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震[摘要]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线,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刻不容缓。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战略途径。
本文拟就通过综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与构成,分析了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现实意义,并且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及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阐明我国企业在构建核心竞争力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关有效途径:战略定位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良好的企业机制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资源整合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实施信息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问题;有效途径引言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和我国加入WTO以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工业发展, 已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一个重要课题。
企业要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培育和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即核心竞争能力,这俨然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发展中形成的优势竞争能力, 主要指企业赢利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
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在市场上的竞争, 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竞争力上, 特别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不仅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拉动作用, 是企业积极应对全球化市场竞争的重要举措。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1.定义企业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 是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拉哈德和哈默尔在1990 年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中提出来的,他所给的定义是一个类举定义,即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涵非常丰富的概念。
每个企业所处的情况不同,运营方式不同,因而它的核心竞争力也都是不同的。
因此,它可以是独一无二的技术开发能力,也可以是丰富独特的企业文化,还可以是顺畅便捷的分销渠道能力;每个企业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不管它是主要来自于技术方面还是管理方面。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应该是统一的,即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为了快速提供独特性质、竞争力因素和价值创造基础的某一方面的独特能力,这种能力是企业随时间而积累的、不可仿效的、能产生显著效益的创新能力,我们现今把它称之为企业的的核心能力。
除此之外,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汉尔(C.K.Prahalad)和哈默(G.Hamel)曾经提出了一个形象的“树型”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多元化公司就像一棵大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分枝是业务单元,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根就是核心竞争能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总体文化和技术的精髓及汇总,它通过总体协调作用把企业不同的各个部分紧密的在一起,使其发挥整体大于部分的高效作业,从而为企业获得更高的效益做出贡献[1]。
2.特征(1)稀有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稀有性是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十分稀缺的,它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蕴含于企业文化之中,融合在企业的深层为企业所特有,不易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模仿,转移和拥有,核心竞争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是我们平时所接触到实实在在的实物,它必须经过可承载它的载体如核心产品才能体现出来,而且核心竞争力也不能从市场上获得,即具有不可交易性,所以是难以替代的。
因而当企业拥有属于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时,利于与其他企业进行区分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2)顾客价值增值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为顾客提供超出其他企业的更多的价值,比如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等,一方面,它能给消费者带来长期利益和价值增长;另一方面,它也能为企业带来较为长期的超额利润,利用顾客对企业的喜爱度及信誉度来保持企业的长线发展,实现增值。
(3)延展性企业能够从核心竞争力衍生出一系列的产品与服务来满足顾客对当前产品和潜在产品的需求,不仅是横向的扩展也是纵向的拉伸,全方位的涉猎到各个领域和市场,从企业的发展战略角度考虑,延展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避免企业长期单一化发展所带来的局限性,为其打开了多方通道,保证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成功。
(4)要素关联性核心竞争力是由不同的竞争力要素有机联系而成的整体的竞争实力。
核心竞争力协调着企业每个部门每个要素的配合,它作为企业的载体把这些要素联系在一起,使其结合高效的发挥着作用,同时它与企业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以无形的手调节和促进企业整体的发展,成为企业竞争上的优势。
(5)动态变化性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变化,长期积累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产业动态,管理模式,包括运作体制等无视无刻不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企业若想长期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领先优势,就必须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持续不断的调整和改变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2]。
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如今国外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环境变化要求企业必须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所面临的形势, 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点:1.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阐述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因如今社会以产品、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开发创新为主的发展阶段已经日益盛行,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创造出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能在竞争中保持长期主动性,有利于企业在本行业占领市场,并且能在长时期保持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率,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利于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企业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为企业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机会,因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在市场不断开放的同时,企业需要紧跟市场发展的脚步,同时把握时机不断使自身发展壮大,促进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指明了方向第一强化企业在相关产品中的竞争地位,把握住长期性竞争主动权,反映出企业今后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强化对企业竞争本质的这一认识,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与目标定位,对企业制定长远发展目标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第二知识和创新的运用成为当前发展的大趋势,可以说如今是人才的市场,知识的市场,唯有知识创新才能更大程度加速企业的发展和提高其优势。
毋庸置疑,知识是当今社会一切发展和创新的来源,不论是对个人,企业,还是社会,它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我们将知识和创新得以完美运用,必将在大趋势中崭露头角,获得优势。
3.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随着当前世界围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剧,资源配置全球化使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日益融合, 市场竞争日趋加剧。
况且当今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为了使我们更好的融入全球化的大环境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察觉和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变化,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判断,找出对策。
提高资源利用率,调整企业经营结构,降低竞争成本,通过对企业经营结构调整, 突出主业,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并可以通过兼并、收购、联合、以扩展获取战略资源的最优组合。
将战略资源优势发展到最大化, 形成有竞争力的主业, 降低企业的竞争压力[3]。
三、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多方面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不论企业整体体制的改善还是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能力,较以往都有极大的进步,但是从总体上客观的来说,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依旧处于一个比较低下的水平,因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相比其他国家,我们大多数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是相对薄弱,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宏观方面来讲,我国企业组织化程度和规模经济水平低,核心竞争力体制尚未形成,普遍存在专业化协作水平低,盲目多元化生产的现象,从生产,研发,销售等方面难以形成自主规模经济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竞争力较为低下,没有超人的竞争优势,而从当前国际情况上看,世界500强企业大多有建立在专业化分工优势上的核心竞争力,普遍立足主业,发展核心专长,因而能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和超额利润,并拥有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4]。
1.战略方向失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因素是企业的战略定位。
我们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软实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做大企业规模,是多数企业的在要求,但是由于企业市场开发能力不强, 实施名牌战略上认识不到位, 缺少科学的、系统的营销策略,战略方向常常是错误的。
盲目的多元化不仅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丧失,而且常常使企业效益不断下滑。
从我国企业的发展特点来讲,很多企业规模小、后续发展力不足以及传统的家族企业模式,由于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多以个人独资或者合伙投资建立的企业,资产和产值相对较低,规模的效益也注定是无法企及国有企业及大企业的,所以其总体利润相对较低(相对于大型企业)经济收益较低,在投资商或银行看来,缺乏未来发展的潜力,所以对其的投资较少,使其难以有充足的资金去扩大规模进行更进一步发展,长期经常会出现“企业兼并或者破产”等现象,难以生存发展壮大。
还有就是我国传统的企业组织形态--家族式企业,而“子承父业”这一观念在中小企业老板的思想中占主导地位,而家族式企业的经营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很多时候阻碍吸收具有先进思想、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一个强大的企业是优秀的企业家依靠个人素养和能力创造的,需要不断吸收新鲜的理念的创新的血液,依靠继承体制只能制约其长远发展。
2.现代企业制度和机制建设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不健全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二个因素是我国企业制度的不健全。
对于企业言,要有属于自己长线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必须需要一个良好的企业制度及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体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良好的企业制度作基础,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或者是企业并未将这些制度的优势发挥出来加以运用,所以这些因素制约着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政府方面对于相关企业制度条例法规和管理的不健全也会干预到企业的发展,使有些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或难以突破和创新。
目前面向市场的企业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从外部环境看, 一个规运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未真正形成。
企业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和产权改革滞后以及体制落后仍是制约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主势,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还未完全确立, 激励约束机制的不健全,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格局尚未形成, 法人治理结构不规使其难以大步向前发展。
而且由于组织与制度缺乏激励和制约,同时在这个科技力量高于一切的市场里,产品研发能力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此方面也相对薄弱。
同时,企业的管理者也至关重要,他是企业发展的领导者与决策者,企业是否能够发展壮大,往往取决于企业家的眼光及能力,所以好的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