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洁生产标准(兰炭行业)编制说明

清洁生产标准(兰炭行业)编制说明

《清洁生产标准半焦行业》编制说明1 概况1.1新疆半焦工业发展现状根据新疆有关部门的资料,全疆预测煤炭资源总量2.19万亿吨,占全国40%以上。

全疆共有阿尔泰、准噶尔、天山、塔里木和昆仑5个含煤区、27个含煤盆地(含煤坳陷)、57个煤田(煤产地、煤矿点),其中预测资源量超过100亿吨的煤田有24个,约占预测总资源量的98%。

预测资源量超过1000亿吨的煤田有准东煤田、沙尔湖煤田、伊宁煤田、吐鲁番煤田、大南湖一梧桐窝子煤田等5个煤田,约占预测总资源量的60%。

新疆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的乌鲁木齐、昌吉、塔城、伊犁、吐鲁番、哈密及巴州等地(州、市),其资源量约占预测资源总量的94.7%。

南疆四地州(阿克苏、喀什、克州、和田)仅占煤炭资源总量的2%,而且主要集中在阿克苏地区,其他三地州仅有一些零星的煤矿点,其资源量仅占煤炭资源总量的0.03%。

煤炭资源南北疆的空间分布极不均衡。

从资源赋存垂向分布分析:1000米以浅资源量占总量的58.3%,其中300米以浅及300—600米资源量较少,分别只占总量的11.4%和17.5%,600~1000米资源量最多,占总量的29.4%;1000—1500米、1500—2000米,分别占总量的22.9%和18.8%。

截至2006年底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625亿吨,仅占全疆预测源总量的7.42%,位居全国第4位。

地质勘查工作严重滞后。

新疆煤种主要以中低变质的长焰煤、不粘结煤和弱粘结煤为主,其次为中变质的气煤、肥煤和焦煤。

低变质的褐煤和高变质烟煤、无烟煤仅在部分矿点有分布。

新疆煤种较齐全,煤质优良。

预测资源总量中煤质灰分低于25%的约占95%,低于15%的约占47%,低于10%的约占16%。

硫分低于1.5%的约占96%,低于l%的约占80%。

新疆炼焦用煤资源相对较少,可供炼焦的气、肥、焦、瘦煤预测资源量4161亿吨,仅占资源总量的19%,属相对稀缺资源。

从而限制了新疆焦炭大发展。

但半焦的生产是以不粘煤、弱粘煤、长焰煤等为原料,而这种煤质资源在新疆非常丰富,为新建半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由于国内半焦生产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加上国内土法炼焦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半焦行业面临被取缔的局面。

随着国家对焦化行业的淘汰整合以及国内半焦技术的发展,国家也出台了新的焦化行业的准入条件,给半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所以新疆也逐步引进国内目前比较先进的半焦生产技术,但目前还不成规模。

1.2新疆半焦工业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就目前新疆运行的半焦工业来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1)生产规模小部分兰碳企业的生产规模低于60万吨,不符合兰碳行业的准入条件。

(2)技术力量缺乏,技术引进缓慢,工艺路线单一等问题由于新疆兰碳行业的起步较晚,在当地也为进行相关的技术研究,技术工艺基本上是引进内地煤炭企业比较发达的省份如陕西、山西等。

而且引进速度也较缓慢,工艺路线也较单一。

(3)尾气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新疆现有的大多兰碳企业对剩余煤气没有做到综合利用,基本上都是送往火炬燃烧,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新疆半焦工业应该遵循下列路线稳步发展:(1)稳步进行关闭小规模半焦企业,通过整合,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组建节约型、清洁型、循环型、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半焦企业或企业集团,实现半焦产业优化升级。

(2)同时配套建设煤气发电等综合利用项目,实现尾气等资源的全部综合利用。

2.标准编制的必要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新疆的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新疆已经进入了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阶段。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处理好加强环境保护与推进跨越式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摆在新疆人民面前一项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而又十分紧迫现实的问题。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2010年5月26日,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新时期、新阶段要“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

必须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道路。

但是新疆的跨越式发展主要依靠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化工,半焦生产是煤化工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半焦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在新疆拟建的半焦企业比较多,国家还没有出台半焦的清洁生产标准,参考炼焦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因工艺差别较大而依据不充分。

