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日月潭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10日月潭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雨天朦胧
集体备课共性意见 (一)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15个生字,量虽不大,但有几个字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见面机会不多。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边读课文边识字,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紧密联系起来,与朗读感悟、观察图画有机地结合起来。

另外,要安排多种活动巩固识字,加强生字的复现,强化记忆效果。

1.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认识“湖、纱、境”。

3.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镜—境。

用镜、境进行扩词练习,帮助区分字义。

4.游戏巩固识字。

5.写字指导。

(1)巩固读音。

要求会写的字中有2个翘舌音的字(展、胜),其中胜、盛同音,建议书写前指导学生反复练读,以巩固读音。

(2)发现规律。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些能帮助认记和正确书写汉字的规律。

如: (二)朗读感悟
本文篇幅短小,但写清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状、名称的由来,描绘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文字优美,如诗如画,读来易使人入情入境。

教学时可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借助挂图或录像,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相信学生能够理解词句,如临其境,感受到日月潭的旖旎风光。

朗读本文要怀着无限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读出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
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识字
三、朗读感悟一、二两段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识字
1.指名学生逐段读课文,教师随机纠正学生
的错误读音。

2.读了课文,你觉得哪些词语最容易读错,
你能像个小老师那样,给全班同学提个醒
吗?
3.出示课文中的词语,采用多种形式读。

(个
别读、比赛读、齐读等)
太阳高照群山环绕风光秀丽树木茂
盛湖水碧绿名胜古迹隐隐约约点点
灯光蒙蒙细雨
4.学习生字。

三、朗读感悟一、二两段
1.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的一、二两段,从这两
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第一段,知道台湾省、台中在哪里。

出示:中国地图。

教师先在地图上指出:台
指名学生逐段
读课文,教师随
机纠正学生的
错误读音。

读了课文,你觉
得哪些词语最
容易读错,你能
像个小老师那
样,给全班同学
提个醒吗?
出示课文中的
词语,采用多种
形式读。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中,即台中市,在台湾中部,周围有很多山;
然后请学生指出日月潭的大概位置。

3.重点朗读感悟:“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
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4.为什么人们把这个大湖叫作“日月潭”?
指名读第二段,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出示填空练习。

日月潭是我国()最大的一个湖。

它在
台中()的高山上。

那里(),(),
周围有许多()。

日月潭很深,湖水()。

湖中央有个美丽
的小岛,叫()。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
北边像(),叫();南边像
(),叫月潭。

2.读词语卡片复习词语。

3.练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名、胜、迹、央、丽、
华、展、现、披”。

小组交流:你怎么记住
这些生字?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比较难
写?
(2)教师范写,重点提示:
出示填空练习
读词语卡片复
习词语。

练习写字。

学生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

作业展示,师生
评议、指正。

三、整体回归,创设情境,积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倒影在湖
水中。

”哪一句读起来更好听,在读中体会
词语“薄薄”、“隐隐约约”的音律美。


识“叠词”。

(4)指导读好叠词,读好句子。

(3)设置陷阱理解词语“隐隐约约”。

老师
看图片质疑: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
倒映在湖水中我怎么没看到。

学生会指出倒
影不是很明显要仔细看才能看到。

从而理解
词语“隐隐约约”。

3.配乐齐读第三段。

4.过渡:如果说清晨的日月潭是一种安静的
美,一种祥和的美,一种“隐隐约约”的美,
那么太阳高照下的日月潭是一种怎样的美?
出示句子“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
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和图片。

(1)学生自由读并说感受。

(2)比赛读。

先请小朋友自己练一练,待会
儿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阳光灿烂”。

(3)通过在这一段中找反义词“朦胧”的方
法理解词语“清晰”的意思。

并给“朦胧”
片。

指导读好叠词,
读好句子
配乐齐读第
三段
学生自由读并
说感受。

比赛读。

先请小
朋友自己练一
练,待会儿我们
来比一比,看谁
读得“阳光灿
烂”。

累运用。

四、指导写字和“清晰”各找一个近义词(模糊——清楚)
(4)齐读。

6.出示句子“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
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
话中的仙境。

”和图片。

7.自由背诵三四段中喜欢的部分。

三、整体回归,创设情境,积累运用。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日月潭风光秀丽,
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2.过渡:是啊,风光秀丽的日月潭吸引了许
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来到了日月潭,你能为他们做小导游吗?你
可以选择一个内容向游客介绍日月潭。

3.学生自由选择介绍的内容,做准备,同桌
之间先练习做小导游。

4.班内交流,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内容出示
相对应的图片。

5.让我们再次去饱览日月潭的秀丽风光,齐
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通过在这一段
中找反义词“朦
胧”的方法理解
词语“清晰”的
意思。

并给“朦
胧”和“清晰”
各找一个近义
词(模糊——清
楚)
齐读。

(教学反思参考2)日月潭
二年级学生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那里有所了解。

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使文本的学习得以拓展,并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三维目标的整合,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整体感知,发现美
(二)层层深入,感悟美
(三)拓展延伸,歌颂美
在朗读、理解之后,我让学生说说你还了解台湾的什么,学生通过课前查找的资料说了一些,这时我也补充了台湾特有的阿里山、蝴蝶、水果等图片资料,使学生对台湾产生了美好的向往。

这时,老师导语“在台湾也住着和你们一样的小朋友呢!让我们隔海相望,和他们说说心里话吧!”孩子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他们的情感再次得以释放。

此时情感价值态度观目标得以落实。

可是,上完了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比如说在课堂评价的实施和运用中,我不能适时地为学生作出最适当的评价。

当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叫日月潭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出了日月潭的形成,由于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就没有及时鼓励他,而是又去叫其他学生了。

通过课后反思,我认识到应该尊重到每一个学生,从鼓励的角度出发,表扬他在课前查找了大量关于日月潭的资料。

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这个学生的表现欲望,而且会使其他学生的信心倍增,积极性提高,从而使课堂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再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当今大力提倡感性语文教学的同时,就更应该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语文素养。

反思自己,由于我的语言比较枯燥,没有把孩
子们带入到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当中,孩子们没有充分地感受到日月潭秀丽的风光,更何谈读出美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