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绿松石鉴赏

浅谈绿松石鉴赏

浅谈绿松石鉴赏
付楚航 6202115042
摘要:绿松石是中国的四大名玉之一,因产量较少、温润而颇受人们喜爱。

近些年,由于资源过度开采,品质优良的绿松石日渐稀少,价格逐渐走高。

市场上出现了大量质地较差绿松石的处理品。

目前,国内外对绿松石的系统鉴定资料较少,因此建立系统简便鉴别天然绿松石、注无/有色胶和Zachery处理绿松石方法对规范宝玉石市场尤为重要。

以天然绿松石、注无/有色胶和Zachery处理绿松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宝石学特征、红外光谱、显微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测试结果发现,天然绿松石为鲜明的天蓝色、绿色,呈油脂光泽—玻璃光泽;注胶处理绿松石的颜色呆板,呈弱玻璃光泽—蜡状光泽,弱到强的蓝白色荧光,表面有时见胶残留或胶富集,其密度、折射率均比天然绿松石低;Zachery 处理绿松石的裂隙两侧有颜色集中现象,密度、折射率与天然绿松石相当。

关键词:绿松石注胶 Zachery 鉴别
绿松石是我国的四大名玉之一,因产量较少、温润而颇受人们喜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绿松石的需求迅速增长。

近些年,由于资源过度开采,品质优良的绿松石日渐稀少,市场需求量大,造成供求关系紧张,优质绿松石的价格持续走高。

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以质地差的绿松石为原料的处理品,这些处理品采用了注塑、注蜡以及染色等方法提高绿松石的美观程度。

绿松石的处理方法不断更新,检测难度也随之增加。

处理能够明显提高绿松石的外观,已成为不法商家以次充好、谋取暴利、欺骗消费者的一种手段。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准确鉴定天然绿松石及处理绿松石,对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珠宝市场都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本文对天然绿松石与处理绿松石样品的常规宝石学特征、性质、成因以及产地简要介绍,旨在建立系统、简便鉴别天然绿松石、注无/有色胶和Zachery处理绿松石的方法。

一、绿松石概述
1.性质
绿松石质地不很均匀,颜色有深有浅,甚至含浅色条纹、斑点以及褐黑色的铁线。

致密程度也有较大差别,孔隙多者疏松,少则致密坚硬。

抛光后具柔和的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

优质品经抛光后好似上了釉的瓷器,故称谓“瓷松石”。

绿松石也有缺点,那就是绿松石受热易褪色,也容易受强酸腐蚀变色。

此外硬度越低的绿松石孔隙越发育,越具有吸水性和易碎的缺陷,因而油渍、污渍、汗渍、化妆品、茶水、铁锈等均有可能顺孔隙进入,导致难以去除的色变。

绿松石是一种较为娇贵的玉石品种。

无论是加工过程,或是使用过程均需备加爱惜。

但只要保持清洁干净,不受高温和强力碰撞,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2.成因
绿松石经过现代矿物学研究是一种含水的铜铝磷酸盐,归类于磷酸盐矿物。

这是一种水流沉淀生成的矿物。

绿松石在液态浸流沉淀生成的过程中颜色从蓝、绿色到浅绿、浅黄色。

硬度因成矿过程中结晶压力和后期压力和风化条件导致差异较大,绿松石在现代宝玉石鉴定分类中被列为半宝石,其中蓝色的为贵重首饰石品种,蓝色及蓝绿色翠绿等色彩纯正,结构致密者皆可为高端艺术雕刻的首选,绿松石因其绝美的色泽是一种东西方传承共赏的宝玉石。

宝石级绿松石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达到玉石级的主要由绿松石矿物组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

这个定义强调了它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与人工合成的绿松石和其它玉石不同。

3.产地
中国是绿松石的主要产出国之一。

湖北竹山县、郧西县、安徽马鞍山、陕西白河、河南淅川、新疆哈密、青海乌兰等地均有绿松石产出,其中以湖北郧县、郧西、竹山一带的优质绿松石为世界著名产地,云盖山上的绿松石以山顶的云盖寺命名为云盖寺绿松石,是世界著名的中国松石雕刻艺术品的原石产地,在业内和收藏界享有盛名并畅销国内外。

此外。

江苏、云南等地也发现有绿松石。

在国外的著名的绿松石产地伊朗,产出最优质的瓷松和铁线松,被称为波斯
绿松石。

此外,埃及、美国、墨西哥、阿富汗、印度及原苏联等国均产出绿松石。

二、宝石学特征与鉴别
1.外观特征
天然绿松石一般呈现较为鲜明的天蓝色、绿色,以油脂光泽—玻璃光泽为主,未染色或未注有色胶者颜色常不均匀,其变化和原石的风化程度有关;注胶处理绿松石的颜色较为呆板,光泽较弱,弱玻璃光泽—蜡状光泽,常因佩戴导致表面磨毛而失去光泽。