陕西省虽然已经发布了相关标准,但陕西省与新疆的环境差异较大,煤种煤质也有差别,为了能够更好,更有效地考核新疆的半焦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减轻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制定新疆的地方标准就显得很有必要。

3 标准编制过程2009 年9月新疆环境保护厅和新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提出编写《清洁生产标准半焦行业》的计划,同时组织人力准备编写工作,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咨询相关专家及现场调研的基础上,2010年1月编写出《清洁生产标准半焦行业》初稿并向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提交了关于申请发布《清洁生产标准半焦行业》地方标准的报告。

2010年3月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科技处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上报了新疆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写《清洁生产标准半焦行业》的申请,最终,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新质技监标函[2010]10号文件将本标准列为2010年度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即准予编写《清洁生产标准半焦行业》。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做出批示:要求新疆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尽快完成。

评估中心随即组织完成了《清洁生产标准半焦行业》并组织专家进行了研讨。

会后根据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组织对《清洁生产标准半焦行业》作了修改。

4 指导原则(1)符合清洁生产的思路,体现生产全过程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促进半焦行业向生产清洁型、技术先进型发展;(2)针对典型工艺设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选取能基本反映半焦企业的总体生产状况的典型工艺,从而避免针对某一单项技术建立技术要求;(3)对难以量化的指标,不宜设定基准值,但应给出明确的限定或说明;(4)力求实用和可操作,尽量选用半焦行业和环保部门常用的考核指标,以易于企业和审核人员的理解和掌握;(5)要符合产业政策和焦化行业准入要求;(6)标准值设定时应考虑国内的现有技术水准和管理水平,并要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同时考虑到今后进行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公告制度,将技术要求划分为三级:一级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清洁生产领先水平。

企业的生产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各项指标要求均达到国内同行业清洁生产领先水平。

二级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企业的生产行为,较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各项指标要求均达到国内同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指标: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企业的生产行为,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各项指标要求均达到国内同行业清洁生产平均水平。

同时,所有企业的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

5 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6 制定本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6.1 制定本标准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6.2 制定本标准的主要参考资料(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焦化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产业〔2006〕328号)(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工业[2006]1350号(5)工业和信息化部《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6)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2009)(7)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2-2008)(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9)铁合金用焦炭(YB/T034-92)(10)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1996)(11)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1992)(12)陶瑞.新疆煤炭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西北煤炭;2007(5)3:7-9 (13)杨中林,汤鹏,毛晓歌.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析.中州煤炭;2008,6:36-377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7.1 本标准的使用目的本标准的使用目的在于指导和推动半焦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

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资源的利用及节能、降耗、节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

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

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风险。

清洁生产目标的实现将体现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保证自治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7.2 本标准的指标分类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结合半焦行业特点,半焦行业清洁生产指标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消耗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指标、产品指标、废物产生与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要求等五项指标。

本指标体系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部分,凡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采用定量评价,以减少人为的评价差异。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政策选取,包括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行业发展规划等,用于定性评价企业对国家、行业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清洁生产实施程度。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具有共同性、代表性的能反映“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轻污染、增加效益”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量化评价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水平。

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指标为普遍性、概括性的指标,包括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废物产生与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要等五项指标。

第二层次指标为反映煤炭企业清洁生产特点的、具有代表性的、易于评价和考核的指标。

第二层次指标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7.3指标确定的依据7.3.1实地调研实地调研了圣雄集团、新疆鸿基焦化厂、新疆沈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沙湾恒巍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吉鑫煤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吉木萨尔县金正能源有限公司、奇台县鑫顺煤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天兴兰炭有限责任公司等8 家兰碳项目炭化炉的生产工艺、设备装备水平、生产管理水平和排污环节等,认真查阅了生产运行记录,包括生产能耗、物耗等各项炼焦技术指标和生产管理情况,从本标准六类指标出发,全面、系统地了解半焦生产的各个环节。

7.3.2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本标准中污染物产生值,除了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外,重点参照了5个半焦厂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数据。

7.3.3相关资料的检索、查新通过查新、检索国内及疆内半焦生产状况,包括国内半焦行业已有的研究成果、实测数据、公开报道、刊登的论文、资料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