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
什么因素有关。
三、教学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预习提纲:(预习要求:根据预习提纲,仔细阅读课本P32—P35相关内容,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将答案写在题目下面的空白处。
)
1、声音有哪几个特性?
2、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什么叫频率?它的单位是什么?
3、响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音调
探究1: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一: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第一次伸出桌边大约1/3,第二次伸出桌边2/3;两次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振动的快慢。
思考:哪一次振动的快,哪一次音调高
活动二:将硬纸片从梳子齿上划过,第一次较慢的划过,第二次较快的划过,注意听它两次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的不同。
思考:哪一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你的发现是:
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 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_______;
频率越低,音调越______ .
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单位___________(符号Hz)
物体的振动频率与发声体的形状有关,一般而言,大而长的物体振动频率低,小而短的物体振动频率高;物体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物体越薄、越细,振动频率越高。
想想议议
印度洋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到2005年1月10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这次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15.6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然而救援人员当时在清理海滩时却几乎没发现除了人类以外其他动物的尸体,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读一读P34小资料“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范围”,聪明的你就会明白。
)
问题: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探究2、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有什么不同?(提示:可在鼓上撒纸屑,观察纸屑的跳动高度)|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
总结结论:
响度:决定于_____________ 的大小。
_________ 越大,响度越大;___________ 越小,响度越小。
思考:响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想一想如果你要喊住你前面的同学,是他离你近的时候他容易听到的你的喊声,还是他离你远的时候?这说明什么呢?
结论:响度的大小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音色
游戏:
(1)耳朵“辨”乐器。
请同学们辨别是何种乐器演奏的。
(2)耳朵“辨”人。
结论:不同乐器,不同的人,声音各有特色,我们也称之为音色不同。
音色: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四,师小结。
五,当堂检测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