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向名家学写作系列——写景

向名家学写作系列——写景


• 论文联盟-中国最大最专业的论文网站
跟丁立梅学写立意深刻
• 不要让心长出皱纹

一帮中年人聚会,一女人盯着我细看,冷不丁来了句,你脸上怎么还没长皱纹?

• •
去理发店。帮我洗头发的小女孩的手,鲜嫩得跟青葱似的。她在我头上弹啊弹啊,弹着
弹着,突然顿了手,甜甜地问,阿姨,你的头发怎么这么黑,一根白的也没有? 跟陌生朋友见面,他们总要疑惑地,对着我上上下下,打量了又打量,问,你、欢快的行动来表现温暖的感情。 这篇文章给我们写作方面的启示就是—— • (启示二:以景抒情)
• • •
祖母的葵花 丁立梅 (1)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是祖 母种的。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 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 (2)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3.《满架秋风扁豆花》: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到 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花落,结荚,扁豆成形,是一弯一弯镶了紫色边的绿月亮。 4.《期待一下》:不知那些小鸟躲什么地方去了,但愿这个冬天,它们也有太 阳可晒。花喜鹊显得有些孤单,我见到一只花喜鹊,站在一棵树上发呆。
美美地写,明白“怎么写景物”
• 景物描写的常用方法或角度,有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 写、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虚写与实写、联想和想象等,还可运 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调动多种感官。桂花在生活中很 常见,虽然平凡质朴,却别有韵味。让我们来看看史宝君的作品 《天香云外飘》,补写第3段和第8段。
• • •
天香云外飘 史宝君 (1)校园里植了几棵桂花树,不蓊郁,亦不高大,姿色平 平得很,平常日子里,人都不以为意。然一进入秋天,树下便常 有女孩子围着打转,她们在寻花呢。 (赏析:由校园的桂花引出赏花的女孩,设置悬念,引出下 文。桂花是全文的线索)

• (再读原作并赏析) • (第3段) • 鼻子里先是钻进一丝香,一丝甜,正惊疑不定呢,那香,那 甜,突然汹涌起来,奔腾起来,一浪一浪涌过来,把鼻子填满。 又从鼻孔里钻进嘴里,钻进心里,霸道地攻城略池,所向披靡。 • (调动嗅觉,运用夸张、比喻写出桂花的香味,突出特征)

• •
1.文学描写的对象有两个方面:人与物。 2.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 感情。 • 3.物,包括自然景物、器物、建筑物等等,也统称为景物。
轻轻地读,明白“写什么景物”
• 有感情地朗读你们摘抄的丁立梅作品中的景物描写片段吧,注意 圈画关键词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赏析。
• 1.《陌上花开》:陌上花开,陌上花开呀!荠菜花、蒲公英、乳丁草、枸杞子,一 个一个,都像是从贾府里跑出来的小丫头,虽贱命一条,却都体面得很,也是绫罗 绸缎穿着,光华闪烁。 • 2.《栀子花》:一进六月,满树馥郁,像打翻了香料瓶子,整个村庄都染了香。 一朵一朵的栀子花,息在树上,藏在叶间,像刚出窝的洁白的小鸽似的。
5.《花盆里的风信子》:他没有吱声,若有所思地打量着那盆花。桃红的花朵, 像燃烧着的小灯笼,把他黯淡的人生,照得色彩明艳。 6.《晒月亮》:月亮渐渐偏西了,是情深意长的一个回眸。我们的眼睛也不争 气地粘上。邻居二伯显得意犹未尽,说,明天再来听呀,二伯一定给你们讲一个更 好听的。

• •

• 7.《草的味道》:草地上开着或白或紫的花,东一朵西一朵的,像淘气的孩 子,满地乱滚,无秩无序,却有种散漫的天真。 • 8.《桐花落地无声》:黄昏。桐花在教室外静静开着,像顶着一树紫色的小 花伞。偶有风吹过,花落下,悄无声息。几个女生伏在走廊外的栏杆上,目 光漫不经心,看天,看地,看桐花。 • 9.《姚二烧饼》:很古旧的居民巷子,一家挨一家,密密匝匝,这家炒 菜那家香,那家说话这家应,真是和睦而又亲厚。姚二烧饼店就在这条老巷 里,站在店门口往里看,幽深幽深的,跟口老井似的。 10.《跟着一朵阳光走》:午后,我正收拾书桌,突然看到一朵阳光, 爬到我的书上,一朵花似的,喜眉喜眼地开着,又像一只小白猫,蹑手蹑脚 着。 11.《锦溪》:这里的桥,更多的功用,不是用来渡河,而是用来装饰 的,就像独具匠心的主妇,给家人的衣服上,钉上漂亮的纽扣。 12.《放慢脚步》:海堤上的风是很有意思的,有时像吹长笛,有时像 吹短号。
启示五:由外到内写透彻
• (第8段)

