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一种空调原价是4000,涨价后,又降价,这时的价格是()元.A. 4000元B. 4400元C. 3900元D. 3960元2.算式180×(1+ ),可以解决下面()问题.A. 六年级同学采集植物标本180件,采集的昆虫标本比植物标本少,六年级同学采集了多少件昆虫标本?B. 幼儿园的李厨师准备包180个包子,已经包了其中的,已经包了多少个包子?C. 阳光超市11月的营业额是180万元,12月的营业额比11月增长了,阳光超市12月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3.红花朵数的等于黄花朵数。
把它们的关系写成数量关系式是()A. 红花朵数×(1+ )=黄花朵数B. 红花朵数× =黄花朵数C. 黄花朵数× =红花朵数D. 黄花朵数×(1+ )=黄花朵数4.同一根2米长的绳子,小明剪去了,李东剪去了米,两人剪的相比较,()。
A. 小明剪的多 B. 李东剪的多 C. 一样多 D. 无法比较5.一本书,第一天读了总页数的,第三天读了余下的,那么()A. 两天读的一样多B. 第一天读的页数多C. 第二天读的页数多D. 无法确定6.冬天快到了,服装店进了一批衣服,如下图,男装有几件?正确的列式是()A. (200+32)×B. (200-32)÷C. 200× -32D. 200× +327.食堂新买来一瓶洗洁精,第一周用了,第二周又用了余下的,那么()A. 第一周用得多B. 第二周用得多C. 一样多8.“一堆货物有吨,第一次运走了吨,第二次运走了总数的”。
算式“ × - ”解决的问题是()。
A. 两次一共运走多少吨B. 还剩多少吨C. 第二次运走了多少吨D.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运多少吨9.有两根同样长的丝带,从第一根上先用去,再用去米;从第二根上先用去米,再用去余下的,都仍有剩余。
两根丝带剩余的部分相比,()。
A. 第一根长B. 第二根长C. 一样长D. 无法确定10.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是440000平方米,请你估计一下,它的百万分之一大约相当于的()面积。
A. 教室地面B. 黑板面C. 课桌面D. 文具盒面11.一桶油120千克,用去,还剩多少千克?正确的算式为是()。
A. 120×B. 120÷C. 120×(1- )12.根据“杨树棵数比柳树多”,写出等量关系式,错误的是()。
A. 柳树棵数× =杨树比柳树多的棵数B. 杨树棵数×(1+ )=柳树棵数C. 柳树棵数×(1+ )=杨树棵数D. 柳树棵数+柳树棵数× =杨树棵数二、填空题13.小时的是________小时;18m减少它的后是________米。
14.六年二班有48名学生,其中男生占。
全班有38人报名“周末小志愿者”活动。
这个班报名“周末小志愿者”活动的男生最多有________人,最少有________人。
15.元旦期间同学们布置教室,一根彩带长20米,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米,这时彩带比原来短了________米。
16.一袋面粉重60千克,已经吃了,还剩________千克。
17.________是60m的,吨的是________吨18.一袋瓜子重 kg,卖掉了,卖掉了________千克,还剩________千克。
19.一根长3 m的绳子,如果用去 m,还剩下________m ;如果用去这根绳子的,还剩下________m 。
20.明明读一本320页的书,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第二天应从第________页开始读。
三、解答题21.现对六年级40名学生的每天课外阅读时间进行调查,并绘制如下统计图。
六年级40名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统计图(1)每天课外阅读“0.5至1小时(不含1小时)”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请将统计图画完整。
(2)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________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________%。
(3)每天课外阅读“1.5小时以上”的学生人数比“0.5小时以内”的少 ________。
22.如图长方形A和B的面积分别是20平方厘米和60平方厘米,长方形C的面积比A大,求四个长方形的总面积。
23.鸵鸟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鸟,身高可达2.5米。
一只成年的帝企鹅身高比鸵鸟少。
成年帝企鹅的身高是多少米?24.淮安到南京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从淮安开往南京地,行了全程的,离南京还有多少千米?25.张奶奶养了黑兔子60只,养的白兔比黑兔少,白兔子有多少只?26.先在图中分一分,用斜线画一画,再列式.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公顷,小时耕地多少公顷?【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 D【解析】【解答】4000×(1+ )×(1﹣)=4000×1.1×0.9=3960(元)所以现在价格是3960元。
故答案为:D。
【分析】现价=原价×(1+涨价的几分之几)×(1-降价的几分之几),代入数值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C解析: C【解析】【解答】解:A项中的问题作答时,正确的列式是180×(1-);B项中的问题作答时,正确的列式是180×;C项中的问题作答时,正确的列式是180×(1+)。
