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质人员培训资料

品质人员培训资料


B
39
巡回检验
要求检验员在生产现场对制造工序进行巡回质量检验, 检验员应按照检验指导书规定的检验频次和数量进行 (记录),工序质量控制点是巡回检验的重点,检验
员必须把检验结果标志在工序控制图上 巡回检验对检验员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检验员应
发挥职能作用的检验方式
B
40
巡回检验
检验员应积极主动帮助工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意识,分析质量原因提高操作技术。

目的是为下批生产做好生产技术准备,保证下批生产时 较好的生产技术状态
末件检验由检验员和操作人员共同进行,检验合格后双 方应在“末件检验卡”上签字
B
42
成品检验(OQC)
成品检验:是考核半成品或成品质量是否满足设计
规范标准的重要手段;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和规定进行 ,禁止不合格零件投入装配,只有在程序中规定 的各 项活动园满完成,有关数据、文件齐备并得认可后,
状态
意义:并不是单纯剔出不合格品,还应看到工序检验 在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积极作用
B
37
工序检验的三种形式
首件检验 巡回检验 末件检验
首件检验:指每个生产班次刚开始 加工的第一个工
件,或加工过程中因换人、换料、换活及换工装、调 整设备等工序条件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 大批量生产“首件”指一定数量的样品
或主管同意,或用户提出需求,可转为放宽检查
B
26
调整型抽样方案
放宽 检验转为正常检验(以下任一条件满足即可转) :
㈠出现一批不合格,㈡一批为附加条件合格㈢生产过 程不稳定或中断,㈣:检查人员或主管认为或其它条
件证明有必要恢复正常检查
加严检查转为暂停检查:从加严开始,连续不断10批 停留在加严检查时,由加严检查转为暂停检查
B
13
管理技能
品质人员有管理科学的知识, 并能将其付诸实践。如怎样组织人力 、物力进行卓有成效的品质活动,如 何成功地制定品质工作计划,如何为 实现品质目标而工作等。
B
14
协调技能
品质人员不仅要具备独立工作管理 的技能,还具有与其它员工配合相互协 调的技能。
如:与生产管理人员、销售管理人 员的配合,各品质工作环节间的配等
下工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
B
5
预防的职能
检验获得的信息和数据,为质量控制 提供依据;进而为发现生产过程中质
量问题的所在 通过检验能及时早发现问题,并找出 原因及时排除,预防减少不良品的产

B
6
报告的职能
把在检验工作中搜集的数据情况 做好记录,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及时 地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告,为改进设 计、提高质量、加强管理提供必要的
质量信息和依据
B
7
保证、预防、报告职能 —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产品制造: 事先预防 综合分析 重视质量 做好检验
B
8
质量管理
人人搞好本职工作,人 人关心质量,用最经济的手 段生产用户最满意的产品。
B
9
质量检验的重要性
检验三项职能中最重要的职能
把关的职能
最基本的职(能)责 根据质量标准要求(三不原则)
29
按检验质量特性值特征划分
计数检验 计量检验
计数检验:适用于质量特性值为计点值 (缺陷数)或计件值(不合格品数)的场
合 计量检验:适用于质量特性值为计量(强
度、尺寸等)的场合
B
30
按检验方法特征划分
理化检验 感官检验
理化检验:应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依靠量具仪器
及设备装置等对受检物进行检验;精度高、误差小。
不接收不良品 不生产不良品 不流出不良品
B
10
质量检验的重要性
目前不少企业质量管理、检验工 作的基础十分薄弱:(表现在)
检验机构不健全 检验手段比较落后 标准化工作尚不完善 检验力量相当薄弱等等
B
11
二.品质员的基本要求
品质部门所需员工的基本要求: 职能技能
管理技能
协调技能
B
12
职能技能
指掌握和管理各种品质技术的才 能,它是以所在岗位的具体环境要求 来决定的。
数检验在经济上得不偿失
B
20
全数检验用于下列场所
精度较高的产品和零部件 对后续工序影响较大的质量项目
质量不太稳定的工序 需要对不合格交验批次100%重检及
筛选的场合
B
21
抽样检验
是按照数理统计原理预先设计的抽 样方案,从待检总体(待检产品或一个生 产过程等)取得一个随机样本,对样本中 一个体逐一进行检验,获得质量特性值的 样本统计值,并和相应标准比较,从而对 总体质量作出判断(接受或拒收、受控或
优秀品质员培训
●质量检验工作的职能 ●质量检验员的基本要求 ●质量检验方式与基本类型 ●质量的工作方式与技巧
B
1
品质人员的岗位
IQC:IQC是进料检验员
FQC:FQC是最终检验员
IPQC: IPQC是制程(过程)检 验员

