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汤显祖《牡丹亭》

汤显祖《牡丹亭》


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 唱道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予断井颓 垣。 林黛玉听了,到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 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 “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 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 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 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 “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 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
茜,艳晶晶花簪八宝钿(tián) 。 杜丽娘: 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二人同唱)恰
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
花闭月花愁颤。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春香: 来此已是花园门首,请小姐进去。
杜丽娘:进得园来,看画廊金粉半零星。
春香:这是金鱼池。 杜丽娘:池馆苍苔一片青。
春香: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白先勇
《玉卿嫂》
《寂寞的十七岁》
《台北人》
《游园惊梦》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闹学》 《游园》
《惊梦》 《寻梦》
《写真》 《离魂》 《拾画叫画》 《冥判》 《幽媾》 《冥誓》 《还魂》
《牡丹亭》
◆ ◆ ◆
题材渊源 思想主旨(文化警示意义) 人物冲突、浪漫主义风格
1.《牡丹亭》的题材来源
(宋)洪迈:《夷坚志》 (明)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记》
杜丽娘:春香。 春香:小姐。 杜丽娘: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春香:便是。
——【牡丹亭· 游园】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 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 颓垣。良臣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
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景屏人忒看得 这韶光贱。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里!〔旦作斜视不语介〕〔生〕恰好花园内,折取垂柳半 枝。姐姐,你既淹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枝乎?〔旦作 惊喜,欲言又止介〕〔背想〕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 〔生笑介〕小姐,咱爱杀你哩!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 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 自怜。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 湖山石边。和你把领扣儿松,衣
〔旦〕“枕函敲破漏声残,似醉如呆死不难。
一段暗香迷夜雨,十分清瘦怯秋寒。”春香,
病境沉沉,不知今夕何夕?
〔贴〕八月半了。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旦〕哎也,是中秋佳节哩。老爷,奶奶,都为我愁 烦,不曾玩赏了?
〔贴〕这都不在话下了。
〔旦〕听见陈师父替我推命,要过中秋。看看病势转
沉,今宵欠好。你为我开轩一望,月色如何?〔贴开
□ □ 日常生活中的杜丽娘 独处深思时的杜丽娘

进入梦境中遣, 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
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
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 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 要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 和春光暗流转。迁延,这衷
怀哪处言?淹煎,泼残生除
非问天。 ——【牡丹亭 ·寻梦】
令《西厢》减价。
——沈德符《顾曲杂言》
棠村相国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 世以为知言。予自惟文采不逮临川,而恪守韵 调,罔敢稍有逾越。 ——洪昇《长生殿例言》

娄江女子俞二娘读《牡丹亭》而哀感身世,含
恨而死。 ◇ ◇ 杭州演员商小玲演《牡丹亭•寻梦》时气绝而亡。 广陵冯小青诗: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抑理
“理”是指使社会生活构成秩序的是非准
则 “是非者理也”,“爱恶者情也” , “情在而理亡”
■ 尚奇
天下文章所以有生气者,全在奇士。士 奇则心灵,心灵则能飞动,能飞动则下上天 地,来去古今,可以屈伸长短、生灭如意, 如意则可以无所不如。 ——汤显祖《序丘毛伯稿》
三、《牡丹亭》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
江西大余牡丹亭
2.《牡丹亭》的思想主旨


对“情”、“欲”的肯定
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莺莺对于张生:由“情”到“欲”。 杜丽娘对于柳梦梅:由“欲”到“情”。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西厢记》)
“则普天下做鬼的有情谁似咱。” (《牡丹亭》)
3.艺术特征 ﹡ 梦幻之美
﹡ 文辞之美
﹡ 人物之美
杜 宝
陈 最 良
四、汤显祖的其他戏剧作品
1.《紫钗记》
紫钗记
蒋昉《霍小玉传》
2.《南柯记》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3.《邯郸记》
沈既济《枕中记》

精巧的叙事结构
外结构套内结构
◆ 深刻的政治寓意 词家四种(“临川四梦”),里巷儿
童之技。人知其乐,不知其悲!
——汤显祖
五、汤显祖的影响
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
窗,旦望介〕 【集贤宾】〔旦〕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玉杵秋空, 凭谁窃药把嫦娥奉? 甚西风吹梦无踪!人去难逢,须 不是神挑鬼弄。在眉峰,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
——【牡丹亭 ·闹殇】
人物之美
小春香
杜丽娘
柳梦梅
人物之美
杜丽娘:叛逆、反抗。
柳梦梅:富有才华、追求功名、爱情上专一。
春香:天真活泼、略带几分娇憨。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看介)呀,原来绝句一 首。(念介)“近睹分明 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 边在柳边。”呀,此乃人 间女子行乐图也。何言
“不在梅边在柳边”?奇
哉怪事哩!
【拾画叫画】
——【牡丹亭· 玩真】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鹊侨仙】〔贴扶病旦上〕拜月堂空,行云 径拥,骨冷怕成秋梦。世间何物似情浓?整 一片断魂心痛。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
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
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
的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
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生持柳枝上〕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一径
落花随水入,今朝阮肇到天台。小生顺路儿跟着杜小姐回
来,怎生不见?〔回看介〕呀,小姐,小姐!〔旦作惊起
介〕〔相见介〕〔生〕小生那一处不寻访小姐来,却在这
汤显祖《牡丹亭》
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 王凌




汤显祖 其人
汤显祖 的文学 思想
牡丹亭
其他戏 剧创作
一、汤显祖其人
汤显祖(1550—1616):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 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 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
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沾也。则
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是那处曾
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
逢无一言。 ——【牡丹亭· 惊梦】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江儿水】偶然间心似缱, 梅树边。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 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
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
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
〔倦坐介〕
——【牡丹亭 · 寻梦】
杜宝:封建家长制度的代表。 陈最良:迂腐、庸俗的道学先生。
人物之美
杜丽娘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唯唯喏喏的候门千金发展到勇于决
裂、敢于献身的深情女郎 (闺塾、惊梦、寻梦)
第二阶段: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冥判、幽媾) 第三阶段:对历经劫难的爱情的保护与捍卫(圆 驾)
人物之美
人物不同层面的情感活动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 ■
奇幻与现实的紧密结合
强烈的主观精神追求 浓郁的抒情场面

典雅绚丽的曲文铺排(p113)
艺术特征 ·梦幻之美、文辞之美
杜丽娘 :好天气也!【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 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春香 :小姐。【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
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
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
家君恒督我以儒检,大父辄要我以
仙游。
——《和大父游城西魏夫人坛故址诗序》
罗汝芳
李贽
达观
二、汤显祖的文学思想
尊情、抑理、尚奇

尊情
“情”是指生命欲望、生命活力的自然
与真实状态。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
死可以生。
——汤显祖《牡丹亭· 题词》
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 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 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 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 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 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正没个开交, 忽觉背上击了一下,及回头看时,原来是—— 且听下回分解。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