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焊接技术交底记录管道.doc

焊接技术交底记录管道.doc

焊接技术交底记录表
项目名称:内蒙古盾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3000t/a 多晶硅项目编号: SYHJ-JD-004 装置名称外管廊作业单位十一化建
分部工程名称交底时间
焊接施工交底内容:
1、焊工上岗条件
1.1 具有符合施焊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证;
1.2 入场考试合格后,方可施焊。

2、焊前准备
2.1 碳钢管道(20#等)采用手工氧乙炔焰切割,坡口切割完成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
渣等有碍焊接接头质量的表面层;不锈钢管道(0Cr19Ni10 )宜采用机械切割,坡口切割完成后,必
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毛刺等有碍焊接接头质量的表面层。

2.2 管道组对时应尽量做到内壁平齐,内壁错变量应不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大于2mm ,外壁最大错变量应不超过3mm;对于有毒可燃介质,管道组对时也应尽量做到内壁平齐。

2.3 管道焊接前,应将坡口内外侧不小于10mm 范围内的油漆、锈、毛刺、油污等清理干净。

3、焊材领用
3.1 焊材一次不能领用太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控制在四小时以内,若用不完应退回二级库
重新烘烤
3.2 焊条及其他焊接材料的烘烤、发放、领用应做好记录,并保证真实有可追踪性。

3.3 焊材头不能随地乱扔,应放在焊材头回收桶内。

3.4 焊材头作为下一次领用焊材的凭证,无焊材头焊材烘烤员有权拒发焊材。

4、焊接环境的要求
4.1 当手工焊条电弧焊时风速大于8m/s 及手工钨极氩弧焊时风速大于2m/s,无有效防风措施时禁止施焊。

4.2 雨雪天及相对湿度大于90%时,无有效防护措施时禁止施焊。

4.3 温度低于0℃时,无有效防护措施禁止施焊。

5、管道的焊接
5.1 管道焊接时焊接地线应与工件接触良好,宜使用与母材材质相同的地线夹与工件连接,把线
不得裸漏,把嵌绝缘性能良好。

5.2 焊接方法的选用
5.2.1 管径≤ 2″的所有焊口和其他管径中壁厚≤ 5.5 ㎜的焊口选用GTAM 焊接方法 ;管径> 2″
和其他管径中壁厚> 5.5 ㎜的焊口选用GTAM+SMAW焊接方法。

5.2.2 对于大于等于2″法兰连接的承插口,必须用氩弧焊溜光,并将焊渣毛刺清理干净。

5.2.3 所有承插焊口必须焊接两层以上。

5.3 焊材选用
各种材质选用焊材见下表:
序号母材材质焊材及规格
焊条焊丝
1 Q235A/20 # /Q235B E4315 ER49-1/H08Mn2SiA
2 304 E308-16 ER308
3 304L E308L-16 ER308L
4 316L E316L-16 ER316L
5.3 引弧不得在母材上进行,且引弧不得在接头处,应距离接头处5-10cm 坡口内侧引燃。

5.4 焊缝多层焊时,底层焊道完成后,应采用检查焊道表面,每一焊道完成后均应彻底清除焊道
表面的熔渣并进行检查,消除各种表面缺陷,每层焊道的接头应错开。

5.5 不锈钢管道焊接的一般规定
5.5.1 不锈钢管道不得与碳钢材质接触,以免造成渗碳。

5.5.2 不锈钢焊口组对使用的卡具不宜焊接在管子上,若使用需焊接在管子上的卡具时,卡具的材质应该和管子的材质相同,焊接应该和正式焊接工艺相同,卡具的撤除应用砂轮磨消,不得采用锤击
和掰扭且拆除后腰修磨。

5.5.3 不锈钢管道的手段用料应与母材同材质。

5.5.4 不锈钢焊口焊接时应采取防飞溅措施。

5.5.5 不锈钢焊口在保证熔合良好的情况下,应采用小电流、快焊速、窄道焊的焊接方法进行,
层间温度应控制在100℃以内。

5.5.6 不锈钢焊口内部应充氩保护,对于不利于充氩保护的焊口宜采用药芯焊丝进行施焊。

5.5.7 不锈钢焊口焊后应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6、管道凸台、三通、承插口焊接
6.1 管道凸台、三通的焊接型式见图1、图 2、图 3
≥ 0
g m
g
g
m
a(安放式)b(安放式)c(插入式)
注 1、 g 为根部间隙。

