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效应研究摘要并购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有效途径,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就企业并购的规模效益、降低进入新行业和新市场的障碍、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获得科学技术上的竞争优势、经验共享和互补效应、实现财务经济等正向效应以及并购后价值创造的潜力有限、资产质量差的负向效应对企业并购进行研究,并提出减少负向效应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并购;正向效应;负向效应;对策AbstractAcquisition is the enhancement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to achieve economies of scale effect effective way,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This paper the merger of scale, reduce into new industries and new market barriers and reduce the operating risk of an enterpris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experience sharing and complementary effect, achiev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benefit to the multinational management, meet the demand of the inner entrepreneurs positive effect and merger and acquisition value creation after the potential of the quality of the assets of the poor is limited, the negative effect on enterpris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for research.Key words:Enterprise merger; Positive effect; Negative effect ;countermeasures引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美、日、欧为主的发达国家的企业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并购高潮,即第五次并购浪潮。
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在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走向以全球化、一体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社会的转折时期。
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的规模和交易额之大,是20世纪所有的企业并购浪潮中前所未有的。
仅2000年,全球企业并购金额创下3460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
当前我国企业出现并购热,但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大多数企业对并购的效应认识不明确,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存在不足等,因而导致并购屡屡失败。
本文试就企业并购的正负两个方向的效应及减少负向效应的对策进行研究,为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企业并购的概念和分类并购也即兼并与收购(M&A)。
所谓兼并(Merger),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兼并指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这些企业丧失法人资格,并获得它们的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而广义的兼并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产权并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行为。
而所谓收购(Acquisition)则是指对企业的资产和股份的购买行为。
收购和广义兼并的内涵非常接近,因此经常把兼并和收购合称为并购。
并购实际上包括了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所有产权交易活动。
二、企业并购的正向效应(一)获得规模效益企业的规模经济是由生产规模经济和管理规模经济两个层次组成的,生产规模经济主要包括:企业通过并购对生产资本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在保持整体产品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在各子公司实行专业化生产。
管理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由于管理费用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分摊,使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大大减少。
企业并购后,可以将原来分散在数个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优化组合,共同研究开发某项技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分摊技术开发的成本,避免在研究开发上的重复投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1。
(二)降低进入新行业和新市场的障碍当企业为了追求发展或在本身所在行业不景气时,会转入其他的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这时企业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投资新建和并购。
显然通过第二种方式,企业进入新行业和新市场所遇到的障碍会降低许多。
因为,企业的并购并没有给行业和市场增添新的生产能力,短期内行业和市场内部的竞争结构不变,所以引起价格战或报复的可能性减少。
同时,并购方企业可以获得现成的原材料供应渠道、产品销售渠道,可沿用目标企业的厂房、设备、人员和技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生产经营走上正轨,获得赢利2。
