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不易去除危险因素 可去除危险因素 合计
15 96 111
表7—5 单项危险因素对男性健康状况的影响 危险因素 饮酒 吸烟 缺乏常规体检 常感压抑 常生闷气 血压高 缺乏锻炼 危险强度(岁) 1.73 0.84 0.33 0.94 0.89 0.34 0.07 危险频度(%) 44.78 60.70 83.08 17.91 12.44 11.44 43.28 危险程度(岁) 0.77 0.51 0.27 0.17 0.11 0.04 0.03
2.判断健康危险因素的标准: ①关联的时间顺序 按照前因后果的时间顺序要求,健康危险因素必须出现在 疾病发生之前,二者的出现应符合一定的时间顺序。 ②关联的强度 一般来说,健康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关联的强度越大,则健康 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就越大。 ③暴露与疾病在分布上的一致性 是指对危险因素的暴露分布与疾病在不同人 群之间的分布存在着共变关系。 ④健康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发生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⑤关联的合理性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关联的解释与现有理论知识不矛盾, 符合疾病的自然史和生物学原理;二是研究者和评价者基于自己现有知识水 平和信念所做出的关于假设把握度的主观评价。 ⑥实验证据: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实验研究数据的支持。
单项危险程度=危险强度*危险频度
◦ 重点疾病:疾病别危险因素降低程度

局限性
◦ 人群数据较难收集; 病因复杂;社会环境因素 未纳入;分析模型受限
WHO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概述


1.危险因素暴露率(prevalence of risk):暴露于某 一健康危险因素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2.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暴露于某一危险因素 人口与非暴露人口患某种疾病的比率。 3.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暴 露于某一危险因素人群中患病的比率。 4.归因疾病负担比(attributable burden):由于过去 的暴露而导致的疾病和损伤的负担比。 5.可避免的疾病负担比(avoidable burden):如果将 目前的危险因素暴露水平降低到某种假设的暴露水 平的话,可以避免的疾病和损伤负担比。
(五)将对危险因素间联合作用的评价纳入健康 危险因素评价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危险评价方法 (一)WHO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计算方法
源于先前危险因素暴露水平的T0 点的疾病负担比=a/(a+b) 在T0点使危险因素下降50%后 Tx点可避免的疾病负担比= c/(c+d) a=归因于先前危险因素暴露水 平的T0点的疾病负担 b=不能归因于先前危险因素暴 露水平的T0点的疾病负担 c=在T0点危险因素下降了50% 后Tx点可避免的疾病负担 d=尽管在T0点时危险因素下降 了50%,在Tx点仍存在的预期 疾病负担
慢病自然史 (Robbins & Hall)
阶 无危险 出现危险因素 致病因素出现 段 特 不存在危险因素 出现危险因素 ,对人体 危害作用不易被检出 危险因素转化为致病因素 症状出现,形成可逆的形 态功能损害,理化手段可 发现异常 症状和体征明显,阻止危 险因素作用,一般也不易 改变病程。 症状加剧,丧失生活和劳 动能力 点 对 策 保持,健康教育防止危险因素出现 检测或调查发现危险因素 停止危险因素的作用,可阻止疾病 的发生 早检、早治,阻止危险因素作用, 可能使病程逆转。
a 暴露于某种危险因素的人群与没有发生暴露的人群相比,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b 疾病归因于某种危险因素的百分比 c 归因于这种疾病的DALYs 图表显示了两个例子: ―60%流行频率的危险因素可以使疾病风险增加3倍,所以这种疾病有55%的原因可归因于这个 危险因素,如果疾病共导致250万DALYs,就有138万DALYs归因于这个危险因素。 ―20%流行频率的危险因素可以使疾病风险增加18倍,所以一种疾病有77%的原因可归因于这个 危险因素,如果该疾病导致100万DALYs,就有77万DALYs归因于这个危险因素。
(二)如何选择和确定健康危险因素 1.选择参考 WHO报告是基于以下考虑来选择和确定健康危险因素:
①对全球具有潜在影响的因素是导致疾病负担增加的主要因素。具 有较高的流行率或能够在很大程度增加主要疾病死亡或残疾的风险。 ②因素与健康结果之间存在高度因果关联性。 ③危险因素具有潜在可干预性。 ④危险因素的选择范围既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宽。 ⑤有比较完整的危险因素分布以及危险因素和疾病关系方面的数据 资料。