QA:是品质稽核员
QE :品质工程
B
2
优秀品质员任职要求
品质业务与工作职责 品质员任职资格要求 优秀品质员必备才能 优秀品质员工作细节
标准型抽样方案:保护生产、使用方利益,预先限制 生产方风险的大小而定的抽样方案。
挑选型抽样方案:是对经检验判为合格的批,只要替 换样本中的不合格品;而对于经检验判为拒收的批,
必须全检,并将所有不合格品全替换成合格品
调整型抽样方案:由一组方案(正常方案、加严方案 和放宽方案)和一转移规则组成,根据过去的检验资 料及时调整方案的宽严,控制质量波动,并刺激供应 商主动、积极地不断改进质量(适用于连续批产品)
首件(批)样品检验和成批进料检验
B
32
进料检验
首件(批)样品检验
首件(批)样品检验 是需方对共方提供的样品的鉴定检验认可,有代表
性,进料比较基准。 适用于: 供方首次交货
供方产品设计或结构有重大变化 供方产品生产工艺有重大变化
B
33
进料检验
成批进料检验
成批进料检验
是对按购销合同的规定供方持续性后继供货的正 常检验
的抽检
B
35
成批进料检验(检验方法)
接受抽样检验 对正常的大批量进料,可根 据双方商定的检验水平及抽样方案
,实行抽样检验
B
36
工序检验(IPQC)
目的在加工过程中防止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 格流入下工序
检验在制品是否达到规定质量要求,检定影响质量的 主要工序因素(5MIE),判定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
检验的数量特征划分: 全数检验 抽样检验
按检验的质量特性划分: 计数检验 计量检验
B
19
全数检验
对待检产品批次100%地逐一进行检验
缺点:
工作量大、周期长、成本高、人员设备较多,难 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要求;受检个体太多,标准降低 、检验项目减少,削弱检验工作的质量保证程度;鉴 别受各种因素影响—差错不可避免,问题更突出,错 漏检客观存在;全数检验的结果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 可靠;不能适用破坏性检验费用昂贵的检验项目;批 量大,但出现不合格品不会引起严重后果的产品, 全
失控等)
B
22
抽样检验的缺点
在判断为合格的总体中,会混杂一些不合格品;或反 之
抽样检验的结论是对整批产品而言,因此错判造成的 损失往往很大,抽样方案可以减少和控制错判风险,
但绝对不能避免。
适用于全数检验不必要的、不经济或无法实施的场合, 应用非常广。
B
23
质量检验的方式(分类)
按抽样方案的制定原理划分:
首检制度是一项迟早发现问题,防止系统性质量因素 导致产品成批报废的有效措施
B
38
首检三检制
*操作者自检,再由班组长或质量员复检,最后由检 验员专检;首检是否合格,应由专职检验员认可并打
上规定的质量标记,做好首件检验记录 无论如何,首件未经检验合格,不得继续加工或作业
检验人员必须对首件的错漏检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感官检验: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对质量特性、特征作
出评价和判断,依赖检验员的经验。
B
31
质量检验的基本类型
进料检验 工序检验 成品检验
进料检验(IQC): 对外购物料(原材料、辅料、外购件、外协 件及配件等入库前的接受)的质量验证
检验程序: 按规定的检查内容、方法、数量严格检查(
专职质检员) 进料检验分
根据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实施核对性的检查
两种检验方法:
分类检验法 接受抽样检验
B
34
成批进料检验(检验方法)
1 分类检验法 2 接受抽样检验法
分类检验法:
外购物料按其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和可能发生缺陷的 严重性分A、B、C三类
A类:关键 严格全项检查 B类:重要 对必要的质量特性全检或抽检 C类:一般 可凭供货质量证明文件验收,或作少量项目
产品才能准许发出。 成品检验需要模拟产品的客户使用条件和运用方法, 合同条件下由客户及指定的第三方对产品进行验收,
必要时供方应向客户提供有关质量记录
B
43
成品检验(OQC)
成品质量的完工检验有两种: 成品验收和成品质量审核(客户参
与和认可) 成品检验可以是全数检验或抽样检验,视
产品特点及工序检验的情况而定
B
15
品质控制手段
品质检验 可靠性试验 工序质量控制
B
16
三. 质量检验的方式与基本类型
质量检验的主要任务:是鉴别产品或零部 件、外购物料等的质量水平,确定其符合
程度或能否接收
B
17
产品检验的方法
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结构性检验、特 性检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