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与人生》第三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三课教案

提问:舟舟成为著名指挥的过程中什么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2课时
二、自强不息与成功人生
故事:感动中国的洪战辉(见教材第26页)
1.自尊与关注自我的存在
自尊是尊重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心理。
自尊与关注自我的存在是有机的统一。自尊本身就是人们对自我的认识,是对自我存在的关注与肯定,是对自我的积极的评价、体验和感受。
《哲学与人生》教案
(四)
开课单位: 授课教师:授课班级:
教材版本:《哲学与人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杨耕
单 元
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课 题
第3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节
授课地点
学时
2学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努力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一、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
1.自觉能动性及其特点
自觉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能力,它有两大特点:
其一是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其二是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的认识活动是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当面对滚滚洪水,动物只能逃生而人却在思考着洪水的成因和怎样战胜洪水并积极地同洪水搏斗。
2.尊重规律与发挥自觉能动性
规律的客观性与人所具有的自觉能动性,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潜能的关系。自信是对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目标充满信心,这就为自我潜能的开发提供了动力;自我潜能开发越充分,人越自信。
自信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得到增强和培养的。
活动:各抒己见“培养自信的方法”(见教材第28页)
教学进程
及安排
3.自强与迎接人生的挑战
自强不息是一种精神状态,是努力向上、奋发进取、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
教学内容
1.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
2.自强不息与成功人生
学生分析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学生可能对“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感动不好理解。要重点讲清这两者的内涵。
教学方法
讲授、启发
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
考察学生对“自信自强”的认同
教学进程
及安排
第1课时
导入:中国航天史上难忘的记忆带给你怎样的哲学思考?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把握和运用规律的条件。
第三,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3.在发挥自觉能动性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
人的自我发展是自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首先,实现自我发展需要能动地认识自己,回答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如何做等一系列问题,了解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明确发展方向。同时,分
自强的人勇于承担责任,永不言弃。
自强的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
自强不息的人是大写的人
自强精神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支撑着中国人民自立于世界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
播放视频:胡杨魂6′15 (大漠深处的胡杨,演绎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舟舟是弱智,出生在愚人节的他一落地就和人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的父亲是武汉交响乐团大提琴手绝对聪颖,而做职员的母亲也称得上伶俐,按遗传观点舟舟应当是聪明的,但出生后专家却将他鉴定为先天愚型儿,属于重度弱智。也就是说终其一生,舟舟的最高智商也只能相当于四五岁的孩子,他不识字,分不清纸币的面值,圆的方的也弄不清楚。
教学反思
教学进程
及安排
析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尊重客观现实。认识自我这一过程的实现与完成,也是培养自信心、发掘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过程。
其次是发挥自觉能动性去创造生活,所谓人的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人的自我创造,是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创造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人生因创造而精彩,人生因创造而充满活力。
故事:残疾人指挥舟舟
但是天生的弱智并没有挡住他对音乐的热爱与执著追求,经过长期对音乐理论的学习与实践,他付出了比常人加倍的代价终于站到了指挥台上,一次,在一个演奏现场,应当是他完全陌生的一个曲子,而当音乐正要升起之间的那一个瞬间,他已经超前而准确地做出了起音的动作,对此人们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实际上不仅仅是对音乐本身,诸如音调音节音域和重度等等乃至对于乐团整体演奏效果、各种乐器的位置音色和协调,这些对很多人都深感敬畏的高层次,舟舟有一种近乎本能的理解和表现,这一切都是多年来舟舟对音乐的执著追求的结果。
自尊的人的四个共性特征:一是要尊重自己,肯定自己;二是要悦纳自己,完善自己;三是要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四是要坚持自己,尊重他人。
2.自信与发掘自我的潜能
自信作为一种稳定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品质,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即坚信“我能行”。
潜能是潜在的能力,是一种尚未显现的能力,它一旦外化,与活动联系起来并影响活动效果,就变成显在能力,即通常所讲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