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与人生 修订版 第九课

哲学与人生 修订版 第九课


脑筋这个机器的作用,是专 门思想的。凡事应该用脑筋 好好想一想。俗话说:“眉 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说 多想出智慧。 ——毛泽东
我们做事应该:三思而后行
2、科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指 导作用p110 • 思维方法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胜 过他的任何能力!
• 晶体管的发明到工业生产只有3年时间; 激光器从发明到应用只有不到1年的时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 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 族之林。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其 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提高创新能力必须运用科学思 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新思维的主要特征
• 科学思维就是创新思维。 创新是时代的潮流,科 学的本质是创新,科学精 神就是创新精神。创造性 思维是现代思维的主要特 征,科学思维就是创新思 维。提倡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全民 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 综合国力,具有极其深远 的意义。
思考:科学思维方法对人生的意义p113
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 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 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 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 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 造精神强。 ——杨振宁
第九课
二、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人的不同发展都是因为 他思维不同决定的

• 1、创新并不是神秘的事 • 许多人都有手被草割破的 经历,但只有鲁班在手被草割破 以后,观察到草叶的边缘存在的 无数的细齿,联系到了木工工具, 从而发明了木工锯。
深圳De昨天 今天 明天 没有创新就没有如此巨变
• 科技发明到工业应用的周期缩短 18世纪20年代发明摄像机,112年后才 成为工业产品; 19世纪60年代发明无线电,花了35年 时间到20世纪初才付诸使用; 19世纪末发明的 X光机经过18年才开始 得到应用; 20世纪发明的电视只经过12年就应用了; 原子弹从设计到应用只有6年;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三单元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第三单元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一、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二、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第九课
一、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人生发展不能缺少科学思 维方法
——车尔尼雪夫斯基

• •
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 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 候,才是真正的知识。 • ——列夫·托尔斯泰 • • • 我们通过“想”感知“思维” 我们通过“做”体现“思维” —— 不当书呆子!
• 想想:小张、小赵“做”的思维风格
案例一
一对孪生小姑娘跟随她们的妈妈走进玫瑰园去 玩。不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过来对母亲说:“妈 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 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会 儿,另一个小姑娘跑回来对母亲说:“妈妈,这是 个好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 里的每丛刺上都有花。” 母亲听了深思起来…… 哲理分析:由于人们立场不同、思维方 法不同,对客观事物的结论也不同。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一是独立性。它“不唯 书、不唯上,只唯实”, 敢于打破陈旧,立足于独 立思考。 二是求异性。其思维 主体具有求新求异的心理, 善于发现和把握改变现状 的契机和机遇,探索解决 问题的多种方法。 三是新颖性。创造的 本质就在“新”中,发现 新现象、创建新理论、形 成新观念、发明新技术都 是创造性思维的成果。
光既是波,又 是微粒,是连 续的,又是不 连续的。自然 界喜欢矛盾。
案例
光的本质的发现
光是一种连 续不断的波 光是由无 数微粒构 成的粒子 流
他们二人的思 维是:二者必 居其一,非此 即彼。不是这 个,就是那个。
案例
‚波粒二象说‛
光既是波,又是微粒, 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 的。自然界喜欢矛盾。
爱因斯坦提出的 ‚波粒二象说‛,从 思维方法上看,他运 用了什么思维方法?
情景导入
案例一
蔡伦造纸
东汉时期,造纸技术的革新 和推广者蔡伦发现,人们用于书 写的材料都有缺陷:竹木简太笨 重;丝帛太贵;丝绵纸用蚕茧做 原料,难以大量生产;麻纸质地 粗劣,不利于书写。在总结前人 经验的基础上,他用树皮、麻头、 破布和破渔网等做原料,经过精 心制作,终于造出质量较高又适 合书写的纸张。
蔡伦
牛顿 凯恩斯
比尔•盖茨
邓小平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改变了中国
瓦特的发明蒸汽机改变了世界
比尔•盖茨等人的创新能力使他 们成为富翁,并将人类带入了知识 经济时代。
比尔•盖茨
瓦特的蒸汽机
有一天,歌德跟一个一直对自 己不满的批评家在一条狭窄的小路 上相遇,批评家高声说:“我从来 不给傻子让路。”歌德说:“我恰 恰相反。”说着,他让到了一边。
结合图文内容,回答材料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给 我们哪些人生启示?
• 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啊? • 勤奋的学生却遭到斥责,看似委屈,实际 这是大师在传授真经啊,很多时候人们宁 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之中, 却极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以至于思 维总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最终一无 所获。
• 故事中的导师是在强调思考和培养科 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 后来,华佗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
身体的方法),编出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拳 法,名叫“五禽戏”。这种体育运动就是 摹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 态的体操,可以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 四肢都得到舒展。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 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90多岁, 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可 知“五禽戏”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华佗的“五禽戏”
•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和药物学 家,为充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做出 了重大贡献。华佗不仅精通医术,而且非 常重视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的作用。有一 次,华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 门闩来回晃荡,他立即想到古书上“户枢 不蠹,流水不腐”的话,人为什么不这样 天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
2. 立体思维
• 立体思维要求人们 在思考问题时要跳出 点、线、面的限制, 从上下、左右、前后 等,从四面八方进行 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 维方法。如:南方一 些省市的农村在水稻 田里养鱼、田埂上种 桑,桑叶养蚕,等等。
他运用了辩证思维, 用了矛盾分析方法。

