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肥胖症课件PPT课件

肥胖症课件PPT课件



▪ 视网膜病变:病史超过10年

视力减退、失明
.
12
▪ 3.神经病变:感觉异常 麻木 蚁走感, 瘙痒,尤其女性外阴瘙痒可为首发症状。
▪ 其他
.
13
糖尿病眼
.
14
糖尿病足
▪ 末梢神经病变 ▪ 供血不足 ▪ 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
.
15
警惕无症状性糖尿病
▪ 1、定期进行检查,尤其40岁以上的中老年 人必须定期查血糖,饭后血糖。
.
44
预防
▪ 从小抓起: ▪ 每日钙摄取量,青少年约1300毫克、成年
女性约1000毫克。
▪ 1、饮食中须有足够的维生素D及矿物 质锌、锰、铜等,才可防止骨质流失。 2.多喝牛奶及食用乳制品。
.
45
▪ 3.低盐低脂肪饮食,因过高的盐分和脂肪,会 影响钙的吸收.
▪ 4.醋有助钙的吸收,可适量添加於食物中。 5.少吃过甜的食物,因糖分也会影响钙的吸收 6.平时少喝酒、抽烟,以免降低体內雌激素,
▪ 血糖生成指数: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后在血 液中形成的水平。消化吸收较慢的碳水化 合物具有较低的血糖生成指数。
.
23
▪ 如:
▪ 花生 14 雪魔芋 17 大豆 18 苹果汁 41 柚子 25
.
24
体育锻炼
▪ 根据年龄,病情,体力,有无并发症 ▪ 注意低血糖反应 ▪ 运动量 ▪ 持续时间
.
25
▪ 胰岛素治疗的监测及护理
▪ 老年和绝经期妇女的常见病 ▪ 致残,致死
▪ 髋骨骨折
.
29
.
30
▪ 骨量减少 ▪ 骨微结构破坏 ▪ 骨脆性增加 ▪ 骨强度降低 ▪ 易骨折
.
31
▪ 一.原发性 ▪ 1.绝经不久(51~65岁) ▪ 快速骨丢失
▪ 2.老年性(65岁以后) ▪ 老年 慢性钙缺乏,骨形成不足
.
32
▪ 二.继发性:如继发与甲亢,糖尿病,药物如 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等及其他因 素所致。
.
35
▪ 4.内分泌 ▪ 5.运动和体力活动
.
36
.
37
表现
▪ 1.疼痛 ▪ 腰背痛,膝关节,肩
▪ 2.骨折 ▪ 髋骨 桡骨
▪ 3.椎体:驼背 矮小
.
38
▪ 骨质疏松常见骨折
骨质疏松症
.
39
.
40
.
41
▪ 压疮
.
42
.
43
治疗
▪ 1.钙剂和维生素D ▪ 补钙过多:便秘 泌尿系结石
▪ 2.雌激素 ▪ 绝经期后 个体化 ▪ 禁忌:雌激素依赖的肿瘤 (乳腺癌) ▪ 雌激素可能促进的肿瘤(肝 肾肿瘤)
多食
饥饿
7
多尿
皮肤干燥
视物不清
.
疲倦
7
表现:三多一少
多尿:次数增多,尿量也增多,24小时可达 20多次,尿量可达2~3升之多
▪ 多饮:尿多使体内的水分减少,口渴。 ▪ ▪ 多食 :进食次数和进食量都明显增多。
.
8
▪ 体重减轻:由于体内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 分解增加,蛋白质合成不足,分解加快等, 均可引起消瘦,
妨碍钙的吸收。
▪ 7.避免过度节食
.
46
▪ 日常生活中,也要留意以下保健— 1.多晒太阳,使皮肤维生素D合成增加,
有利于钙质的吸收。 ▪
2.适量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 增加骨密度。
▪ 跳跃运动
.
47
手 ▪ 公共卫生问题 ▪ 原因复杂
.
3
分型
▪ 1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 ▪ 儿童 青少年 成人 ▪ 遗传易感性
▪ Ⅱ型糖尿病 ▪ 胰岛素抵抗\分泌缺陷
.
4
Ⅱ型糖尿病
▪ 成年人 ▪ 遗传易感性 ▪ 老龄 ▪ 营养 ▪ 中央型肥胖 ▪ 体力活动不足 ▪ 应激(压力)
化学毒物
.
5
.
6
糖尿病的症状
.
26
骨质疏松症
.
27
▪ 世界范围的的健康问题。
▪ 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 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
▪ 我国一直被认为是老年人特有疾病的骨质 疏松症,
▪ 实际上在儿童时期就已存在。
.
28
骨质பைடு நூலகம்松
▪ 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 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
▪ 三.特发性:青少年 (家族史)
.
33
骨质年龄退化表
骨骼 迅速成长
骨骼 持续发育
35岁骨骼 停止成长
骨骼流失 变得脆弱
骨质太低 可能引发骨折
.
34
相关因素
▪ 1.年龄 性别 女性>男性
▪ 2.营养:
▪ 有利:钙 维生素D,磷
▪ 危险:高蛋白 高膳食纤维