(三)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1全球并购研究中心.中国并购报告2009[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2张丹,王笑言.企业并购的效应分析.研究与探索,2010-11-09.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企业并购的三种方式: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其中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可以减少在本行业中本环节上竞争者的数量,增加自身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从而增强对市场的控制力;企业通过纵向并购可以对上下游企业进行控制,增强自身讨价还价能力;企业通过混合并购可以实现多元化经营目标,使企业在面临风险时可以较为稳定的发展。
这三种方式通过规模经济、市场占有率和市场控制力的增强而能帮助企业降低了经营风险3。
(四)获得科学技术上的竞争力毫无疑问,科学技术在如今经济市场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竞争也大都带有科学技术的色彩。
但是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技术往往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生很大的变革。
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往往会选择并购。
其中的原因有二:第一是因为一国企业在如今市场中要想生存发展,仅靠自身的研发远远不够,必须通过与目标国创新型企业开展合作,才能加速获利;第二是由于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跨国公司一旦研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向世界市场,以此来分摊高昂的研发成本和获取最大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并购相关企业要比新建更能节省宝贵的时间,也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特别是在国际贸易还受到某种阻碍的时候4。
(五)获得经验共享和互补效应企业购并不仅获得了原有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各种资产,还可以获得原有企业雇员的专业技术和生产经验,有助于生产成本及管理费用的下降,尤其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的企业,经验曲线效应表现特别明显5。
这里的经验往往是多方面的,是无法复制的,对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分享目标企业的经验会使企业形成有力的竞争优势。
(六)实现财务经济在这方面主要有四个效应:第一是税收效应,由于税法中有亏损递延条款,当企业兼并一个有大量累积税前未弥补亏损的企业时,兼并方可以节省一大笔税收支出。
第二是股票预期效应,在股票市场上,并购往往传递一个信号: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价值被低估了。
股票预期效应的作用,在国内几次并购浪潮中表现得非常显著。
在绝大部分的并购活动中,并购企业的市盈率都有较大程度的上升6。
第三是资金杠杆效应,当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时,可以将收购企业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从银行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
如果被并购企业并购前资3白玉.从企业并购看多元化经营的风险.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0(06).4冯玉成,唐华茂.浅析高科技企业并购与核心竞争力.中国流通经济,2007(11).5李瑄.企业购并的动机、效应及购并中存在的问题.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1-01(109).6李铭.企业并购的会计税收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本成本较高,而并购企业资本成本较低时还可以降低并购后的资本成本7。
第四是生产经营效应,通过并购能对企业生产、销售等生产经营环节产生影响,例如降低交易费用和降低产品成本。
(七)有利于跨国经营有些国家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往往会设置各种贸易壁垒来限制外资企业发展。
但通过并购可以绕开这些障碍,直接进入国际市场。
全球化的市场,全球化的竞争,必然伴随着全球化的企业并购。
企业大并购时代的到来,预示着市场资源的整合和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8。
三、企业并购的负向效应(一)并购后价值创造的潜力有限企业并购一般倾向于财务性并购,而不是战略性并购,过多地关注短期财务利益。
这往往导致并购后企业不会专注于培养核心竞争力,从长远发展看,并没有多少价值,反而使企业可能在被并购企业的短期财务利益消失后为其所累。
(二)并购后资产质量差不少企业收购的目标公司资产质量较差,长期以来沉淀了很多的不良资产,还存在大量的或有负债,信息不对称使得收购方对潜在的风险浑然不觉,收购这样的企业必然为将来的重组失败埋下伏笔。
(三)并购后规模不经济和信息不对称规模经济是在企业一定规模下才会体现的,它带来的效益是随着企业规模先增后减。
当企业规模过大时,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超过了一定限度,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协调难度加大,管理成本将以递增的方式上升,形成规模不经济,此时信息不对称风险也会相应提高。
(四)并购后委托代理关系更加复杂在现代企业中, 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
购并导致上述委托代理关系更加复杂,委托人只得加大监督力度,通过订立合约、采用激励和约束手段等方式防范受托人的不规范行为,这就提高了直接的合约成本以及监督成本,使管理成本加大9。
7马小会.关于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会计文苑,2010-9-27.8刘铁军.跨国并购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研究.9魏灵.企业购并的成本效应分析.管理纵横,http:// .四、减少负向效应的对策(一)并购前进行并购筹划企业再决定是否并购前,首先要确定并购战略,通过分析并购的可行性等工作选择目标公司。
另外,主并企业与被并购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出现逆向选择等问题。
如为了达到私人目的被并购企业的高管人员有意隐瞒企业潜亏或有债务、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等事实,或被并购企业与中介机构或主并企业内部知情人员发生共谋,制造虚假信息,使并购企业的决策人得到错误的信息、错误的估价,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这会使并购方并购成本增加,协同效应减少10。
(二)实施并购时采用合适的并购金额并购金额是指主并企业对并购的出价,如果企业并购价格过高,会使主并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甚至拖累企业的发展。
有些学者认为真正影响协同效应的指标是付出的溢价,它代表了公司对并购协同效应的要求,过高的溢价使公司无论如何难以实现协同效应。
这就要求在实施并购时,要正确的估量目标企业的价值,采用合适的买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