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Chengde weiy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Supervisor Limited Company承德市中诚左岸住宅小区开发项目工程钢筋工程监理细则编制: 职务:专业监理工程师批准: 职务:总监理工程师承德炜烨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日期:年月日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一、参建单位:建设单位:中诚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承德市华勘五一四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承德炜烨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承德市中诚左岸住宅小区开发项目,位于承德市高新区后窑。

2#楼、3#楼、7#楼、8#楼、9#楼、10#楼为商住楼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1#楼为综合楼,使用功能为商场及快捷酒店,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加止水板。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82157.1平方米,其中住宅总面积39141.54平方米,综合楼面积13853.65平方米。

地下总建筑面积21314.76平方米。

三、编制依据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2.已审核的《施工方案》3.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4.相关规范、规程技术标准,主要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1.钢筋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⑴检查钢材进场存放和保管措施,应按不同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分别垫格堆放整齐,并做出标识牌,且在雨季期间采取防雨淋措施,以防错用和钢筋锈蚀。

⑵检查施工方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和出厂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报审文件。

⑶现场检查钢筋的外形、外观质量。

其外形规格、型号、直径、级别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外观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⑷在钢筋外形、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现场监理见证取样送样。

其取样应按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炉号、每一进场批次重量不大于60t为一组。

熟悉结构施工图和文字钢筋进场检验(材质证检查结果不合钢材退场合格现场见证取样、送样复试结果不合钢材退场合格堆放挂牌标识检查焊工上岗钢材下料、加现场焊接工艺检查钢材加工成型质钢筋绑扎安装现场巡查钢筋焊接现场取样复试检查结果不合焊接返工合格钢筋绑扎安装、预埋件、检查结果不合整改或返工合格签署隐蔽验收单(资料图1⑸审核试验单位资质和复试报告。

其资质和检试验内容范围应符合要求,试验报告强度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且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结构,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⑹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⑺对钢筋需代换使用进行审查控制,其审核代换方案应符合“等强”原则(原钢筋强度与截面积和的乘积同代换后的钢筋强度与截面积和的乘积相等)且同时应满足钢筋净距的构造要求。

(梁水平纵筋净距≥25mm,板厚≤150mm时,钢筋间距不宜小于200mm)并应经设计认可。

2.钢筋加工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⑴当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抽查冷拉率控制方法措施,其标准为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⑵检查钢筋末端制作弯钩的工艺和质量标准。

Ⅰ级筋末端为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Ⅱ、Ⅲ级钢筋需作135°弯钩时,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平直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⑶检查箍筋制作的工艺及规格尺寸,其标准Ⅰ级钢筋制作箍筋时,应做135°的弯钩,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弯钩的平直长度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同时箍筋下料和制作时应考虑梁、柱、主筋外轮廓尺寸。

⑷抽查钢筋的下料尺寸,其尺寸应考虑到主筋的搭接方式,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和锚固长度,以保证符合要求和规范规定。

⑸检查钢筋加工的形式及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目标值为项目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5⑹巡查成型钢筋的暂存环境和措施,对已加工合格的钢筋应按规格、型号、级别和形式的不同分别垫格堆放整齐,并设置标志牌,以免混淆,同时应有防雨、防潮及防锈的措施。

3.钢筋连接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⑴钢筋连接方法及接头位置控制①检查钢筋的连接方式和接头位置的设置,其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的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内(非机械连接)。

②核查焊工资格证件,操持钢筋焊接人员须有符合要求颁发的资格证件,持证上岗、人证相符。

③检查钢筋连接接头的区段长度,其纵向受力钢筋为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时,接头相互错开,其连接区段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当为绑扎搭接接头时,其接头相互错开,且连接区段长度为1.3L(L为搭接长度,按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下表标准)。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d为钢筋直径)钢筋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C20~C30~≥C40 光园HPB235级45d 35d 30d 25d带肋钢筋HRB335级55d 45d 35d 30d HRB400级、55d 40d 35d注:当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50%时,上表数值乘以1.2使用。