秋深时节,浓郁的花香,追着人跑,让你情不自禁被它俘获。 你坐下时,花香趴在你的膝上。你站起时,花香停在你的肩上。 你吃饭时,花香落在你的碗里。你睡觉时,花香伏在你的枕上。 哪里舍得关窗子,由着它们进来,满屋子逡巡。
(用多个动词,拟人化地写出桂花的情味,让花与人形影相 随,既有桂花,也有人物的活动。)
向名家学写作系列
——向丁立梅学写景物
丁立梅作品中高考阅读(不完全整理) 《品味时尚》· 2011年广西柳州市中考
《掌心化雪》· 201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
《书香作伴》· 201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 《挂在墙上的蒲扇》· 2013年广西桂林市中考 《蓝色的蓝》· 2013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 《蓝色的蓝》· 201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
《爱,是等不得的》· 2013年云南省德宏市中考
《秋天的黄昏》· 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 《菊事》· 2014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 《牛皮纸包着的月饼》· 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 《从春天出发》· 201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

丁立梅,笔名梅子、紫色梅子。江苏东台人,教师,中国作 家协会会员,《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等畅销杂志签 约作家。出版作品集《诗经里的那些情事》《风会记得一朵花的 香》《等待绽放》《暖爱》《你在,世界就在》《有美一朵,向 晚生香》等20多部。《春风暖》《有一种爱叫相依为命》《手指 上的温度》《如果蚕豆会说话》《花盆里的风信子》等文章被选 入教材。有上百篇文章被设计成高考、中考语文阅读题。
• (启示四:以景寓理)

师:这三篇文章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主 题。丁立梅说:“尘世中,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我不想在人们 本已沉重的心上再添一份沉重,我愿给人一种慰藉和力量。”那 么我们看看,为什么要写景呢?
• 为何写景物?

在考场作文中,景物描写是很有感染力的。如果用得恰如其 分,一定会为作文增添不少表现力。可以围绕特定时间、特定地 点、特定人物来描写景物。为避免走进杂乱无章的误区,作文要 以人物或主题为核心。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丁立梅又是怎样用景物表现感情的呢?请 结合下面例文回答。
• 簪菜花 • 丁立梅 • (1)清明是春天的一道分水岭,春行到此处,该绿的叶都绿了, 该开的花都开了。随便一搭眼望过去,褐色的大地上,到处簪满 黄花绿草。难怪古人把清明节又叫做踏青节。春光撩人哪,此时 不踏青,更待何时?

• •
启示一:突出特征、注意层次、富有情味
• 什么是写景?

我们选景物时,要有大写作观,世间万物均可入景,如鸟语 花香、日月星辰等。在对其形态、声响、颜色、味道进行描写时, 要突出特征、注意层次、富有情味,不要走辞藻堆砌的误区,那 样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细细地品,明白“为何写景物”
• 清明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那么大了吗?你看上去不像啊。
像?什么才叫像?就像小时写作文,写到母亲,必是皱纹密布的一张脸。黑发里,必是 霜花点点。必是背驼腰弓,沧桑得不得了。必得有一点老态,才叫正常。仿佛到了一定年纪, 非得烙上这个年纪的印记不可。涂红指甲,不可以!穿花裙子,不可以!你因一件好玩的事, 忘情地跳着笑着,不可以!你还拥有好奇、激动、热血,不可以! • 街上的喧腾热闹,都不带你玩了。新奇新鲜的玩意儿,都没你的份了。衣服也只能挑黑 蓝紫的,质不必高,能遮身就行。出门不必装扮,因为没人注目到你身上。时尚的话题,你 没一句插得上。你一边待着去吧,别碍手碍脚的,最好自个儿识趣地,搬把椅子,去太阳下 打打盹。或养只小猫小狗,打发时光。你慢慢、慢慢地退到角落里去,没有人留意你的喜怒 和欢悲,你被世界遗忘,你渐渐的,也被自己遗忘。
• 表面上写葵花,其实是在写祖母,这样虚实结合,由物自然联想 到人,就使葵花具有了象征意义,它象征着祖母美妙而深刻的爱。 这些景物都是为表现祖母形象而服务的。 • (启示三:以景衬人或以物喻人)
• (材料四) • 看海 • 丁立梅 • (1)冬天去海边,以为定是萧条的。其实不。那里的景象,才真正 叫热闹呢。滩涂上,一望无际的,是那种盐蒿,红灿灿一路盛开过去, 每片叶子,都是红的,小红花似的。豆沙红。于是,满灘涂都披上了花 朵朵,娇羞的新嫁娘啊。 • (2)他是在海边长大的孩子,对海的一切,熟悉得如同自己的呼吸。 他能说出海边每一种植物的名字,对海里面的鱼类虾类贝壳类,更是如 数家珍。他掐下一棵盐蒿,问我,你知道猪爱吃这种盐蒿么?我惊奇, 你也养过猪?他说,当然。小时,常跑来海边挑盐蒿,回去用水浸泡, 把咸味去掉,然后煮熟了,猪特别爱吃。

怎样写景物呢?
• 可以运用多种感官、多种修辞、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写出景物的
意趣。没有渗透自己感情的景物描写既是平淡的也是呆板的,我们要赋
予景物生命,写出美感、质感、动感、立体感。 • 由此可知,写景就是人景合一。同学们,我们现在天天读丁立梅的 文章,大量地摘抄,反复地品味,有意识地仿写与创造。假以时日,她 的语言也会渗透到我们心里,枝繁叶茂地生长到咱们的作文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