吸烟 酗酒
▪ 3.种族与遗传 ▪ 白种人>黄种人
.
20
饮食
▪ 1.总热量:体重 工作性质 ▪ 基础 ▪ 2.碳水化合物50~60% ▪ 3.蛋白质:15% ▪ 1/3动物蛋白质 ▪ 4.脂肪:30%
.
21
▪ 5.维生素 A \ B\ C ▪ 维生素C防止血管病变 ▪ 维生素A抗氧化
▪ 6.膳食纤维:降低餐后血糖
.
22
▪ 7.合理分配: ▪ 1/5 2/5 2/5 1/3 1/3 1/3 ▪ 应用胰岛素加餐 ▪ 加餐的主食 从正餐中扣除
糖尿病
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以糖, 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综合征,
基本特征是长期高血糖。
.
1
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
危害:损害全身多个系 统,主要心血管系统。。 糖尿病人抵抗力减弱 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 感染。如肺结核、疖、 痈等。
.
2
▪ 常见病 ▪ 多发病 ▪ 仅次于癌症、心脑血管病的人体第三大杀
.
17
治疗 护理
▪ 早期 ▪ 长期 :持之以恒 ▪ 综合 ▪ 自我监测血糖 ▪ 注射
.
18
▪ 1.一般:日常生活自我管理 ▪ 生活规律 戒烟 戒酒 卫生 ▪ 2.饮食 ▪ 3.体育锻炼 ▪ 4.药物治疗:个体化 ▪ 5.糖尿病病情,并发症监测
.
19
▪ 糖尿病并发症的自我监护 ➢低血糖 ➢心脏病和中风 ➢眼部监护 ➢肾脏保护 ➢足部护理 皮肤护理
▪ 2、无明显糖尿病症状,仅出现合并症, 如突然视物模糊,视力障碍,周身皮肤瘙 痒或反复起疖子,频繁的尿路感染,四肢 麻木或疼痛,脑血栓、意识障碍及昏迷等
.
16
检查
▪ 1.空腹(FPG)血糖>7mmol/L ▪ 正常 <6mmol/L ▪ 8h没有进食
▪ 2.餐后2h血糖>11.1mmol/L ▪ 症状 ▪ 两次血糖异常
.
9
并发症
▪ 急性:
▪ 1.昏迷
▪ 感染:疖

皮肤真菌感染

真菌性阴道炎
.
10
▪ 慢性: ▪ 1.大血管病变:粥样硬化 ▪ 与LDL水平呈正相关 ▪ 主动脉 冠状动脉 肾动脉
▪ 下肢动脉病变:疼痛 感觉异常 ▪ 供血不足:坏疽
.
11
▪ 2. 微血管病变
▪ 糖尿病肾病:
▪ 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是Ⅰ型糖尿病死亡 的主要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