从思维方法上看,爱因斯坦运用 了辩证思维,用了矛盾分析方法。
• 辩证思维的方法有哪些?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 发展、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归纳 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等方法。其中归纳和 演绎、分析和综合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 所共有的方法,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 辑的和历史的统一则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 方法。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却往往自觉不自觉地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用孤立的、静止的、 片面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
高明的医生在医治时懂得从整体上去了解患者 的病情。只看局部,不看森林,只见树木,不见森 林,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危害。


3、提高人生发展能力需要掌握科 学思维方法
这二个案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蔡伦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了思 维创新,解决了造纸的难题;发明“吸水 纸巾”的工人,在“无用”中想到了“有 用”,全面地看问题,运用了辩证思维。 上述两则事例,都体现了科学思维方 法在造纸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被斥责的勤奋”
• 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 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尔发现一位学生还 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 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 午呢?”“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 眉头,继续追问:“那晚上呢?”“也在 做实验。”勤奋的学生本以为能够得到导 师的一番夸奖,没想到卢瑟福居然大为光 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
几种创新思维的方法
• 1.扩散思维 扩散思维就是思维从某一点出发,向外任意扩 散,无一定方向、无一定范围,提出更多的创造 性新设想、新方法、新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扩散思维能够使思维张开翅膀,冲破一切禁锢。 扩散思维是应用已有的知识和记忆,加入想象, 使人们的思路更加开阔,产生许多不同的,甚至 是“荒诞离奇”的答案。扩散思维可从事物的形 态、材料、功能、方法、结构、组合、因果关系 等方面进行扩散。
在一次宴会上,一个肥胖的贵 族看见瘦瘦的肖伯纳,嘲讽道: “我看到你就知道你们那里正在闹 饥荒。”肖伯纳说:“我看到你就 知道饥荒的原因了。”
创新成就国家核心人才!
有人曾经风趣地说: ‚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 一是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 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这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却 足以证明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影响力。作为我国 的核心人才,他的创新不仅 影响了中国,还影响了整个 世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 人才。 ——江泽民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教育家)
我国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了造 纸法,打破了贵族阶层对知识的垄 断、使普通劳动者有了接受教育的 可能,对中华文明甚至整个世界都 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牛顿等科学家的卓越发现,为 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凯恩斯创立的经济理论改变了 美国社会,影响了整个世界。 比尔•盖茨等人的创新能力使他 们成为富翁,并将人类带入了知识 经济时代。
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1)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运用辩证思 维的方法。p112 (2)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正确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为指导。p111 (3)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遵循形式逻 辑的要求,正确地运用形式逻辑。p111
案例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源自我国古老的医术曾记载了这样一 个故事:有个患头疼病的樵夫上山砍柴,昏 头昏脑,一不小心碰破了脚趾头,出了一点 血,但头却不痛了。他当时不以为然。后来 头痛病复发,又无意中碰破了原处,头又不 痛了。两次经验引起了他的思考,头痛要医 脚。以后凡是头痛病发作,他就有意的刺破 这个脚趾头,每次都收到疗效。中医针灸中 的“太冲穴”,据说就是被这样发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