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制取氧气(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3.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
4.知道分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
在小组讨论中,通过交流互动,优化思维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氧气除供给呼吸与支持燃烧外,还广泛用于气焊、炼钢、登山、潜水和医院抢救病人。
我们需要的氧气包括上节课中用到的氧气是怎样来的呢?
【课前先学】
1、氧气制取的方法:①工业制法: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_____变化;②实验室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_____变化。
2、什么是催化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是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1、实验2-5高锰酸钾分解
2、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过氧化氢加热也可以分解产生氧气,实验室为什么不用加热的方式,而要用二氧化锰呢?猜想:
(1)二氧化锰能放出氧气,加入后能制取更多的氧气;
(2)二氧化锰在此有某种特殊作用,使过氧化氢的分解加快;
(3)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哪种猜想是正确的?
【讨论】看课本讨论总结催化剂的性质及作用。
概念:催化剂:催化作用:
强调说明:(1)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②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不能确保其物理性质不改变。
③如果将用过的催化剂用合适的方法分离出来,可以循环使用。
④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选取不同种物质作为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