不溶物 ① 为了使杂质能够完全被除去,对所加入试剂的量的要求是 (7) 。 ② 操作 X 是 (8) 。 ③ 加入试剂 N 可以除去的杂质是 (9) ④ 后续操作是 (10) 溶液 后续操作 氯化钠 晶体
加热 CuO+H O
2
分析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后的反思交流,要使实验获得成功,必需注意反应物_________和化学反应___________。 (4)请重做一次实验,要求只出现蓝色絮状沉淀,没有其他现象。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5)向有 NaOH 2 mol 的该溶液中滴入 l 滴酚酞试液,再与含 CuSO4 2 mol 的该溶液充分混合,静置后上层溶液 呈___ _色。 (6)Cu 与稀硫酸不能直接反应,但滴加 H2O2 溶液并加热,能生成水和一种蓝色溶液。该溶液含有的溶质一定 有________________。
根据沉淀的质量计算得出碳酸钠的含量,乙经正确计算,得出碳酸钠的含量偏大,原因可能是 (34) ,溶液 M 中的溶质是 (35) 。 (3)丙组的实验方案是:将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用右上图装置测定产生的 CO2 气体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样 品中 Na2CO3 的质量。 请分析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36) _________, 现收集到 0.1 摩尔 CO2 气体, 求原混合物中 Na2CO3 的质量。 (要求列式计算)
2
练习 1、某学校化学兴趣小坐用 NaCl 固体(含有杂质 CaO)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 NaCl 溶液,实验的流程图如下:请回 答:
① 写出适量 HCl 加入到溶液 B 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② 在溶液 A 中加入过量碳酸钠的目的是 (7) 。沉淀 C 的化学式是 (8) 。 ③ 若要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除了用到天平、烧杯、量筒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其作用是 (10) 。
D 滤 液
固 体 丁
(填增大、
6
10.为验证并除去食盐晶体中含有少量的 Na2CO3 和 Na2SO4 两种杂质,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过量 B 溶液
操作 1 溶液乙 沉淀 1 NaCl 溶液
溶液甲 食盐晶体 +过量 A 溶液 样品溶液 气体
+适量 Na2CO3 溶液
操作 2
沉淀 2 气体
请回答: (1)食盐晶体中加入 A 溶液是 (2)溶液乙中含有的溶质是 ;操作 1 是利用 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 。沉淀 2 是 物质。
(3)利用此实验方案所得的 NaCl 晶体质量比样品中 NaCl 晶体质量 。 (填“多”或“少” ) (4).为了测定 50 克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的含量,某实验探究小组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进行实 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 :除去混合液中的碳酸钠 实验步骤 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 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是: a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填化学式)
,其目的是除去溶液中 。
(52)
。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甲同学提出 X 可用金属铁,乙同学认为 X 可用金属锌,你认为谁的意见是正确的,理由是 (54) 。加入过量的金属 X 的目的是 (56) (55) 。
(3)滤液 1 与滤液 2 的组成是否完全相同, (57) 。
。混合在一起蒸发对获得晶体纯度是否有影响,理由是
7.为测定一瓶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Na2SO4、
NaCl、 Na2CO3中一种或几种物质,进行如下实验:
白色沉淀B 混 合 溶 液
加足量稀盐酸 ②
沉淀完全溶解
加过量硝酸钡溶液 操作① 过滤① 滤液A 加硝酸银溶液 白色 过滤③ 沉淀C 滴加稀硝酸 ④ 沉淀不溶解
①操作①的名称: ,写出滤液 A 溶质 ②混合溶液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拓展实验] 取一定量的稀硫酸, 逐滴匀速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测得反应过程中 pH 变化(20℃)如图所示:从 0→t1 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情况是 (18) 由图示分析,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19) 。 。 。
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到 t2 时,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20)
(化学式) ; ;
5
③ 实验中选择加入硝酸钡溶液而不用氯化钡溶液的原因是
。
8.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 NaCl)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
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甲 沉 淀 ③ 过量 BaCl2 溶液 过滤
① 样 品 水 溶解 A 溶 液
【实验结论】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反应后,烧杯内溶液 pH 最小的是__________(填烧杯编号) 。
6.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Na2CO3 和 NaCl 混合物中 Na2CO3 含量测定”的实验: (1)甲组的实验方案是:将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溶解在水中配成溶液,滴加稀盐酸,根据消耗盐酸溶液的质量来测定碳酸 钠的含量。 甲组要完成测定实验, 还缺少的数据是 (32) , 判断是否恰好反应必须用到的试剂是___ (33) _____。 (2)乙组同学的方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