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总结XXXXXX有限公司二○一八年十一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环境监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投入 (4)三、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目的、原则、范围和重点 (5)四、环境监理的工作程序 (8)五、环境监理主要工作内容及执行情况 (9)六、工程环境监理效果评价 (14)七小结 (14)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XXXXX2、参建单位:建设单位: XX设计单位: XX监理单位:XX施工单位: XX3、开工完工时间:XX自2013年12月12日正式开工,至2014年12月31日码头主体结构施工完成,至2015年11月20日码头水工建筑工程全部施工完成。
本工程全部由XXX有限公司设项目监理部。
监理内容包括港池疏浚、码头水工、护坡、港区道路、堆场。
(二)工程区域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地貌情况XXX。
XX。
2 地质情况根据地质调查和区域地质资料,工程场地范围内及其附近无活动性断裂带通过,场地无滑坡、坍塌等不良地质作用,现有河岸稳定性较好。
3 地震情况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场地地处河床边;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1组,特征周期0.35s。
4水文情况工程所在XX,1959年至1985年平均流量为477 m3/s,2002年最大流量为9655m3/s ,最小流量为50 m3/s ,平均含沙量0.128kg/m3。
桂林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127 m3/s,最大流量5740m3/s(1998年),最小流量5.3 m3/s(1974年)。
平乐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389 m3/s,最大流量11800 m3/s,最小流量13.2 m3/s。
据广西省水文地质资料记载,在2005年6月24日出现了历史最高的洪峰水位26.75米,超过警戒水位9.45米,是90年以来的桂江历史最高水位。
5气候条件本工程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其气候特征是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长冬短,夏雨冬干。
多年平均气温21.80C,极端最高气温39.50C,极端最低温-30C,年平均风速1.6米/秒,年最大风速17米/秒,年平均降水1503.6毫米。
二、环境监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投入按照项目环评批复要求,本工程环境监理工作采取环境监理纳入工程监理模式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项目工程总监理工程师负环境监理的总体监理责任,工程部具体负责实施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所有监理人员均有环保监理的责任和义务。
我公司于2013年5月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监理《合同协议书》,并组建XXX总监办,进驻监理人员9名,全部具备相应的监理资格证书,实现全员持证上岗。
监理部设技术部、计量部、测量部、试验室、安全组。
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全面监理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责任范围内的监理工作,并服从总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安排,监理部组织机构框图见图1。
图1 监理部管理机构基本框架图三、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目的、原则、范围和重点(一)工程目的实施施工期环境监理是为了及时把工程施工中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强化施工期环境管理,确保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的主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完善环境管理制度,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不利影响。
实施施工期环境监理有利于工程环保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有利于环保部门对项目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使业主施工期环境管理更加规范化,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更加文明化。
(二)工作原则环境监理任务主要是管理、协调和控制。
管理与监督有关环境、质量和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反馈及储存。
监理工作中应理顺、协调好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政府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为做好环境监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按环境监理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履行环境监理义务,独立、公正、科学、有效的服务工程,实施全面环境监理。
为了实施上述目标,在工作中遵循以下原则:1效率原则效率是组织机构运行的目标。
环境监理组织机构模式必须将效率原则放在重要地位,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监理工作任务、目标选择适宜的结构形式,使环境监理工作高效而正确,减少重复和扯皮,并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因此,环境监理组织机构设置要以事为中心,因事设岗,因岗配人,做到人与事高度配合。
2责、权、利统一原则环境监理组织机构坚持以责任为中心、以权利为保证、以利益为基础的责权利一致原则,在环境监理组织机构中明确划分职责权力范围,赋予环境监理各岗位相应的职责和权力,做到每位成员有职、有权、有责。
3灵活性原则环境监理组织机构的模式要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是一层不变的。
应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特点、要求、环境状况等综合考虑组织的模式、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使组织机构的管理层次和管理跨度相互协调,并能有效灵活的与其它工作的组织机构相互配合,适应实现组织目标的要求。
(三)工作范围和重点1、工作范围根据交通部《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工程环境监理主要包括环保达标监理和环保工程监理。
