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行业分析报告/clcz20122013年3月目录一、行业监管和产业政策 (4)1、行业主管部门 (4)2、主要法律法规 (5)(1)有关有色金属采选与冶炼的法律法规 (5)(2)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及法规 (5)二、铅锌行业发展概况 (6)1、铅锌的金属特点及用途 (6)2、铅锌资源的分布 (7)3、铅锌的生产情况 (8)(1)我国铅生产情况 (8)(2)我国锌生产情况 (10)4、铅锌的消费情况 (11)(1)铅的消费情况 (11)(2)锌的消费情况 (13)5、铅锌产品的供需情况 (14)6、铅锌产品价格变动情况 (15)7、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16)三、稀土行业发展概况 (17)1、稀土的金属特点及用途 (17)2、稀土资源的分布 (19)3、稀土的生产情况 (19)4、稀土的消费情况 (21)5、我国稀土政策及发展规划 (21)6、稀土产品价格变动情况 (23)四、铅锌及稀土行业的竞争格局 (23)五、铅锌及稀土行业的技术水平及特点 (24)1、铅锌及稀土行业的技术水平 (24)2、铅锌及稀土行业的周期性特征 (25)六、铅锌及稀土行业发展趋势 (25)1、采选冶炼企业大型化 (25)2、采选冶炼生产清洁化 (26)3、铅锌及稀土产品深加工 (26)4、综合回收有价金属 (26)七、铅锌及稀土行业进入的主要壁垒 (27)1、政策壁垒 (27)2、原料供应壁垒 (27)3、环保壁垒 (28)八、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 (28)1、有利因素 (28)2、不利因素 (28)一、行业监管和产业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目前,我国有色金属采选与冶炼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为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和国土资源部。
国家发改委负责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列明有色金属产业中鼓励、限制和淘汰类技术和项目,对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工信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政策建议;国土资源部负责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是自律性行业组织,下设铜、铝、铅锌、镁等分会,主要职责是政府与企业以及企业之间沟通协调、协助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行业统计调查、促进国际合作等。
2、主要法律法规(1)有关有色金属采选与冶炼的法律法规(2)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及法规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1992年11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及劳动部1996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家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各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矿场安全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根据国家安监局2004年5月颁布的《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和国务院2004年1月颁布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非煤矿矿山企业必须依照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根据国务院2010年7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安监局2011年10月制定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查处办法》,企业要健全完善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③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及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二、铅锌行业发展概况1、铅锌的金属特点及用途铅具有抗酸、抗碱、防潮等性能,并可与其他金属组成合金,主要消费领域是铅酸蓄电池,也被作为屏蔽辐射的主要物质。
锌具有良好的压延性、耐磨性和抗腐性,能与多种金属制成物理与化学性能更加优良的合金,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材料,主要消费领域是镀锌钢板。
铅锌的最终用途如下图所示:2、铅锌资源的分布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1年统计数据,全球铅储量为8,000万吨,已探明的资源量为15亿吨,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美国、秘鲁和墨西哥六国;全球锌储量为25,000万吨,已探明的资源量为19亿吨,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秘鲁、哈萨克斯坦、墨西哥和美国六国。
中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分布比较广泛,但主要集中于云南、内蒙古、甘肃、广东、湖南、广西等省区。
全球及中国主要省份铅储量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全球及中国主要省份锌储量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3、铅锌的生产情况(1)我国铅生产情况2000-2011年,世界铅精矿产量从310万吨增加到450万吨,复合增长率为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配股说明书373.45%。
中国是世界主要的铅精矿生产国和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2011年铅精矿产量为22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48.89%;2000-2011年铅精矿产量复合增长率为13.06%。
全球主要国家或地区铅精矿生产情况如下图所示: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1-11月全国累计生产铅精矿209.5万吨,同比增长23.4%;全国累计生产精铅420.0万吨,同比增长11.1%。
全国主要铅精矿生产地区为内蒙古、四川、湖南、广西和广东等地,主要精铅生产地区为河南、湖南、安徽、云南、江苏等地。
2011年1-11月,全国铅精矿及精铅产量分地区情况如下表所示:(2)我国锌生产情况2000-2011年,世界锌精矿产量从873万吨增加到1,240万吨,复合增长率为3.24%。
中国是世界主要的锌精矿生产国和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2011年中国锌精矿产量为39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31.45%;2000-2011年锌精矿产量复合增长率为7.78%。
