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儿童绘画中的点线面

浅谈儿童绘画中的点线面

浅谈儿童绘画中的点线面---蔡利民【摘要】:点线面是绘画的三大艺术元素。

一、正确认识点线面。

二、拉根线条去散步。

1.“流畅、自然的线条就是美的线条!”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

2. 在“玩线”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3. 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点线面。

三、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点线面贯穿在在儿童绘画教学的方方面面。

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心理特点,努力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才能让他们描绘出流畅、质朴、纯真、富有童趣的图画。

【关键词】:儿童点线面审美观好奇心想象力点线面是绘画的三大艺术元素。

如何让儿童正确认识绘画中的点线面,并能将三者综合运用,是儿童美术教学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正确认识点线面。

对于小学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抽象的点线面是不太好理解的。

在教学《点线面》一课,我开头设计运用多媒体动画,形象而直观地展现了点线面:用跳动的圆点来介绍点,用从点开始扭动的轨迹来表示线;用从线条开始往下覆盖的区域来表现面。

孩子们的视觉有了直观的感受,我又适时让他们找找教室里的点线面,“灯是点,窗框是线,门是面,黑板是面,我们是点……”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孩子们一下子就准确地找到了生活中的点线面。

这时,我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眼中的点线面都是怎样的呢?”通过引导和交流,孩子们了解了:点不是纯粹的圆点,他们有方形、三角形、椭圆形、菱形、心形、月牙形等各种形状的点;线有弧线、直线、折线、波浪线……;面也有各种形状的面。

点线面是互相结合、有机统一在画面中的。

明白了点线面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三大艺术元素。

二、拉根线条去散步。

线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元素。

线条不仅可以勾勒物体的轮廓,描绘出明暗的质感,还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传达作者微妙的情感。

在艺术作品中,有的线短促激烈,有的线柔美舒展,有的线粗狂有力,有的线沉静迟缓……不同的工具画出的线也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儿童绘画的开始(即涂鸦期)也是从线条开始的。

可见,儿童美术教学中线条的运用尤为重要。

1.“流畅、自然的线条就是美的线条!”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

在辅导学生作业过程中,我有时会发现有的学生手上拿着一把小尺子,再看看作业本上是用尺子画出的笔直的线条。

起先,我只是简单地让他们把尺子收起来,可后来发现又有学生用尺子画画,我偏问他们为什么要用尺子画画?得到的回答是:“用尺子画出的线条直!”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学生对线条的审美出现了误区:认为只有笔直的线条才是美的线条。

素不知,他们笔下那稚嫩的线条是多么的自然而有灵动性!也许他们曾经受到成年人的干预和误导,要说服他们不能简单地制止。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讲道:“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

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

”于是,我让他们随手画一根线条,与他们用尺子画出的线条对比,哪种线条看上去更自然、更舒服?又经常给他们展示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通过讨论、比较等方法亲身体验和感悟。

慢慢地,他们似乎明白:用尺子画出的线条虽然直,但在表现物体时,却显得僵硬,没有生气;随手画出的线条,只要是流畅的,反而显得自然,富有活力!《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审美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如何培养?其中方法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从小接触大量高水平的美术作品,丰富学生的形象贮存。

”于是,我结合美术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各类优秀的美术作品。

例如,在教学《线条的魅力》一课中,我课前搜集大量以线条为主的美术作品,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在学生面前。

有线条严谨、秀丽的中国传统的工笔画;有线条挥洒自如的水墨写意画;有线条粗狂的木炭条写生作品,有线条富有弹性的漫画作品……学生通过欣赏、讨论、比较,亲身感受了艺术作品中线条丰富的变化:线条的粗细,可以产生凹凸的变化;线条的深浅和疏密可以产生空间的变化;线条的长短可以产生丰富的节奏;线条的刚柔缓急可以产生丰富的情感变化……体验了线条的真正魅力,提高了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在紧跟着后面的《画性格》一课中,学生们通过欣赏大师创作的绘画作品,探究其艺术风格及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能轻松地运用不同的点线面以及色彩等艺术元素来表现不同的性格,例如:他们会运用流畅的曲线和点的结合,配以明快的色彩来表现活泼的性格;用舒缓的线条和冷色调来表现温和的性格;用大的块面和饱和的色彩来表现暴躁的性格……从而将具象的性格用抽象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每个人的作业都体现出各自的个性。

点线面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另外,在教学环节中,我设计让学生“与大师对话”,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艺术大师的作品,拉近与大师的距离,感受大师作品中的线条魅力。

在《点线面》一课,我运用多媒体展示《大师的画》,介绍了米罗、克利、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并配以优美的钢琴曲,孩子们一边看线条,一边“听”线条,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

游走在画家那简洁的、纯朴的、不受束缚的、富有童趣的线条中,感受着音符传达出的律动的线条,孩子们从大师的作品中找到了共鸣。

明白了:只要用心、用情去画,画出自己心中的线条,线条的魅力是神奇而无限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个个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伴着优美的旋律,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点线面”。

