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际会计》第2章会计模式通论讲解
《国际会计》第2章会计模式通论讲解
2.4.1 缪勒创始的分类
缪勒的分类主要以公认会计原则为标志,根据主观判 断,辨别出10组不同的会计实务体系。
10个组别如下: (1)美国/加拿大/荷兰; (2)英联邦(不包括加拿大);
(3)德国(当时为联邦德国,下同)/日本; (4)欧洲大陆(不包括联邦德国、荷兰和斯堪的纳维 亚各国);
(5)斯堪的纳维亚各国; (6)以色列/墨西哥; (7)南美洲; (8)近东和远东的发展中国家; (9)非洲(不包括南非); (10)共产主义国家。
2.1.2 文化因素对会计模式形成 和发展的影响
1)霍斯蒂德的四种国家文化维度: (1)个人主义; (2)权力距离; (3)不确定性规避; (4)阳刚之气。
2)盖瑞的连接文化和会计的架构
(1) 职业主义,相对于法律控制: (2) 统一性,相对于灵活性: (3) 稳健主义,相对于激进主义: (4) 保密性,相对于透明度:
监护的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
P2―经济体制 P3―经济发展阶段
传统的经济 传统的社会
市场经济 经济起飞前
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经济起飞
计划经济 趋向成熟
大量消费
P4―财务报告目标者
投资决策
微观的 经营管理成绩
社会计量
宏观的 部门计划和控制 全国政策目标
2.3 全球会计模式的分类
在会计模式(会计惯例、准则、制度和概念)分类的 基础上研究各国的会计实务体系,是国际会计的重要内容。
全球会计模式的分类工作,是通过两种分析方法完成的:
(1)判断性分类; (2)实证性推断分类。
2.4 判断性分类
对全球会计实务体系进行判断性分类的首创工作也应 归功于缪勒。
企业的目标要比国家的经济政策狭隘。
在会计发展的宏观经济模式下,企业会计实务是从 国家的经济目标中派生出来的,并为其服务。
它又基于以下三个命题:
(1)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
(2)企业最好通过从事密切符合国家经济政策的活 动方式来实现自身的目标;
(3)如果企业紧随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就是最好地 服务于公共利益。
这一概念主要强调三点:
(1)如果真实资本基础亏蚀,企业将不可能生存;
(2)鉴于企业本身是经营活动的中心,企业的永久 性投入资本必须得到重大关注;
(3)有效地区分资本和收益,对于评价和控制企业 的经营活动十分必要。
2.2.3 独立范畴趋向
会计被看做是一项服务,它从所服务的经营过程中派生 出自己的概念和原则,而不是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中派生出 自己的概念和原则。会计成为一门在判断、测算和误差不断 累积的基础上发展起业的独立学科。
2.4.2 美国会计学会的分类
世界的会计模式可以根据“影响地区”分类:
(1)项联邦 (2)法国―西班牙―葡萄牙 (3)荷兰 (4)美国 (5)共产主义国家
在考虑了许多系统和子系统之后,最终形成了 “比 较会计体系的框架形态”。
表 2-2
比较会计体系的框架形态
形
态
参
数
1
2
3
4
5
P1―政治体制
传统的寡头政治 极权主义的寡头政治 现代化的寡头政治
第2章 会计模式通论
2.1 环境因素与会计模式 2.2 会计发展模式 2.3 全球会计模式的分类 2.4 判断性分类 2.5 实证性推断分类
学习目标
本章旨在阐明各国环境因素的不同组合形成各种不 同的会计模式,除各项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文化因 素。在论述了四种会计发展模式的基本概念后,分别 介绍了全球会计模式的各种判断性分类和实证性推断 分类。为在第3章继续讨论代表性的国别比较会计模 式奠定概念基础。
2.2.2 微观经济模式
在微观经济模式下,会计发端于微观经济原则。 在会计的微观经济框架中: (1)各个企业是经营活动的中心; (2)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生存; (3)企业生存的最佳策略是经济优化; (4)作为企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会计从经济分析 中派生出其概念与应用。
这种发展模式的核心会计概念是:会计过程必须从真 实意义上保全投入企业的资本。
3)盖瑞的会计价值观与霍斯蒂德的文化维度之间的关系
表 2-1
会计价值观与文化维度之间的关系
文化维度(霍斯蒂德)
职业主义
会计价值观(盖瑞)
统一性
稳健主义
保密性
个人主义
+
-
-
-
权力距离
-
+
?
+
不确定性规避
-
+
+
+
阳刚之气
?
?
-
-
注:表中,“+”表示因素之间有正向关系;“-”表示逆向关系;“?”表示关系的性质尚待确定。盖瑞假设个人
主义和不确定性规避对会计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权力距离,最后是阳刚之气。
2.2 会计发展模式
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可以把各国的会计发展概括 为以下四种模式:
(1)宏观经济模式; (2)微观经济模式; (3)独立范畴趋向; (4)统一会计趋向。
2.2.1 宏观经济模式
企业和经济的两个中心命题: (1)各个企业确定正式和非正式的目标,然后, 在其经营中坚持使这些目标最大化; (2)国家制定正式和非正式的全国性政策,然后采取 管理程序去实施这些政策。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或过程的已定型的标准形式。
故会计模式可简括地表述为会计实践的示范形式, 它是对已定型的会计实务的概括和描述,而并不排除属于 同一模式的各国(和各地区)会计实务中仍存在某些非基 本性的差异。不同的会计模式则是就其基本特征的差异而 相互区别的。
2.1 环境因素与会计模式
每个国家的会计实务都是其经济、政治、社会、法律、 地理、文化等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环境因 素的不同组合,导致了各种不同的会计模式。
2.2.4 统一会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向
在统一会计趋向下,会计被标准化并用作中央政府管 理控制工具。
一般说来,统一趋向常见于政府强烈干预经济计划的 国家,解体前的苏联和当时实行集中计划经济的其他社会 主义国家,可称为典型的代表。在这些国家里,会计被用 来计量业绩、配置资源、征收税款、控制价格等。
拥有统一会计方案的法国则是统一会计趋向最明显的 西方国家。
我们认为对不同会计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起重大作用的环 境因素,前几项属于经济、政治、社会、法律、地理等因 素,可统称为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最后一项是文化因素.
2.1.1 对会计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起重大 作用的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1)法律制度 2)企业资金来源 3)税制 4)政治和经济联系 5)通货膨胀 6)经济发展水平 7)教育水平 8)地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