④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接头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⑤控制检查钢筋连接在同一连接区段,纵向受力钢筋接头截面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以下要求检验:a.受拉区的机械连接和焊接不宜大于50%。

b.抗震设防框架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c.板类和墙类构件,绑扎搭接接头不宜大于25%,如有必要增加时,不应大于50%。

d.梁类构件,工程中有必要增加接头百分率时,绑扎搭接不应大于50%。

e.柱类构件,绑扎搭接接头不宜大于50%。

⑵钢筋焊接质量控制①对钢筋焊接条件进行检查。

焊机性能、焊条与焊件应相匹配,焊工应持证上岗,并进行现场条件下的试焊,经试验合格正式生产。

②电弧焊的质量控制检查。

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5种接头形式。

其检查要点和标准:a.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正确选择焊条、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特别是焊条的选用。

b.焊接时,不得浇伤主筋。

c.焊接地线与钢筋应接触紧密。

d.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e.帮条焊两主筋端面间隙应为2~5mm,且两钢筋的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其轴线偏移小于0.1d(主筋直径),帮条焊长度双面焊≥5d,单面焊≥10d(d为主筋直径),焊缝厚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宽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8倍。

f.塔接焊焊接端钢筋应予弯,并使两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其轴线偏移不大于0.1倍d(钢筋直径)焊缝长度、厚度和宽度同帮条焊。

g.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如工程设计有,可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相关章节进行编制。

③电渣压力焊的质量控制检查:a.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渣壳敲净)。

b.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4mm。

c.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

d.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④闪光对焊的质量控制检查:闪光对焊有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一预热闪光焊三种焊接工艺方法。

(根据钢筋直径、钢筋牌号及钢筋端面平整情况等选择)。

a.选择合适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煅留量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

b.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c.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

d.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

e.接头处的轴线位移不大于0.1倍钢筋直径,且不得大于2mm。

⑶钢筋接头施工现场检验与验收控制检查1)电渣压力焊接头以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为一批,切取三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2)机械连接接头以500个同牌号、同直径接头为一批,切取三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上述各数量接头不足一批的,应按一批计,复试报告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4.钢筋安装、隐蔽验收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⑴检查钢筋安装前工序条件具备情况,对上一道工序应在自检评定和工序交接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

⑵检查柱、梁主筋接头位置,数量。

其钢筋数量、规格型号,位置(含附加筋、吊筋)和标高等符合设计要求。

其接头位置、数量(同一截面的接头百分率)以及搭接长度应满足上述㈢钢筋连接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⑶检查钢筋锚固型式和锚固长度,其锚固型式和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对锚固长度无具体要求时按下表标准:钢筋锚固长度参数值(d为钢筋直径)混C20 C25 C30 C35凝土等级钢筋类型HPB235 31d 27d 24d 22dHRB335 39d 33d 30d 27dHRB400 55d 55d 40d 40d注:抗震设防为一、二级时,上表数值乘1.15使用。

⑷检查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且其用作保护层支承块、架的强度数量和固定方法,措施应满足施工中钢筋不变位的需要。

⑸检查梁柱的箍筋安装质量。

其箍筋的规格型式、数量、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与主筋紧贴绑牢。

在梁柱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当设计无具体配置箍筋要求时,亦应配置箍筋,并符合下列规定:①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②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③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④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⑹检查板钢筋的安装质量。

其规格、数量、位置、接头位置和百分率以及伸入支座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特别负弯矩筋的型式和有效高度的控制措施以及负弯矩筋在板四个角(或其它处)的位置重叠处安装均应符合规范要求和满足需要(施工过程不变位)。

⑺检查钢筋安装后和隐蔽过程中的成品保护措施。

应铺设架空通道等措施,避免和防止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随意出入踩踏而导致钢筋变形、变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