故答案为:C。
【分析】A项中,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是:六年级同学采集昆虫标本的件数=六年级同学采集植物标本的件数×(1-采集的昆虫标本比植物标本少几分之几);B项中,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是:李厨师准备包包子的个数×已经包了其中的几分之几=已经包了的个数;C项中,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是:阳光超市12月的营业额=阳光超市11月的营业额×(1+12月的营业额比11月增长几分之几)。
据此列式作答即可。
3.B解析: B【解析】【解答】解:写成数量关系是:红花朵数×=黄花朵数。
故答案为:B。
【分析】以红花朵数为单位“1”,把红花朵数平均分成4份,黄花朵数相当于其中的3份。
4.A解析: A【解析】【解答】2×=(米);;小明剪的多。
故答案为:A。
【分析】总量×对应的分率=具体数量,据此求出小明剪的长度,然后和李东的进行比较,看谁剪的多。
5.D解析: D【解析】【解答】一本书,第一天读了总页数的,第三天读了余下的,差第二天读的情况,无法确定余下的任务,所以无法确定。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大小的比较,根据题意可知,没有告诉第二天读的情况,无法确定第几天读的多些,第几天读的少些,据此解答。
6.C解析: C【解析】【解答】男装:200×-32。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线段图可知,把女装的件数看作单位“1”,男装比女装的少32件,要求男装,用女装的件数×-32=男装的件数,据此列式解答。
7.C解析: C【解析】【解答】解:(1-)×=,所以两周用的一样多。
故答案为:C。
【分析】将整瓶洗洁精看成单位“1”,那么第二周用了全部的几分之几=(1-第一周用了几分之几)×第二周用了剩下的几分之几,然后与第一周用的进行比较即可。
8.D解析: D【解析】【解答】解:×表示第二次运走的数量,×-表示第二次运走的比第一次运走多的量。
故答案为:D。
【分析】第二次运走总数的几分之几×这堆货物的重量=第二次运走的重量,第二次运走的重量-第一次运走的重量=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运的重量,据此作答即可。
9.B解析: B【解析】【解答】解:假设丝带的长度是5米,则第一根剩下:5×(1-)-=3-=(米)第二根剩下:==(米),所以第二根剩下的长。
故答案为:B。
【分析】注意这两个的意义是不同的,不带单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用去了2份;带有单位的表示用去的实际长度。
假设丝带的长度是5米,分别计算出两根丝带剩下的长度即可。
10.C解析: C【解析】【解答】440000×=0.44(平方米),相当于课桌面的面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要求的面积,然后对比各选项的物体面积即可。
11.C解析: C【解析】【解答】一桶油120千克,用去,还剩多少千克?正确的算式为是120×(1-)。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桶油的总量看作单位“1”,已知单位“1”与用去的占总量的分率,要求剩下的质量,依据这桶油的总量×(1-用去的占总量的分率)=剩下的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12.B解析: B【解析】【解答】解:B项中的等量关系式表示的是柳树的棵数比杨树多,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是:柳树的棵数×(1+杨树棵数比柳树多几分之几)=杨树的棵数,然后进行相应的转化即可。
二、填空题13.14;8【解析】【解答】解:512×35=14所以512小时的35是14;18×(1-59)=8所以18m减少它的59后是8故答案为:14;8【分析】求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量×几分之几;求一解析:;8【解析】【解答】解:×=,所以小时的是;18×(1-)=8,所以18m减少它的后是8。
故答案为:;8。
【分析】求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量×几分之几;求一个量减少几分之几后是多少,用这个量×(1-几分之几)。
14.30;18【解析】【解答】解:男生:48×58=30人女生:50-30=20人38-20=18人所以这个班报名周末小志愿者活动的男生最多有30人最少有18人故答案为:30;18【分析】这个班有男生的解析: 30;18【解析】【解答】解:男生:48×=30人,女生:50-30=20人,38-20=18人,所以这个班报名“周末小志愿者”活动的男生最多有30人,最少有18人。
故答案为:30;18。
【分析】这个班有男生的人数=这个班一共有学生的人数×男生占几分之几,这个班有女生的人数=这个班一共有学生的人数-这个班有男生的人数。
报名活动的人数比男生人数多,那么报名活动中最多有男生的人数就是这个班男生的人数;报名活动中最少有男生的人数=报名活动的人数-这个班有女生的人数。
15.5【解析】【解答】解:20×12+12=10+05=105(米)故答案为:105【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出第一次用去的长度把两次用去的长度相加即可求出彩带比原来短的长度解析:5【解析】【解答】解:20×=10+0.5=10.5(米)故答案为: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