心理行为危险因素 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第二节 HRA 的计算方法

HRA 所需的资料
◦ 当地性别年龄别的疾病死亡率(当地该年 龄组最重要的,并具有确定危险因素的 10~15种疾病) ◦ 个人健康危险因素 ◦ 计算危险分数的有关资料
HRA 的步骤

自创性危范例
状况 实际年龄 评价年龄 增长年龄 综合评价
1
40
50
49
难以改变的 危险因素型 自创性危险 因素型 一般性 危险型
2
40
50
42
3
40
42
41
4
40
35
34
健康型

群体评价
◦ 不同人群的危险程度 ◦ 危险因素的属性 ◦ 分析单项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收集资料
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 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存在死亡危险 计算评价年龄 计算增长年龄
◦ 当地各性别、年龄组前10、15位死因;个体危险因素 ◦ 个体所具有的危险因素相当于人群平均水平,危险分数为1.0
◦ 危险分数单独或联合作用下,某病可能发生死亡的危险程度 ◦ 按个体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计算的预期死亡概率求出的年龄 ◦ 采取可降低危险因素的措施后计算得到的死亡概率算出的一个 相应年龄

危险因素降低程度
第三节 HRA评价的应用
个体评价 目的
◦ 了解危险因素对寿命可能影响的程度及降低危险 因素之后寿命可能增长的程度

方法
◦ 根据个体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三者之 间的关系

评价方式:个体定性、单项危险因素对个体 预期寿命可能影响的程度、危险因素危险程 度降低量。
健康型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第一节 概 述



Health risk factors:能使健康不良后果(疾病、死亡) 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增加的因素。 Health risk factors appraisal,HRA: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 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 术方法。 研究人们在生产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 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对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程度, 通过改变生产和生活环境,改变人们不良的行为生活 方式,降低危险因素的作用,可能延长寿命的程度。 目的:促进人们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 素,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人群健康水平。
症状出现
体征出现 劳动力丧失
改善症状和体征,推迟伤残和减少 劳动能力的丧失 康复治疗
健康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的特点
◦ 潜伏期长 ◦ 特异性弱 (一因多果,多因一果) ◦ 联合作用明显 ◦ 广泛存在
危险因素的种类

环境危险因素
◦ 自然环境:生物性危险因素、物理化学危险因素 ◦ 社会环境:失业、贫困、竞争、压力
HRA产生和提出(美国)

死亡率(/10万)
1900年 1970年
Dr. Lewis C.Robbins 提出
(慢性病患者 健康人群)
传染病 慢性病
死亡原因
增长率

650 350
20 690
-97% 97%
Robbins 和 Hall 《怎样开 展医学前瞻》:根据危险 因素程度定量研究慢性病 发病及死亡概率的原理和 方法。(理论基础)
基本概念
关注的重要领域 (一)将比较对象进行标化并统一对健康结果的测量单 位
(二)应将健康保护性因素的评价纳入到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之中 (三)应包括对直接健康危险因素和间接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
(四)将群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与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相结合 目标:将倡导健康行为和降低疾病风险的观念纳入社会规 范,以期达到降低全社会健康风险而不仅仅是降低部分高 危人群健康风险的目标。 方法:WHO通过比较改变人群暴露分布所产生的疾病负担 变化来测算针对全人群实施风险干预的效果。改变前是指 目前观察到的危险因素分布所导致的疾病负担,改变后则 是指期望的或假设的危险因素分布所导致的疾病负担。
表 7-6 某县农村不同危险水平的人群构成 男 危险水平 危险组 一般组 健康组 合计 人数 40 24 3 67 % 59.70 35.82 4.48 100.00 人数 3 17 60 80 女 % 3.75 21.25 75.00 100.00
表7-4
不同性别人群危险因素的属性 男 人数 % 13.51 86.49 100.00 人数 78 33 111 女 % 70.27 29.73 10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