环保达标监理是使主体工程的施工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如噪声、废气、污水等排放应达到有关的标准等。
环保工程监理包括包括污水处理设施、边坡防护、排水工程、绿化工程等环保工程(设施)建设的监理。
根据项目环评报告书及自治区环保厅批复要求,结合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管理的新发展,确定本次施工期监理的主要工作范围应包括工程建设区与工程直接影响区域,包括主体工程、临时工程、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取弃土场(渣)场、砂石料场、各类拌和站等。
监理的具体内容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物防治等方面。
2、工作重点由于施工期环境监理尚未有规范与操作指南出台,实际工作中施工期监理的重要依据为《XXX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自治区环保厅的批复意见,根据上述文件确定本项目的工作重点为:①、施工期污水处理、噪声防治和扬尘控制措施是否落实;②、绿化工程、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措施是否落实;③、运营期污水处理、扬尘、初期雨污水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是否落实。
(四)质量管理环境监理制度在纵向上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及其环境后评价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建设项目全程环境管理体系;在横向上与工程监理形成施工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已经逐步形成了“政府监督、业主监管、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四位一体”的环境管理体系,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
在这个环境管理体系中,施工期环境管理的主题是“政府有关环保部门、业主、环境监理、承包商”。
它们目标一致,共同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和责任,协同工作从而达到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的目标。
四、环境监理的工作程序环境监理工作程序见下图3。
图3 本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程序五、环境监理主要工作内容及执行情况施工期环境监理是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工作内容不仅仅限于工程本身,还涉及到环保技术,因此具有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
本工程按项目环评批复要求采取环境监理纳入工程监理模式,工程监理人员对施工活动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按照施工进程实施动态管理,监理的工作方式以日常巡视为主,辅以必要的环境监测,以便及时调整环保监督监控力度。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环境监理工作1、熟悉工程资料,掌握工程整体情况(包括工程环境影响区域)。
环境保护监理人员必须掌握项目环评及批复提出主要环保要求和措施,对照工程设计文件、图纸以及现场环境,对施工期的环保情况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并对敏感的保护目标作出标识。
2.总监办在成立初期即着手编制《监理规划》(含环境监理规划),根据《监理规划》编制了各专业《监理实施细则》(含环境监理实施细则);同时我办制定了多项管理制度,主要有《质量管理责任制》、《总监办管理制度》、《总监办考核办法》、《廉政建设制度》等;还制定各级监理人员工作岗位职责,增强监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也充分调动监理人员的积极性。
3、建立环保工作网络,要求施工单位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4、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不符合工程环保要求的环节内容提出改正要求,对遗漏的环节和内容要求增补。
5、审查取(弃)土场、采石场的选址,对生态敏感点和取(弃)土场、采石场进行必要的实地踏勘。
6、审查施工单位的临时用地方案,所有便道、便桥,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才能使用。
7、参加第一次工地会议,对施工单位进行环境保护监理交底。
8、施工场地和便道附近有敏感保护对象时,对施工车辆作出限速行驶的规定,并对执行情况进行巡检。
9、对营地、办公区、试验室、材料堆场、拌和场、预制场以及取(弃)土场的环保措施执行情况、环保设施运行维护情况,进行巡检。
(二)施工阶段的环境监理工作组织监理部对所负责区域进行巡视检查,对重点工序进行旁站监理。
针对发现环保工作疏漏或隐患及时向承包人发出工作指令予以指正。
认真检查承包人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合理性和成效性。
积极协助环保主管部门及业主处理环保突发事件。
针对环保监理工作的特殊性及事前预防性,本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人员着重对以下地点或施工工序进行环境监理。
1、码头水工涉水工程作业监理码头水工涉水工程施工或施工行为易对桂江水域及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主要防治措施有:(1)禁止施工人员向河流排放污水、废水和垃圾;(2)禁止施工人员猎杀鱼类等水生生物;(3)严格控制施工范围,禁止对施工范围外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4)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经总监办审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开展涉水施工活动。
(5)加强对施工船舶污水、生活垃圾和燃料(柴油)监督,按规定妥善处置。
2、临时施工便道监理本工程施工道路主要利用已有的村道,主要防治措施有:(1)严格控制施工便道车辆行驶速度,装载散装建筑材料、土石方或砂石料等建筑材料等运输车辆要做好防洒落措施;(2)工程场地内施工便道尽量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专职人员,及时洒水清洁保持运行状态良好,减少扬尘污染。
(3)严格控制施工期道路运输时间,尽量避免在夜间进行材料运输。
3、港池疏浚弃渣及取土场监理(1)港池开挖产生疏浚弃渣应按要求回填至后方陆域,不得随意丢弃。
(2)鼓励施工单位充分利用区域内工程土石方平衡,工程实际不设弃渣场,做到区域内调配、消化和利用。
4、临时材料堆放场地、搅拌场地和预制场监理(1)临时材料堆放场地及拌和场要求必须有明确的边界,并砌筑围墙,以便控制对临时借地外围土地的不合理占用。
(2)若对农、林等生产用地的占用无法避免,则在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
场地四周应有疏水沟系,防止雨水浸湿,水流引起物料流失。
(3)水泥和混凝土运输应采用密封罐车。
采用敞篷车运输时,应将车上物料用篷布遮盖严密,并要求:(4)拌和站距离村庄等环境敏感点不宜小于300米,减少拌和站对环境敏感点的粉尘和噪声及污染。