体验了一次做大师的感觉,享受着成功的快乐!终于,学生们坚信:只要是用心画出的,富于感情的、自然的、流畅的线条就是美的线条!从此,再也没有学生用尺子去画直线了,随手画出的直线虽然没那么直,却是流畅的、自然的、律动的、有活力的、不为工具所束缚的、稚嫩的、富有童趣的。

2.在“玩线”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水墨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

低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水墨画,拿贯了水彩笔和油画棒的小手初次拿毛笔画线条,感觉有点难度。

画出的线条显得胆小、滞顿而软弱无力,全然没有了昔日的活泼与流畅。

如何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画出流畅的、自然的、律动的、有活力的、不为工具所束缚的、富有童趣的水墨线条呢?《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水墨游戏》一课中,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采用游戏为主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水墨技巧简单化、情趣化、活动化,这样更能接近儿童的心理特征,抓住儿童对游戏的兴趣,让他们在“玩线”中感受笔墨,感受线条带给他们的乐趣。

学生在玩中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这一节课的开头,我先在宣纸上用毛笔随手画了一根线条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今天,老师要拉根线条去散步,小朋友们想和我一起去吗?”“想!!!!!”话音刚落,学生们偏嚷了起来,学生的兴致被激发起来了。

接着,我对他们说:“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一听玩游戏,孩子们兴致更高了,注意力全被我吸引过来了。

“老师先给大家变个戏法!”一个个好奇的目光全聚集过来,我在原先画的线条上三笔四笔又添加了几根线条,画面上顿时出现了一列行进中的小火车。

从他们惊奇的眼神中我找到了本节课的契机,这时,我适时揭示了课题。

孩子们兴致盎然,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我先请一位同学在宣纸上随手画一根线条。

初来乍到,这位同学未免有些紧张,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在纸上画了一笔,与其说是线条,不如说是一个不规则的色块,我还是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这时,我问大家:“小朋友们想一想,他画的像什么呀?”孩子们的想像力顿时被激发起来,各式各样的答案一下子迸发出来了。

我又说:“谁来添根线条,看看会变成啥?”教师里沸腾了,个个摩拳擦掌,纷纷走上前来,你一根,他一根,有直线、折线、弧线、波浪线等等,好像事先约定好似的,第一个上来加了个圆圈,第二个想了想,在圆圈的一侧画了一根粗粗的线条,第三个上来在另一侧也添了粗粗的线条,第四个上来在圆圈的上部画了好几根线条,一个小女孩的雏形偏跃然纸上,下面看的同学又惊奇又兴奋,个个蠢蠢欲动,后面上来的同学很轻松地画出了小女孩的五官和身体,我立即说:“哦,原来我们在散步中遇到了一个可爱的小朋友,请她随我们一起去散步,好吗?猜猜我们到了哪里了?”后面的同学又分别在人物的旁边添画了树木、小亭子、太阳、云彩……原先的一张大白纸经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共同参与,此时已被画满了各种各样的线条。

原先的一张大白纸顿时变成了一幅生动的、丰富多彩的水墨画。

他们画出的线条越来越自然,越来越流畅,孩子们画画的兴致更高了,胆子也更大了,也主动想画了,也有东西可画了。

整个过程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了水墨的情趣,领略了水墨线条的魅力,初步了解了水墨线条有粗有细,有浓有淡,有干有湿……在玩中学到了水墨画的基本知识。

我又趁热打铁,融入水墨画的其他知识,让他们画画时要做到点线面的结合。

同样的游戏在同桌之间又做了一次,大家你画一笔,我添几笔,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不一会儿就呈现在纸上。

孩子们的兴趣、胆量和创造力在线条的勾勒中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另外,我在线描教学中还融入故事的创作,让他们用线描的形式去表现一个故事。

从主要角色的勾勒到周围环境的添加,一样的故事,却有着不一样的画面。

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性思维被一步步挖掘,学生对线条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以及造型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提高。

3.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点线面。

水彩笔和油画棒是儿童经常使用的绘画工具,儿童也容易掌握。

在学校线描社团中,为了让他们了解线条的更多魅力,同时提高他们对线描的兴趣,在我的引导和建议下,他们带来了自己喜欢的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各种不同的线条,体验不同线条带来的乐趣。

于是,有的带来了荧光笔,画出的线条亮晶晶的,倍受小女孩的青睐;有的带来了刮蜡纸,用竹签刮出线条,露出了底下彩色的底,在黑色的衬托下,线条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的带来了水墨工具,体验了水墨线条的韵味;还有的带来了毛线和彩色卡纸,用手工材料来表现线条,体验了手工制作带来的线条乐趣。

孩子们兴致很浓,不用你说,他们会经常更换工具,享受着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线条带来的不同乐趣,提高了他们学习线描的兴趣和对线条的表现力。

另外,我还培养学生在儿童画创作中融入点线面的装饰。

在背景的处理上,将过去单调的涂色改为用点线面来表现,孩子们乐在其中,画面在视觉上比以前漂亮多了,内容也丰富多了,也更耐看了。

三、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点线面如何结合起来运用是儿童美术教学的难题。

从孩子们的作品中,我经常会发现他们会孤立地将点线面分开使用,画面就显得单一不够活泼和丰富。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要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学会欣赏生活,在自然中寻找美、发现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