全球主要国家或地区锌精矿生产情况如下图所示: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1-11月全国锌精矿产量382.7万吨,同比增长16.0%,全国精锌产量474.1万吨,同比增长0.1%。
全国主要锌精矿生产地区为内蒙古、四川、云南、湖南和广西等地,主要精锌生产地区为湖南、云南、陕西、广西和内蒙古等地。
2011年1-11月,全国锌精矿及精锌产量分地区情况如下表所示:4、铅锌的消费情况(1)铅的消费情况据国际铅锌研究小组统计,2011全球精铅消费量为1,021.6万吨,同比增长5.50%。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铅酸蓄电池在汽车、电动自行车和通讯等几个主要应用领域的快速增长,全球精铅消费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中国是精铅消费大国,也是精铅消费保持快速增长的国家,2011年精铅消费量预计为425.6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41.66%,消费量同比增长1.67%。
全球及中国精铅消费量情况如下图所示:2010年,我国精铅消费的80%用于铅酸蓄电池。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自行车和通讯等几个主要应用领域的快速增长,铅酸蓄电池行业一直处在高速增长阶段。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1-11月铅酸蓄电池产量达12,856.8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2.9%,在整个电池行业中占据38%的市场份额,在蓄电池行业中占比达到65%,保持着较高市场占有率。
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作汽车起动电池、动力电池和后备与储能电池三大类别。
汽车起动电池是铅酸蓄电池最传统也是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整个铅酸蓄电池市场的74%左右。
2003年至今,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均GDP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汽车产量始终处在高速增长的通道中,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45%。
2011年,我国汽车产量1,841.89万辆,同比增长达到0.84%。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未来中国汽车市场有望活跃,汽车行业保持小幅增速的态势有望得到延续。
截至2011年末,全国民间汽车拥有量达9,350万辆,凭借较大保有量,替换型汽车用铅酸蓄电池刚性需求强劲,汽车领域对铅酸蓄电池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全国电动自行车产量达到2,954万辆,比2009年增长24.69%,1998-2010年年平均增幅达到68%,社会保有量约为1.2亿辆。
铅酸蓄电池配套的电动自行车占全行业总量的97.5%,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应用在电动自行车上成功推动了电动自行车市场不断扩大。
随着铅酸蓄电池产品性能提高和新型铅酸蓄电池产品推出,铅酸蓄电池也逐步开始作为汽车动力电源得以应用,尤其是随着环保节能要求在汽车领域不断提升,铅酸蓄电池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的市场空间正在打开。
(2)锌的消费情况据国际铅锌研究小组统计,2011年全球精锌消费量为1,271.7万吨,同比增长1.15%。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发展中国家镀锌板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品等几个主要应用领域的快速增长,全球精锌消费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中国是精锌消费大国,2011年精锌消费量为520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40.89%,消费量同比增长5.05%。
全球及中国精锌消费情况如下图所示:2010年,我国精锌消费的55%用于镀锌板。
近年来,随着建筑轻型结构的迅速发展,汽车产量的逐年增加以及家用电器的广泛普及,我国镀锌板产量呈较快增长趋势。
2005-2010年,我国镀锌板产量由762.9万吨增长至2,775.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9.47%。
2011年1-11月,镀锌板产量为2,900万吨,同比增长17.6%。
我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产销量大幅度增长之后,将继续保持小幅增速,同时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继续执行节能汽车补贴,并强力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划,汽车产业有望继续保持活跃。
同时,虽然我国房地产行业受国家调控因素影响而增速放缓,但随着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深入实施和我国人口城镇化不断提升,我国房地产行业对镀锌板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5、铅锌产品的供需情况受国际金融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频发影响,国际铅锌消费量增速放缓,并出现铅锌供应过剩。
根据国际铅锌研究小组统计,2011年全球精铅、精锌供应过剩分别为15.6万吨和35.1万吨。
由于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短期内全球铅锌供应可能仍存在过剩。
我国是全球铅锌消费的主要国家,也是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铅锌需求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
2010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紧缩、汽车产量增速放缓以及铅酸蓄电池行业环保治理力度加大等因素致使我国铅锌消费需求增速放缓,并出现供应过剩的局面。
未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微调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开展将在短期内提振铅锌需求,而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将有效保障铅锌需求长期稳定增长。
6、铅锌产品价格变动情况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际铅锌价格出现快速下跌,并于2008年末创出新低。
但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复苏,国际铅锌价格呈现出震荡上升局面。
长期来看,国际市场未来经济发展对铅锌产品的需求仍然较大,国际铅锌价格仍有继续增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