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深化认识发展认识理解:认识要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1、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是艰苦的探索过程:(1)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①第一次飞跃: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发挥思考的作用,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②第二次飞跃:把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使之得到修正和完善(2)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①从认识的对象本身看,它的本质的显现可能需要较长的过程②从认识对象所需的客观条件看,主要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实践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们的认识③从认识对象所需的主观条件看,主要是人们原有的认识能力限制着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
2、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认识(无限性):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上的认识,一个方面的认识,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
而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就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运动没有也不可能结束。
(1)深度:认识要不断深化→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①原因:A、复杂事物包含若干层次,整个世界的层次是无限的;B、事物的发展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C、事物发展的矛盾也有一个由表层到深层的暴露过程;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水平制约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人们的每一个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总是有限的。
②含义:认识的深化是指一个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
③在认识深化过程中,认识的深刻程度是相对的,认识要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无限的深化下去。
人们应当把每一次认识中的宝贵因素保留下来,深化到下一步的认识中去,使后次认识比前次认识更深刻,使认识无限地深化下去。
(2)广度:认识要不断扩展→更广阔的领域;更抽象的形式①原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在广度上总是有局限性的,整个世界在广度上则是无限的。
客观事物发展的领域在扩大,新事物层出不穷,不同类型事物,不同领域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和规律,即概括和抽象出整个世界普遍存在的一般东西,就要把认识不断地扩展。
②表现:人们扩展认识,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扩展认识,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的领域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与规律。
(3)进程:认识要不断地向前推移→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向前推移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整个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
从时间上看,一过程向另一过程的推移是无限的;从空间上看,新的事物、新的矛盾不断地涌现出来,需要研究和解决。
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无限性,决定了人们的实践和认识也必然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人们的认识应当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向前推移,不断研究新事物,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3、方法论:(1)社会: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②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三个代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2)个人:学习知识,就是要理解知识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不断深化知识、扩展知识、把知识向前推移的过程①由少到多,由浅入深,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②多问“为什么”:善于提出问题,层层深入,逐渐扩展③面对具体问题的复杂程度、变化状况,要研究、思考,依照它的变化而改变我们的认识课堂练习:一.填空:1。
阅读教材并填表总结:人们应当深化认识、发展认识。
2.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飞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使之得以修正和完善。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若干次反复和提高,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候,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才算结束。
可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3.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认识原因:任何一个具体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______________的认识、____________的认识、______________的认识。
而世界在___________都是无限的,因此,就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运动没有也不可能结束,所以,人的认识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1)认识要不断地深化。
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求:人们应当把每一次认识中的宝贵因素_________________,深化到下一步的认识中去,使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识要不断地扩展。
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类型的事物、不同领域的事物各有其本质与规律。
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求:人们应当_________________,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和各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和规律。
(3)认识要不断地向前推移。
①原因:______________。
②要求:认识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研究新问题,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结论:认识总是要发展的,认识无止境,一切__________________观点都是不科学的。
4.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也同样需要深化、扩展和推移。
例如,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时期推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再推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再到建设_____________的新时期。
5.学习知识也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过程。
一切浅尝辄止、满足现有认识状况的态度,都不符合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
二.选择题:1.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指()A.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B.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受检验C.对事物本质的认识D.认识的高级阶段2.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是()A.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 发挥主观能动性C.占有大量的可靠的材料D.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3认识要不断深化,因为:A、物质世界是无限广大的B、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C、物质世界是多层次的D、物质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4、在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的认识,自1979年起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这一过程告诉我们()A、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正确代替错误的过程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不断深化D、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获得真正正确的认识5、20世纪以来,人们发现了一些新的事实,而经典力学却无法解释。
经典力学只适用于解决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只是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这说明()A、随着认识发展,经典力学已成了过时的理论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在深度上是有局限性的C、不同领域的事物各有其本质与规律D、人们应当不断扩展认识,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6、毛泽东同志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对此我们应当这样理解()A、人们的认识从深度上需要深化B、人们的认识从广度上需要扩展C、人们的认识从变化上必须向前推移D、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三.问答题:请用哲学的有关知识,说明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的必要性。
2019-2020年高二政治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人教版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识记理想的含义、理想的类型。
理解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能力:通过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理解基本观点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觉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选择正确的人生理想目标认真思考。
重点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难点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导入新课: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尤为重要的是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崇高的理想。
一、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1.理想的含义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关于未来的设想,是有实现可能的目标。
抓住两个要点:是“未来的”才需要我们去奋斗;“有实现可能的”,才是理想而不是幻想、空想。
2.理想的分类(1)按理想的性质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别。
A、标准:以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为标准。
B、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想,就是科学的理想;反之就是非科学的理想。
C、崇高理想与庸俗理想:从人民、祖国的利益乃至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理想,就是崇高理想;反之,考虑一己或小家庭的狭隘眼前利益就是庸俗理想。
通常说“有理想”是指科学的崇高理想。
(2)按理想的内容分:有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
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起主要作用。
社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
道德理想是指人们所向往的道德人格,即对做人的标准和道德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工作的向往和追求。
生活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的吃、穿、住、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追求。
(3)按奋斗的时间长短分:分为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如: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