1、 m 为错边量,其值不应大于0.5 支管名义厚度,最大不大于 3.0mm。

2、 C 图支管插入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执行。

6.2 带补强圈的焊接型式见图 2
注 1、名义厚度概念:名义厚度指设计厚度加上钢材厚度负偏差向上圆整至钢材标准规格的厚度。

即标注在图样上的厚度。

2、 tc 为填角焊缝的有效厚度,取0.7Tb 或 6.4mm 中的小者。

3、 Tb 为支管名义厚度。

4、 Th 为主管名义厚度。

5、 Tr 为补强圈或鞍形补强件的名义厚度。

6、 tmin 为 Tb 或 Tr,取小者。

6.3 角焊缝焊接型式见图 3
注 1、等边角焊缝的焊脚尺寸为焊缝最大内切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股长,焊缝厚度为0.7 倍焊脚尺寸。

2、不等边角焊缝的焊脚尺寸为内切于焊缝截面的最大直角三角形的股长。

3、平面法兰和承插焊法兰的角焊缝示意图4:
注:Xmin 取直管名义厚度的 1.4 倍或法兰颈部厚度两者中的较小者。

6.4 除法兰外承插焊接头的最小尺寸焊缝见图 5
注: 1、t 为计算厚度; 2、 Cx 取 1.25t 和 3mm 中较大者。

6.5 安放式焊接支管或插入式焊接支管的接头,包括整体补强的支管座,应全焊透,盖面的角
焊缝厚度应不小于填角焊缝的有效厚度。

(见图 2a 和 b)
6.6 补强圈与支管应全焊透,盖面的角焊缝厚度应不小于填角焊缝有效厚度(见图2c 和 d)
6.7 鞍形补强件与支管的角焊缝厚度应不小于0.7Tmin 。

(见图 e)
6.8 补强圈或鞍形补强件外缘与主管连接的角焊缝厚度应大于等于0.5Tr 。

(见图 2c、 d 和 e)
6.9 补强圈和鞍形补强件应与主管和支管贴合良好。

应在补强圈或鞍形补强件的高位(不在主
管轴线处)开设一个焊缝焊接和检漏时使用的通气孔。

补强圈或鞍形补强件可采用多块拼接组成,
但拼接接头应与母材的强度相同,且每块拼接板均应开设通气孔。

6.10 应在支管与主管连接焊缝的检查和修补合格后,再进行补强圈或鞍形补强件的焊接。

6.11 承插焊口至少应焊接两遍以上,且层与层的焊接接头应错开。

6.12 对于有探伤要求的凸台、三通,应在探伤完成后再进行补强圈或鞍形补强圈的焊接。

7、管道支吊架的焊接
7.1 当焊缝长度大于 500mm,应采取间断焊接,其总长度不得小于焊缝长度的60%.
7.2 焊缝高度应以管道壁厚为准,但最大不得超过6mm 。

7.3 有焊接尺寸的角焊缝为承载焊缝,其它尺寸的角焊缝为密封焊缝,仅用于只需最小焊高
( 3mm)的情况。

7.4 不锈钢管道在设置管架和管卡时应避免与碳钢接触,中间必须设置隔离垫。

8、管道焊接完成后的标识规定
管线号焊口号
焊工钢印号焊接日期
注: 1、管工在焊口组对前应将管线号及焊口号进行标注。

2、焊工作业完成后应对焊工钢印号、焊接日期进行标注。

9、焊接检查
9.1 管道组对前管工应对组对间隙、焊口间隙、坡口及坡口两侧清理等进行检测,并做好自检记
录,其质量应符合工序质量单的要求。

9.2 焊工焊完后应对自己所焊的焊口进行自检,并做好自检记录,其焊接技术交底及焊接工艺卡
的有关要求。

9.3 对于返修一次仍不合格的焊工,应选派质量意识强,返片有经验的焊工进行。

9.4 同一部位的焊缝返修次数不应超过两次,若超出需经焊接工程师的许可。

10、焊接工艺卡附后
交底人:被交底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