放大检查注胶处理绿松石表面有的可见胶残留、裂隙处胶富集以及由于胶老化造成的明显白色“松花”;注有色胶处理绿松石的颜色分布不均匀,深浅不一,主要是由于有色胶往往是沿着裂隙、矿物颗粒之间空隙进入。

天然绿松石和注胶处理绿松石都可见黑色蛛网状铁线,天然绿松石的铁线具有下凹现象,注胶处理绿松石无下凹现象。

天然绿松石表面有时可见共生石英,注胶处理绿松石则有胶痕。

另外,注胶处理绿松石的手感较涩、粘滞,与天然绿松石的光滑手感差别明显。

Zachery处理绿松石与天然绿松石有很多相似特征,但仍有差别:Zachery处理绿松石的颜色普遍均匀,且呈天蓝色,相比天然绿松石更为鲜艳明快;不同于传统的染色处理特征(颜色集中在裂隙处),Zachery处理绿松石在裂隙两侧及周围都有颜色集中现象,而天然绿松石无该现象。

因此,蓝色集中的特点是鉴定Zachery处理绿松石的重要依据,这与前人的结论基本一致。

2.折射率
利用点测法对天然绿松石、注胶绿松石和Zachery处理绿松石样品的折射率进行测定。

天然绿松石的折射率为1.61~1.62;注胶处理绿松石的折射率一般小于1.61,常为1.58~1.60;Zachery处理绿松石的折射率为1.61,与天然绿松石的折射率一致。

3密度
利用静水称重法对天然绿松石、注胶绿松石和Zachery处理绿松石样品的密度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注胶处理绿松石的密度、折射率均比天然绿松石的低,Zachery处理绿松石的折射率和密度在天然绿松石的范围内。

天然绿松石的密度为 2.50~2.69g/cm3;注胶处理绿松石密度一般小于 2.50g/cm3,常为
2.27~2.51g/cm3;Zachery处理绿松石的密度为2.59~2.67g/cm3。

4紫外荧光
在长、短波紫外荧光灯下观察,天然绿色绿松石均呈惰性,天然蓝色绿松石呈弱至中等的蓝色荧光;Zachery处理绿松石呈弱蓝色荧光,与天然蓝色绿松石一致;注胶处理绿松石在长、短波紫外荧光下,一般呈现弱到强的蓝白色荧光,显示了胶的荧光特征,这与天然绿松石明显不同。

5其它特征
放大镜下,用热针接触注胶处理绿松石样品表面,可见“出汗”现象,这是由于油受热渗出、蜡或胶融化造成,特别是在裂隙或凹坑处,可闻到辛辣的刺激性气味,是由于热针对胶的烘烤产生。

三、评价与总结
1.评级
绿松石通常按产地、颜色、光泽、质地、结构和构造对其分类,而许多分类又或多或少的引申为绿松石的质量等级,因而带有等级意义。

按颜色分为蓝色绿松石、浅蓝色绿松石、蓝绿色绿松石、绿色绿松石、黄绿色绿松石、翡翠绿绿松石、浅绿色绿松石;按地区分为尼沙普尔绿松石、西奈绿松石、美国绿松石、湖北绿松石、埃及绿松石、智利绿松石、澳大利亚绿松石,等等;(有些产地名称,不仅仅代表产地,同时还代表和指示绿松石的质量等级,故这些名称也具有质量等级意义)按结构分为透明绿松石、块状绿松石、结核状绿松石、蓝缟绿松石、铁线绿松石、瓷松石、脉状绿松石、斑杂状绿松石、面松、泡松;国际上分为瓷松、绿松、泡松、线松。

2.总结
天然绿松石的光泽呈油脂光泽—玻璃光泽,相对密度较注胶绿松石的大。

天然绿松石的表面光滑且颜色自然鲜亮,注胶绿松石的颜色暗淡,局部呈现胶的光泽,较弱,紫外荧光下有胶的荧光特征,加热后有胶质析出,而Zachery处理绿松石的颜色集中且均匀,通过常规仪器较难鉴别。

注胶绿松石的红外光谱
vas(CH2)谱带2920cm-1,vs(CH2)谱带2850cm-1,vas(CH3)谱带2960cm-1,(C=H)谱带1733cm-1具有鉴定意义。

注胶绿松石的拉曼光谱1453,1455cm-1可以作为天然和注胶绿松石的鉴别峰。

X射线荧光光谱显示Zachery处理绿松石有较高的K含量(可达 4.4%),指示有钾盐物质注入,这一特征与天然绿松石明显不同,可区别天然和Zachery处理绿松石。

参考文献
[1]李友华,章安玉.绿松石加胶改色的研究[J].珠宝科技
[2]薛琴芳.注胶绿松石的鉴定[J].珠宝科技
[3]杨梅珍,朱德玉,毛恒年.绿松石的优化处理及鉴别[J].珠宝科技[4]张蓓莉.系统宝石学[M].2版.北京:地质出版社
[5]陈全莉,亓利剑,张琰.绿松石及其处理品与仿制品的红外吸收光谱表征[J]。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